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当然,这也和鱼篓不大有关系!
装个几条鱼,就已经塞不下了。
“爷爷,赵爷爷。”
陈锋刚准备打招呼,手里的鱼竿又微微颤动了一下。
当即一提。
一条一斤多一点的鲫鱼挂在了鱼钩上。
“好好好,今天中午我可以喝鱼汤了。”
“不是晚上吗?”老爷子记忆现在非常好,当即反问道。
“这么多鱼,当然中午就可以做了。”赵爷爷笑呵呵上前提起鱼篓,看到里面的收获,笑容满面,他感觉今晚回家,可以和孙子们好好吹吹了。
谁说他不会钓鱼的!
“老陈,要不要我分你一条?”
老爷子鄙夷道:“你不应该说,二八分账吗?”
“行,你二我八。”
“难怪孔丘说老而不死是为贼,你越老越贼啊!”老爷子一巴掌拍在赵老头的手背上。
赵老头正准备找一条小鱼给他“分账”,发现不对就想后撤,但他早已老迈,本来速度既不是老爷子的对手。
又提着一个鱼篓,舍不得松开。
“啪”的一声,被打中了。
可他深谙兵法要理,在无法减损时,毅然选择进攻。
全力一脚踩向老爷子,主打一个“你打我手,我就踩你脚”的两败俱伤策略。
只是让他没想到,老爷子的手速很快,脚法丝毫不慢。
在打中他之后,瞬息后退三步,让他完全踩个空。
“你这些年养身子,看来养得很不错。”
老爷子小声道:“你倒是更加弱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赵,该退的时候退,这样后面人还会尊敬你,你也正好修养修养。”
赵老爷子沉默不言。
不是所有人都有老爷子这种急流勇退,视权势于无物的大胸怀。
陈锋抓一把野草,双手一搓,就成了一条草绳,穿过鱼鳃,方便他们好拿着。
警卫领队接过鱼篓、草鱼和鲫鱼,感谢道:“麻烦你了。”
“叔叔客气了。”
陈锋十分礼貌道。
老爷子达到了此行目的,就和孙子回家了。
剩下的事不用管,自然有人办好这一切。
“莉莉呢?”老爷子发现孙女没在院子踢球,也没在书房“砸”钢琴,更不在跳舞唱歌,就多问了一句。
老太太坐在门口晒太阳,手里叼着一根烟,正享受着,懒洋洋回答道:“去隔壁了。”
陈昊、胡八一上学去了,陈莉、霍玲跟着张海杏,坐在傻柱的门口,看着贾家亲戚先后到来上香。
陈锋也没有事情做,就来到这边大院看一下情况。
贾家还有这么多亲戚?
老贾只有一个儿子,但秦淮如家里不是。
“大锅!”
“大哥哥!”
陈锋点点头,发觉张海杏似乎比自己还无聊。
她居然在看史记。
这玩意催眠神器啊!
他花了老大功夫,才忍下来背诵进脑子里。就在陈锋、张海杏在95号大院看热闹的时候,老爷子主编的书,送到了高层,又以极其快的效率,仅仅三个小时,就出现在几个军医、名医、中医手中。
“太糙了。”
某位西医大牛正气盎然道:“领导,请给我半年时间,我保证编辑一本包含更广、更完善的初级医书出来,给新社会培养更多的正规医生,而不是这种野路子的赤脚医生,。完全是在浪费新社会的资源。”
“里面有很多中医缪误,简直就是教坏人,领导,还是交给我们中医院吧。”另一名三十岁上下的中医态度坚决道:“中医院可以写一版更好的。”
同行是冤家,尤其是大家都发现这个点子非常值得抢。
贬低这本书的价值,然后取而代之!
好几个心里都在暗骂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领导,我们中医就是被这种庸医坏了名声,这本书不可出版,需要我们中医院好好重修才行。”
其他几个专家也有些坐不住。
名与利,谁能免?
都是俗人啊!
“这本书挺好的,就是不够全面,我建议是以这位陈玉虎老先生的内容为主,我们帮忙一起完善。”
“是的,我也是这个意见。”
“这位陈同志明显对内科不是很精通,正好我们可以帮忙。”
几个青壮年医生不屑一笑。
这时候还讲什么人情世故,以别人为主,那自己喝汤?
傻了吧!
召集举行这次会议的副市长心里暗叹功名利禄害人啊,笑呵呵道:“这本书是陈老编写的,你们不认识陈老,因为保密,我只能说一句,陈老是和几位元帅一起爬过雪山的。”
一瞬间,刚才还在谋算着把自己名字放在主编上的几个青壮年,脸色惨白。
“啪啪啪!”
几个人使劲抽了自己几巴掌,格外用力,几巴掌下来,红润的脸庞就有点红得发黑。
有人抢先说道:“领导,我刚才犯了右倾激进主义思想,太好高骛远,陈老的这本书其实非常”
“行了,行了,我不是来听你们抢功劳,或者赔礼的!”
副市长早知道个别专家的尿性,并不是所有人都德才兼备的,有才无德的多的是,但为了建设新社会,捏着鼻子忍着呗。
“给你们一天的时间,仔细检查一下里面的内容,然后微调错漏地方,这第一版医书,必须在这个月开始印刷出版。”
“陈老是老革命前辈,不是那种心眼小的人,第二版要组织专家扩充,涵盖更多的常见草药、外科救治等,你们可以组成专家组,放在副编辑位置。”
一个巴掌先拍下来,在给一颗红枣。
赤脚医生手册专家组,当天就成立。
一周之后,第一版定稿成册。
内容扩大了三分之一,但主编、编辑等名字都没变。
直到几年后,第二版才正式出售。
那时候张海客、张海杏两个不懂行的名字,依旧排在了一群专家前面,倒也是十分搞笑。
一个月后,辛辛苦苦从燕山采药回来的赵东山收到了陈锋的礼物,看到开篇老爷子写的“序”,第一句就是“首先,本书要感谢天津塘沽镇太平医疗所赵东山同志,我孙子告诉我”
双手都在颤抖。
他其实多次想过去四九城,帮助老爷子写医书,奈何作为塘沽镇唯一一位经验丰富的药师中医,大家需要他坐诊、采药。
所以,没办法,他只能优先把有限的精力放在病人身上。
可他没想到,陈锋的爷爷会这么看得起他!
他老赵家的针灸法出名了啊!
老中医的眼睛湿润了。
不过一周,他就收到了天津城中医院的邀请,出任中医院某个科室主治医生。
只是他婉拒了。
相比城里的明争暗斗,他更喜欢这个平平静静的渔港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