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泡面多加辣
第381章 规矩
孔令山斜倚在真皮沙发上,刚刚点燃的雪茄烟雾缭绕,隔着氤氲看向对面脸色煞白的安淑珍。
"安小姐,现在明白了吗?"
他慢条斯理地弹了弹烟灰,"我孔家的实力,可不是你们这种野路子出身的家族能比的。
莫说是这豫东,就是渝城方面的大小官员,也得给我们孔家三分面子。
他包国维算什么东西?"
安淑珍攥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孔令山!我再说一次,赶紧把我弟弟放了!"
"放了?"孔令山哈哈大笑,随即猛地冷下脸来,"是不是之前给安家的好脸色太多了……"
话音未落——
"轰!!!"
大门猛地被撞开,几个孔家长随像破麻袋一样被掼了进来,重重砸在地板上。
其中一人满脸是血,挣扎着要起身,却被一只军靴狠狠踩回地面。
孔令山瞳孔骤缩,雪茄灰簌簌落在西装裤上。
"什么人?!"他霍然起身,眼底戾气翻涌,"敢来新业公司撒野?!"
几十名持枪军士鱼贯而入,刺刀冷光闪烁,瞬间控制住所有孔家护卫。
为首的军官肩扛上尉衔,面色冷硬如铁,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孔令山脸上。
"孔公子,"上尉声音平直无波,"商郑警备司令部奉命执行公务。"
孔令山冷笑一声,掸了掸衣领:"瞎了你的狗眼!这是孔家的产业,你们这帮丘八也敢——"
话未说完,门外又响起一道沉稳的脚步声。
王大发迈进门坎,军装笔挺,少将肩章灼灼刺目。
他扫了眼满地狼藉,视线最终定格在孔令山脸上。
"王师长?"孔令山脸色微变,"你这是何意?"
王大发并不答话,只对士兵挥手:"带走。"
两名士兵上前反剪孔令山双臂,雪茄掉在地毯上,溅起一星火光。
"王大发!你竟敢动我?"孔令山挣扎着怒吼,"包国维是不是疯了!居然为了这个女人来抓我?
他就不怕孔家的报复吗?"
安淑珍怔在原地,听到孔令山的话后,心跳如鼓。
她确实找人去了绥署帮忙,但是却从没有想过让包国维知道,
更没想到包国维会直接将孔令山给抓了。
她这几年跟随父亲学习经商,她太清楚华夏商场的规则——
生意做到一定规模,就必然要触及四大家族的利益网。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通过官僚资本垄断,牢牢掌控着银行、军工、进出口贸易等命脉行业,积累的财富足以撼动国本。
孔令山虽只是孔家旁系,却也能借着家族荫庇在地方横行无忌,大搞粮食垄断,连绥署都没有怎么动过他们。
想到包国维为了自己竟不惜与孔家为敌,她心跳顿时加速,既感动又担忧,手心沁出冷汗。
王大发对孔令山的咆哮充耳不闻,目光在安淑珍身上停留片刻,朝上尉微微颔首。
那军官会意,快步走到安淑珍面前:"安小姐,我是商郑警备司令部的高停云。
奉命带您去接令弟。"
安淑珍急切地问道:"高长官,孔家那边......"
"安小姐多虑了,"高停云神色平静,"军务在身,不便多言,请随我来。"
“奉命?是奉你们军长的命令吗?”
“唔……安小姐还是先去接令弟吧!”
安淑珍却执意要问个明白:"你们军长呢?这么大的事,他就不怕孔家……"
"我们军长?"高停云终于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表情,"已经出发前去渝城了。"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炸响在安淑珍耳边。
她瞪大了双眼,包国维这是要亲自去渝城直面孔家的怒火!
直到将孔令山押出新业公司大门,王大发在台阶上停下脚步。
门外早已闻讯聚集了大批中外记者,镁光灯闪烁不停,围观的百姓将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王大发环视四周,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街道:
"新业公司违背绥署《战时粮食管制令》,公然囤积粮食二千三百石,操纵物价,且无视绥署的三次传唤。"
他转身面对镜头和民众,字句铿锵:"根据紧急委员会第七号令,现由商郑警备司令部强制传唤孔令山。"
这番话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人群中顿时哗然。
记者们争先恐后地提问:"王师长,这是否意味着绥署将对违法的新业公司进行处理?"
"孔家方面对此有何回应?"
“……”
安家议事厅内气氛凝重,红木雕花座椅上坐着几位族中叔伯,老管家福伯垂手立在屏风旁,脸上写满忧虑。
“淑珍,你万万不能去渝城!”
二叔安牧鸿捻着佛珠,眉头紧锁,“如今大哥病倒,敬贤在国外一时回不来,文谦又……唉!
你若去了渝城,要是大哥醒来后不见你,定然会十分担心你!”
三叔安牧远接着道:“孔家势大,包国维既然敢动孔令山,自有他的考量。
咱们安家贸然插手,只怕适得其反啊!”
安淑珍端坐在太师椅上,一身素色旗袍衬得她身形单薄,眼神却坚定,
“自从拒绝孔家后,我们安家在川渝鄂秦甘晋多省仓库和分部被封,
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孔家为了上沪那条商路向我们施压,
这次孔令山扣押文谦也是这个目的。
如今绥署对新业公司出手,包国维独赴渝城,安家若坐视不理,岂不让人寒心?”
她站起身,声音清亮:“父亲早年在同盟会的故交,如今在渝城任职的不少。
我去找周世伯他们出面说和,总好过让包国维独自面对孔家怒火。”
屏风后突然探出个脑袋——安文谦顶着乱蓬蓬的头发,睡衣扣子都系错了位,显然是刚被从被窝里拽起来。
“姐!你要去渝城?”他眼睛一亮,蹦进厅来,“带我一起去呗!渝城美女如云,我正好……”
“胡闹!”安牧鸿一拍桌子,“你惹的祸还不够吗?”
安文缩了缩脖子,嘟囔道:“我哪知道孔令山真敢扣人……再说不是没事了吗?”
他忽然凑到安淑珍身边,嬉皮笑脸,“姐,你是不是对包国维有意思啊?这么担心他……
嗯~要是和包家联姻,我们安家必然能够获得更大的扶持!在豫东成为第二个孔家也不是不行。”
安淑珍瞪他一眼,耳根却微微发热。
福伯上前一步,颤声道:“小姐,渝城如今派系复杂,老爷当初的故交也不一定能……,况且您一个女儿家……”
“我意已决。”安淑珍打断他,“福伯,去备车吧。”
……
“你们到底什么意思!”
渝城,军工署。
何为把一份签了章的文件摔在桌上,脸色铁青。
文件上,陆军本部的审批盖章清清楚楚,可在军工署这儿,却硬是卡着不下文。
“陆军本部已经批了,怎么到你们手里就动不了了?!”
办公桌后的办事员慢条斯理地扶正眼镜,手指在文件上轻轻一推:
“何上校,不是我们不批。第九战区薛长官刚刚取得长沙大捷,部队损失惨重,物资自然要优先供给。
你们新编十一军嘛……再等等吧。”
“放屁!”何为一拍桌子,“我都已经等了十多天了!”,他整个人怒火中烧。
可眼前这帮书生模样的办事员只是陪着笑,神色里透着一股高高在上的傲慢。
“何上校,我们也是照章办事。您若不服,可以去找本部的长官。”
何为胸口一堵,怒火烧得喉咙发紧,却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书生出身的他说不过这些家伙,他深知那些人就是在故意针对他,偏偏没办法挑他们的理。
他只能拎着文件,气冲冲离开军工署。身后几名办事人员低声嘀咕,笑声不时传来:
“豫省来的土包子,还真把条子当灵丹妙药呢。”
“哈哈,不懂规矩的家伙何为听得耳朵发烫,脚步越走越快。
走到陆军本部大门口,他抬头看着那庄严的牌匾,本想冲进去找长官评理,可问了传达室才知,
包国维叮嘱他要找的人都在忙,根本见不到人。
他心里一阵茫然,手里的批文此刻就像废纸。”
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时,忽然有人在背后喊了一声:“哎同志,你是中央军校的?”
何为回过头,看着那人穿着中校军服,觉得有些眼熟于是便点头,
“十一期的,你是?”。
“害!我是第十期的方胜利啊!”那人笑着走上前。
“方……方胜利!学长!”何为猛然想起,当年在中央军校参加实战演练时,
方胜利跟着周卫国和包国维一道破获了鬼子的情报站和人口贩卖点。
事后,包国维还请他们一伙人一起吃饭。
没想到多年过去,方胜利居然还记得自己。
“方学长!”何为激动地握住他的手,“商都一别后,就再没你们后来的消息了……”
方胜利神色一黯:“商都沦陷后,我们旅撤到武城休整,后来参加武城会战,又被调去守马当要塞。
鬼子猛攻要塞,阵地丢了,卫国受了重伤,好不容易才撤出来。
他现在伤愈去泸州学习了,我也去了第九战区第10军,刚打完长沙会战。
这不,打赢了,总算该补充装备了,所以奉命回渝城领物资。”
“你们就能拿到?”何为问。
“当然,批条我已经拿到手了,正要去军工署领呢。”
“那我跟你一同去看看。”
二人一同到了军工署。
只见方胜利拿着条子进去,不多时,便快步出来,手里拿着盖了章的新批文。
何为急忙迎上去,眼中透着不敢置信:"就这样?没人为难你?"
方胜利莫名其妙:"为什么要为难我?都是按规矩办事。"
何为接过批文仔细一看,文件上白纸黑字写着"准予领取中正式步枪五仟支,民二四式重机枪叁拾挺",
鲜红的军工署大印盖在一旁,手续齐全,毫无问题。
"走,去仓库提货。"方胜利轻车熟路地带着何为转到后院仓库区。
而何为则是暗暗思考,是不是真的自己哪个程序没走对?
仓库管理员接过批文,慢悠悠地核对了一番,然后示意工人搬货。
何为盯着方胜利手中那张盖着鲜红大印的批文,又看看陆续装车的木箱,眉头越皱越紧。
终于忍不住拉住方胜利:“方兄,为何我每次去军工署领物资,从来都是告诉我没有,还在凑齐中,
而你这只去一次就能领到?”
方胜利闻言,表情顿时变得十分古怪。
他四下张望一番,确认无人注意后,这才将何为拉到墙角,附耳低声道:
“我这装箱的实际上只有三千支长枪,十五挺重机枪。”
“就这都还是我托了老长官的面子才能拿到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