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山里的朵森们提前回来了


    白修名带着两台卡车过来的,卡车上装的是鞋子。他带着车直接开进了收购站,等李龙过来的时候,白修名正在和梁双成聊着。

    李龙能听到白修名主要是在问那台伏尔加的情况。

    那台伏尔加有点磨损,看着不如先前那台车那么新,不知道是不是白修名在犹豫到底要哪一台车。

    听到李龙过来的动静,白修名从会客室里出来,梁双成也急忙出来,对着李龙尴尬的笑笑。

    他可不是偷懒,客人要问事情,他给倒完水后就在里面待了一会儿,虽然情有可原,但他还是有点心虚。

    李龙给的钱太多了,不好好干活,真觉得对不住李龙一样。

    李龙没管他,至少目前,无论是孙家强还是梁双成在李龙眼里都是非常合格的,干活很麻利,眼里有活,不用自己吩咐就知道干什么。

    他对白修名说道:

    “白经理,鞋拉来了?”

    “拉来了拉来了。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啊,从那边发过来,真不容易。”白修名和李龙握了握手,目光落在那两台汽车上,来回巡视着,问道:

    “又进来一台?”

    “嗯,前两天才拉过来的。”李龙说道,“怎么,想试一试?”

    “……算了吧。”白修名最终决定还是要那台莫斯科人,那台车看着要新一些,面子上过得去。伏尔加虽然看着气派一些,但明显有点旧,他是拿回去要面子的。

    况且和老魏也说好了车的情况,如果换一台车回去,他还不确定那边会不会是以为自己骗他?

    不过老魏真要加价要了这台车,那还可以把眼下这台车拿下。

    “这台车多少钱?”虽然确定不要,但白修名还是要问一下。

    “一样,也是五万。年限和你那台差不多,不过这是伏尔加,收车的时候就贵一些。”李龙说道,“车况是表面不是那么理想,但磨合的非常好。”

    白修名点点头,然后就开始和李龙说起了合同的事情。

    “这是两万五千块钱。”他和李龙走进会客室,从包里掏出两厚一薄三沓钱,说道:“这两卡车上是鞋子,你可以检查一下。皮鞋是三九到四三,一千双。棉胶鞋同样的鞋号,三千双。”

    李龙先把钱收了起来,然后说道:

    “那好,我去看看鞋子。”

    头一次做鞋的生意,他肯定是要谨慎一些的。

    解开绳子爬上卡车,随意从中翻出一双鞋检查起来。

    棉胶鞋的质量看着还不错,拽了拽,没有脱胶的情况。是新鞋,底子挺厚,做工也不粗糙,不是那种家庭作坊小厂里的产品。

    又翻了几双,算抽检,情况不错。

    再去另外一车看那些皮鞋。

    他指定要的棉皮鞋,这皮鞋的纹理清楚,的确是皮子做的。

    虽然可能是猪皮,相对便宜一些,但那也是皮子。

    况且哈萨克斯坦那边对猪这种生物这时候并不忌讳,所以只要质量可以,那就无所谓。

    李龙同样抽检了几双,发现鞋子质量都可以,没有纸板子代替皮子的情况,便放下心来。

    “卸货吧,给,车钥匙。”李龙指了指那台白修名检查过的车子说道:“你再看看。手续什么的都在车里。”

    白修名接过钥匙笑着说:

    “不急不急,先把鞋子卸完再说。对了,后面有可能我还要汽车,你看……”

    “没问题,提前来说,我这边有车就给你留着。”李龙说道,“他相信这台伏尔加可能也留不了多久。”

    毕竟二手车车况情况不错,想要的人肯定不少。

    白修名带过来的人,和梁双成一起把鞋子卸到了库房里,卸完之后,白修名去检查汽车,发现没什么问题后,和李龙握了握手,然后开着汽车就离开了。

    走的时候李龙还问他怎么把汽车运回去,他的回答是到时雇一台卡车拉回去。

    从这里开回去也是个办法,但路况不好说,而且一路还可能遇到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所以还是拉回去比较保险一些。

    白修名离开后,李龙就给住在招待所的刘高楼打了电话。

    刘高楼已经等的有点不耐烦了,他接了电话之后,立刻带着车过来到收购站。

    “鞋子就在这里了,你看看。”李龙说道,“一千双皮鞋,三千双棉胶鞋。钱我就先不说了,拉过去给你叔,让他处理,至于能卖多少钱,让他看市场吧。对了,换美元回来,或者那边的希罕物资,都行。”

    至于价格,李龙真不关心,他也知道距离太远,这事情根本没办法实时去算,还不如交给刘山民。

    他相信刘山民不会坑他,其实就算刘山民把这些鞋子吃下去不给他钱,他也认了。

    主要是对方给自己的太多,这点鞋子就算填进去,也补不到。

    刘高楼竟然也觉得这样的交易方式挺好的。不过他可没想着搞两台车拉,直接把棉胶鞋放下面,皮鞋放上面,硬是压缩着用一台车给装上了。

    反正棉胶鞋不怕压,然后就去糖厂拉糖。

    刘高楼甚至都没有停,拉完糖,直接就离开了,这都已经中午了,他说饭在半路车。

    李龙猜测刘山民是不是给他打电话说什么事了,所以他才走的这么急。

    不过也挺好,至少两边的情况都搞好了,车子卖了不错的价格,鞋子也拉过去了,试一试水。如果那边市场能接受,那以后就可以多搞几趟。他相信只要白修名还想要车,那鞋子就好搞。

    如果白修名不想赚这个差价,那就从他那里要鞋厂的联系方式,自己来搞。

    天上又飘荡起雪花来。上一场雪没停住,下下来落地就化了,毕竟地温还有上高。

    现在这场大概率也是这样的下场,毕竟才十一月初。

    得再过几天雪才能停住,那时候应该就会下大雪了。

    李龙接了杜厂长的电话,说今年下雪前,打药机生产了两百台左右,卖出去一百六十多台,还算不错。

    不过暂时不生产了,因为大批的清雪机的订单又来了,现在厂子里全力生产清雪机,又一笔款子给他打过来了,让他这边接收,这是这一段时间的分红。

    李龙挺开心,时不时的自动进账,就跟支付宝来的时候,时不时的听到“收款XX元”,那种满足感,就挺好。

    十一月三号,李龙在家里修理木锨。这玩意清雪是比较方便的。虽然家里有清雪机,但有些顾不到的角落还得这家伙。

    家里的温棚再次种了起来,现在菜已经长出小苗了,又开始了每天浇水的日子,看着那些小苗一天天的冒头长起来,还是挺开心的。

    外面传来了敲门声,李龙喊了一声:

    “推一下,门没锁!”

    他听出来是有好几个人,随后又感觉到了熟悉的气息,和马蹄声,立刻就反应过来,急忙提着木锨往门口走。

    果然,门推开之后,进来的是哈里木和玉山江他们几个,马在外面拴着,偶尔打个响鼻。

    “你们下来了?”看着变得黝黑的几个人,李龙过去一个个抱了一下:

    “全都回来了?”

    “回来了,”哈里木笑着说道,“今年草打的比较多,夏牧场下雪了,我们就想着早早回来吧,反正有一半的路比较好,回来也方便。”

    “走走走,把马牵进来,进来喝茶。”李龙把人让进来,“这一路累坏了吧?”

    “没有没有,路修好了一半,我们走起来方便多了,马都轻松得很。”玉山江端着茶喝了一口说道,“比以前好太多了。我现在就想着,再过两年,路修通了,到时会多方便啊!转场可能一两天就到了!”

    “那不可能。”李龙笑着说,“拖拉机拉东西可以快一些,那些牛羊跑不快啊。”

    “可以用拖拉机把东西拉过去,先把毡房搭起来,几家的牛羊合一起往上赶。大路嘛,还有桥,比原来肯定要快。”

    “那是肯定的。”李龙点点头,“还没吃饭吧?休息一会儿,我带你们去吃饭。”

    玉山江他们没有拒绝,到李龙这里,和李龙到他们那里是一样的,根本不需要客气,怎么安排怎么来。

    带着他们吃了一顿纳仁后,玉山江他们很满意,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别克小声说道:

    “我就觉得,外面做的纳仁,比我妈妈做的好吃。”

    “也比我奶奶做的好吃!”塔利哈尔也说道,“肉放的多嘛,汤有味道。”

    “人家是专门做这个的,你们家里的味道也是外面做不出来的。”玉山江忍不住说,“不要老觉得外面的东西好吃,吃多了以后你会发现,家里的才是最好的。”

    李龙笑了,玉山江和塔利哈尔他们还是有点代沟的,这忍不住就说教了。

    看李龙笑了,玉山江自己也笑了,他把自己的帽子压了一下说道:“忍不住就说了嘛,其实这里做的就是怪好吃的,就是怕他们年轻人吃惯了,回去会说。”

    “我们又不是勺子。”塔利哈尔回了一句,“找骂呢吗?”

    “冬窝子都安顿好了?”李龙急忙把话题岔开,“你们是啥时候到的?”

    “昨天安顿好了。”玉山江说道,“有两家的水管子有点冻了。好在才冻上,烧水浇了一会儿,化开了。山里下了雪,但不大,落了一层,现在牛羊还能在冬草场上吃草。”

    “你过来了,你家的牛羊怎么办?”李龙心说玉山江的羊冈子和娃娃都在牧业队的留守点,他一过来,冬窝子没人了。

    “牛羊赶到哈里木他们那里了。”玉山江说,“让他的羊冈子帮着放一放。”

    他们一起从食堂出来,就直接去了收购站。

    “不知道你们今天过来,小四轮拖拉机还没收拾。”李龙说道,“要加热水。”

    “没事,小事情,我们都在的嘛。”哈里木迫不及待的到自己的小四轮那里,取下摇把子插上去试了试。

    挺重的,摇了三圈放了减压,结果没着。

    “水还没加呢。”李龙提着热水过来。收购站这边随时有热水,他看哈里木这么心急,想着是不是要着急去看自己的老娘和孩子,便先把水给他加了进去。

    那边梁双成也把水提了过来,一并加了进去,然后李龙拿着摇把子,先匀匀的摇了几圈,感觉活塞没那么紧了,便加了速度,猛摇两下,放下减压,小四轮的烟囱就吐出一个个黑烟圈,突突突的着了起来。

    “油都是加满的,直接可以开走。”李龙说道,“你们的要等一会儿。”

    “好,不着急。”玉山江说道。

    炉子烧水很快,眼下还不是那么冷,不需要烧开,热了就行。

    三台拖拉机都发动着,车斗子后面放低挨地,把两区匹马赶上去,然后绑在前头,别克拽着马头,玉山江对李龙说道:

    “有空就进山去,这回我们又带回来不少的东西,你要是没空,过两天我们就给你拉过来。”

    “不用不用,过两天我进山。”李龙说道,“正好也看看大家,顺便看看那边还有什么需要的,一并带过去。”

    “不用你带了。我们这有两台拖拉机是空的,呆会儿就去买了。”玉山江笑着说道,“我们也是带了钱下来的。”

    他们现在也是有些钱了。每次拉下来的东西虽然说是充当修路的钱,但李龙还会时不时的折算一些钱给他们,虽然不多,但手里至少是有钱的。

    “那我带你们去买物资吧,有些东西可以从供销社买,我带你们过去,可以拿个批发价。”李龙说道,“既然你们现在要回,那就走吧,拖拉机在路上得跑好几个小时呢。”

    李龙带着他们去供销社、百货大楼和粮油店买了东西,最后还是李龙掏的钱。

    玉山江他们拗不过李龙,最终也就没再坚持。

    等把他们送走,李龙想着自己的确是可以跑一趟山里了。

    晚饭的时候他把这事情一说,顾博远说道:

    “你要进山是不是要拉东西?要拉东西的话,把面包车开上吧,比你的那吉普车拉的多。正好我也没时间开,让你开着磨合一下,免得老放着会老化。”

    李龙笑着说道:

    “行。”

    正好他也想换着车开一开。那面包车他还没试过呢,虽然不是新车,但总是没开过,新奇得很。

    生活物资都买得差不多,李龙就想着把从伊宁那边买回来的马肉马肠子拿了一些,还有苏联的糖果,毕竟有孩子呢。虽然孩子没回来,但拿一些过去,总归会留给孩子吃。

    至于其他的,李龙想着他们买的差不多,就没再带。

    第二天把明明昊昊送到幼儿园,李龙就去了收购站,开着那台放了一个多月的面包车,回大院子装了马肉马肠子,又装了几箱苹果,就往山里而去。

    “还是李老板爽啊,家里几台车,想开哪台开哪台。”有二道贩子看着面包车的影子,羡慕的说。

    “你的身家也能买得起车了吧?”

    “哪里?那车是我们这样的人能买得起的?”

    “新的买不起,二手的总能买起吧?”这几个二道贩子都是知根知底的,“就前段时间那打瓜籽,三五毛钱收来,一块钱卖到这里,赚了不少吧?”

    “你还不是一样?又不是我一个人赚的。”

    听着他们在这里争吵,顾博远也不劝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们排队的时候不整点事情来,那也不热闹不是?

    毕竟外面现在已经冷起来了,虽然架了个炉子,可以围着几个人烤一烤火,一堆煤在墙角,随意加,但毕竟在外面,不整点事情多说一说闹一闹,冷呢。

    这几天又收了两三吨的打瓜籽,不过估计这些要放到明年再卖了。

    现在来这里卖东西的人少了一些,冬天快到了,目前送来的东西,主要是皮子和党参,不过数量不多。眼下农忙刚结束,大部分农民才开始休息,忙了大半年了,这有机会休息了,短时间大部分人是不打算搞副业的。

    倒也不是懒,北疆的农民已经习惯了半年忙半年闲,一般不搞那么多事情,把自己弄那么累干嘛?

    当然人是从众的,如果有人带头,而且赚到钱了,那就另说。

    李龙开着面包车经过清水河的时候,隐约看到孟海家院子那里停着小四轮和东方红七十五拖拉机,他好像在卸煤?

    自家的煤是不是也该拉了?

    虽然山里有露天的煤矿,但太远了,拉一趟跑那么远,划不来,不如直接在县里叫卖煤的车拉到家门口卸了就行。

    有钱的时候,就不想干这些活了。

    面包车开得很快,一闪而过,很快就过了清水河村,来到了山口。

    山里的雪都停住了,除了最外一层土山看不出来,里面的山上都是薄薄的白雪,绿、黄、白三色相间,看着还挺漂亮的。

    等到哈里木冬窝子的时候,发现这里有好几匹马拴在马厩那里,冬窝子里冒着烟,能隐隐听到里面有人说话。

    估计玉山江他们都在吧。

    李龙的面包车开到跟前的时候,冬窝子里面的人也出来了。

    好大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