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攻破鲜卑弹汗山,卢俊义上谷投效
吴狄率左武卫在白狼谷一战灭掉了中部鲜卑、乌桓以及安禄山的联军之后,率军从马城出长城,杀进草原。
由于吴狄在白狼谷一战的消息被迅速传开,紧挨着代郡的草原部落,都已知晓玉面杀神,杀向草原来了。
于是,一些较小的部落,不是北迁避难,便是东逃。
一时间,紧挨着代郡的百里内的草原上之上,无一个鲜卑部落存在。
左武卫在百二十里处,灭掉了一个五万人的大型部落——黑狼部落。
这个部落之所以没有迁徙走,主要是他们的首领狼奎,见轲比能已死,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在他想来,只要自己的部落将吴狄灭了,那么自己将会直接成为中部鲜卑的大人。
于是,他集结了部落中所有能上马战斗之人,决定战斗到底。
让他失望的是,他引以为傲的鲜卑战士,在左武卫的屠刀下,完全就是待宰的羔羊。
刚一交战,吴狄便让遏锋营、锐士营进行箭雨覆盖。
仅仅是一刻钟时间,黑狼部落的战士,便被射杀了八成。剩余两成,已经完全吓破了胆,纷纷跪地乞降。
但吴狄却直接下令,全部斩杀,部落活口。
接下来,迎接黑狼部落的,便是左武卫无情的屠杀。
黑狼部落中的一战,整个黑狼部落中的胡人,无一人存活。
随后,吴狄直接下令。在他领军前往弹汗山的路上,凡是敢举刀对抗镇北军的胡人部落,尽皆屠灭。
见到黑狼部落的惨状之后,那些原本还想抵抗一二的鲜卑部落,纷纷乞降。
他们也不想乞降啊,左武卫在进入草原后,虽然四处宣扬着吴狄下达的不杀之令——凡不高于车轮者,不杀。
但只要是任何部落之中,有人拿起刀,便是直接屠杀,不给辩解的机会。
那群自诩仁德的汉人,那群自诩仁义的汉军,那群丧心病狂的杀人恶魔,竟然将车轮平放。
随着左武卫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屠杀着向弹汗山深入,左武卫被草原部落之人冠以屠夫军的称呼。
左武卫之所以被草原部落之人称为屠夫军,主要是其已经屠杀了八九个部落。
这些被屠杀的部落中,就连地上的蚂蚁洞,都被滚烫的热水浇灌。
随着消息的传递,那些还没有被屠杀的中部鲜卑胡人,高喊着他们的天狼神已经死了,不再庇佑他们了。
那些个鲜卑人,一边诅咒着左武卫这支屠夫军,一边赶忙带着部落向北奔逃。
十八日之后。
吴狄带着左武卫,终于杀到了弹汗山。
这弹汗山是如今的鲜卑王庭,也是轲比能的王庭。
弹汗山,在战国时为梁渠山,汉朝称弹汗山,后世的北魏时呼东木根山,元代名七宝山。
在桓帝时,檀石槐统一鲜卑各部,其单于庭在弹汗山东洋河上。
那时的鲜卑,向南掠夺东汉,向北抗拒丁零,向东击退扶余,向西进击乌孙,完全占据匈奴故土,曾一度攻至倭国。
地域之辽阔,东西达一万四千余里,南北达七千余里。多次攻打汉朝的北方九郡,及辽东属国。
檀石槐更是拒绝了汉桓帝“封王与和亲”,建立三部,各置大人统领。
然称霸草原,雄踞大汉北疆的鲜卑,在檀石槐死后,其子和连继任首领,魁头与之争。
和连他不仅才干和能力不如他的父亲,而且贪财好色。后来在进攻北地时,被北地人射死。
和连死后,魁头暂统鲜卑。及魁头死,鲜卑分为三部(步度根、轲比能部、素利),各自为战,还时常交锋。
三部之中,以轲比能的能力最为杰出,且他雄心勃勃,意在统一鲜卑各部,恢复昔日檀石槐时期的鲜卑威势。
轲比能瞧见中原诸侯四起,大汉土地上,到处是烽烟时。于是,他在安禄山的牵头下,与乌桓的蹋顿联手,准备占据大汉幽州、并州北部的郡县,而后徐图中原。
然轲比能的命比较衰,南下第一战,便遇到了吴狄这个杀神。
白狼谷一把火,不但烧掉了他中部鲜卑崛起的希望,还将乌桓的青壮,尽数埋葬在了白狼谷。
此时的弹汗山单于庭,正带兵抵挡左武卫的人乃是轲比能的弟弟苴罗侯。
虽然这苴罗侯的军事、政治才能拍马都赶不上轲比能,但他还是有些血性的。
此时的他,在一群王庭军士的护卫之下,朝着吴狄喊话。
“汉人将军,你既率军来此,说明我兄长已经失败,或已经被你斩杀。但你万不该无情地屠杀我鲜卑部落中的老幼,所以,我苴罗侯即便是战死,也绝不会向你投降。”
接着,苴罗侯直接下令,让仅剩的三万中部鲜卑青壮骑兵,开始冲杀左武卫军阵。
区区三万胡人,还是在毫无军事才能的苴罗侯带领下,吴狄、吴起等人,完全不将其放在眼里。
吕布、黄忠等将,更是视之如草芥。
见苴罗侯决绝投降,吴狄直接下令,开始屠杀。
随着吴狄一声令下,锐士营、遏锋营射出箭雨。而后杀神骑、横冲都、虎卫军直面冲杀,翎鸦军、狼骑军两翼包抄。
夔牛军、辎重营和新兵,摸向了鲜卑的王庭。
经过半个时辰的屠杀,中部鲜卑仅剩的三万青壮,尽数被屠杀。
与此同时,中部鲜卑的王庭,也被夔牛军辎重营和新兵拿下。
这一次,吴狄罕见地没有对这王庭的妇孺下杀手。
通过战场清理,此战左武卫折损士卒不到百人,受伤者倒是颇多。
这是吴狄率领左武卫进入草原作战,战损最大的一次。
战斗结束之后,吴狄率左武卫在这王庭休整了三日。
清点了缴获的牛羊马匹,以及各种物资后。才在胡人奴隶的运输下,沿着啜仇水一路南下。
进草原之初,不过两万余人。归来时,却是十五万汉胡,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牛羊马匹。
行至马城后,吴狄令辎重营与新兵在此驻扎。
从救回的汉人之中,择了愿意从军的一万青壮,让他们随着辎重营、新兵一起看押被串联起来的胡人。
在遣散了那些想要归乡的万余汉人后,其余八万汉人,皆是愿意跟随吴狄。
于是,吴狄让他们在马城暂时安顿下来。待他拿下代郡之后,便分发土地,让他们在这代郡扎根。
紧接着,吴狄令吴起带着武卒军、翎鸦军、遏锋营,清缴代郡之地鲜卑人、乌桓人,将代郡各县拿下后,张榜安民,归置从草原带回来的汉人。
而后,他则带着杀神骑、虎卫军、锐士营、横冲军、狼骑军,向上谷军进发。
就在吴狄率军进入长城时,在渔阳的公孙瓒,以及在蓟县的刘虞都收到了消息。
当上谷的鲜卑、乌桓听到吴狄率军杀来时,纷纷亡命奔逃至草原。
吴狄迅速拿下了宁县、广宁后,让吕布带兵,前去攻打下落、潘县、逐鹿、雊瞀[gou mào]四县。
他则带着大部队,拿下了怀来、上谷、沮阳和居庸等县,而后屯兵军都山下,湿余水旁。
两日后,一个让吴狄意想不到的人入营而来。
望着眼前这个须发皆白,与征讨黄巾时判若两人的卢植,吴狄不由有些唏嘘。
此时的卢植,已经五十一岁了。
望着眼前的卢植,吴狄问道:“卢老将军,听说你辞官后,不是在范阳老家教书育人吗,怎会来此啊?”
听到吴狄说起自己辞官,卢植不由一阵苦笑。
卢植:“草民是该称呼你镇北将军呢,还是吴云州,或者是赵王?”
听到这老头话语不咋好,吴狄也没去怪罪他,笑着道:“都是一个代号罢了,老将军即便是称呼小子反贼都行。”
见吴狄这么说,卢植也就开门见山地道:“吴云州,老夫是受幽州牧伯安公之请,前来询问你率军前来幽州,意欲何为?”
吴狄笑着道:“小子说是征战草原累了,来此休整休整,老将军信否?”
听到吴狄之言,卢植正色道:“吴汉安,休要拿此言来糊弄老夫。”
吴狄摆摆手,无奈道:“老将军,这不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嘛。”
闻言,卢植道:“你果真是来夺幽州的。”
“你如此做,对得起先帝吗?”
吴狄:“老将军,先帝却是待我不薄。但大汉如今的诸侯并起之局面,先帝要负一半的责任。
若非他荒淫无度、大修宫室、信用宦官、耽于享乐,怎会搞得民怨沸腾,叛乱四起,更是让世家、豪强做大。
如今的大汉天下,积弊已久,已然千疮百孔,唯有大乱之后,才能大治。”
听到吴狄如此直言不讳,卢植虽是有些气愤,但吴狄说得句句属实。
旋即,卢植问道:“汉安,难道以你之能,出兵洛阳,诛杀黄巢,扶保当今天子,也不能重整汉室天下吗?”
吴狄闻言,摇摇头,问道:“敢问老将军,‘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此言何解?”
卢植闻言,心中一惊。
他惊的是吴狄竟然读过《六韬·文韬·文师》一书。
旋即,他便听到吴狄说道:“小子之见,太公所言,天下并非一家一姓一人,更是不是世家、豪强、士族、某个野心之辈的天下,而是数万万百姓之天下。
我们吃的粮食,是百姓种的,穿的衣裳,是百姓一针一线织的,我们居住的房屋,是百姓建造的,我们出行的马匹,是百姓饲养的...”
不待吴狄说完,卢植已潸然落泪。
片刻之后,卢植目光灼灼地望着吴狄,问道:“汉安,你志在代汉自立吗?”
闻言,吴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起了他此前说过的横渠四句。
“老将军,吾之志,不过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话罢了。”
再度听到这熟悉的、振聋发聩的四句话,卢植朝吴狄一礼,然后退出大帐,离去。
五日后,卢俊义带着其父卢植的书信,前来投奔吴狄。
卢植在信中说,为了实现吴狄所言之志。他遣其长子卢俊义到他军中效力,他自己则带着妻子和幼子卢毓前往雁门书院,投奔师弟管宁。
看着卢植的书信,吴狄心道:‘这老头儿,都改变了一定要匡扶汉室的心,却说是去投奔管宁。’
随后,吴狄任命卢俊义在校场考校了卢俊义的武艺,以及统兵才能。让他得到了将士们的认可。
于是,吴狄便任命卢俊义为杂号将军,让其独领一军。从新兵中挑选三千人,组建一营,号为‘玉麒营’。
卢俊义闻言,立即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