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给谁办事
阎立德和姜确两人说说笑笑,在工地上忙点琐碎事。
眼下庄子上,依旧是在李复的宅子门口的空地,杜构和窦奉节两人,忙活着招工呢。
这回招揽来的工匠在记名之后,就要开始分配他们的去处了。
看着身边麻袋里的木头工牌,一枚一枚的发放出去。
估摸着,今天发放出一部分,再过个两三天,现有的这些工牌,就不够用了,还要让木匠们再做一些。
五千多号人呢。
这庄子上巅峰时期招工,同时干活的,也就三千来人,还有两千的工牌要补。
要增制工牌的信快马加鞭的送去了长安城的木匠作坊,让他们先腾出手来,把这活儿给做了。
做这工牌,也不是什么技术活,木匠作坊里那么多人,连老师傅带新学徒,都能上手,两千工牌,用不了个两三天,就能送到庄子上来了。
庄子上这边开工如火如荼,春暖花开之际,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出来郊游踏青的,也陆续而至。
泾阳县这边,因为有交易区的存在,都知道这边吃饭住宿,十分方便,而且,这边庄子上的客栈酒楼,环境条件,甚至比长安城里的一些大酒楼都要好。
长安城里的人所得知的消息就是,这边酒楼里不仅仅各色酒水供应齐全,而且菜肴也比长安城里的酒楼好吃的多。
长安城里能吃到的,这里都能吃到,长安城里吃不到的,这里还能吃到。
出来游玩,这边有山有水有风景,要说吃喝,也不遑多让。
所以今年一开春,肉眼可见的来这周围踏青的人也多了起来。
庄子上越发的热闹了,仅仅几天的功夫,工地上就已经是人头攒动了。
“那根杉木往东挪三尺!没见着要留出引水渠的位置么?”阎立德拿着图纸,在工地上溜达着,时不时的指导几句工匠们办事。
眼下还能拾掇的过来,等再过一阵子,这些活儿,都得交给手底下的工头去做了。
人要是不够用,那也简单,无非就是像上一次一样,直接去匠作监里拉壮丁。
反正人拉过来,陛下也不会有什么言语。
也不看看这是在给谁办事儿呢。
是给泾阳王办事儿吗?
不是!
这是在给太上皇办事!
太上皇是谁?
是陛下的亲爹!
就问你孝不孝吧。
听到阎立德的话,工匠连忙调整木材的位置,木料摩擦声混着号子,不断的呼喝着。
窦奉节在工地上随着阎立德一同巡视着,听着,看着,学着。
工地的灶台区,飘起了缕缕青烟,烟火气充斥着周围。
不远处,运送砖料的牛车马车一批一批的往工地上来。
杜构带着人去接手。
“奉节,去帮一把。”阎立德朝着杜构的方向抬了抬下巴,示意窦奉节过去。
窦奉节点头应声,收起手上的册子,往那边去了。
精壮的汉子们开始从牛车马车上卸砖石料。
牛车马车还是少,大多数的砖石料,都是人力推着独轮车,甚至是挑着扁担,前后箩筐担着从砖窑往这边送。
牛车马车很值钱,不能累坏了。
最不值钱的,却是人力,苦一些累一些,咬咬牙就过去了。
运送来的青砖,琉璃瓦,都要单独存放,眼下框架都还没搭起来呢,堆料场放着一大堆的砖石木料。
李复来工地上,巡视一圈,没有什么他能干的活儿,也就回去了。
他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钱粮。
财神爷有财神爷的作用在。
宅子里,早饭用过,李韶今日突然来了兴致,说想要出去走走。
“自年前到年后现在,我一直闷在宅子里,最多就是到门口,如今春光正好,想出去透透气。”李韶笑道:“听说这会儿庄子上很是热闹。”
“工匠都在工地上干活了,人一多,可不哪儿都觉得热闹吗。”李复笑道:“人都凑到庄子上,有人气儿了。”
李韶微微摇头。
“倒不是工匠,是这个时节,长安城里的人都要出门郊游踏青。”
“昨天下午,英国公府的下人来送信,说母亲也打算到庄子上来走走看看,跟她的三五好友一起。”
“原来如此。”李复恍然大悟。
“若是只有母亲来,还能在这里多住些时日,正好陪陪你呢。”李复面带笑意。
自家夫人怀着孕,在家里闷的时间的确是挺久了。
就算是这新宅子,地方大,里面景色雅致,可是看的久了,总会腻的。
四方的院墙,把人箍在里头,想想也觉得难受。
“母亲也只是暂时出来散散心,定然是不会在庄子上多做停留,家中事务也不少,而且,这次既然是与几位好友一同来庄子上,我想,也并非只是单纯出来游玩。”李韶笑道。
“哦?怎么说?”李复好奇。
“妇人之间的交情,也是需要维系的。”
“对对对。”李复一拍手:“那行,既然母亲提前送信来了,那这边我提前安排,让酒楼准备出雅间,客栈留好房间,不管住不住的,哪怕是中途去歇息,也有个落脚的地方,还是说,请她们到这宅子里一叙?我担心你不方便。”
“还是要请她们来这边小坐一会儿的,都是与英国公府交好的婶婶们,以往对我也有些关照。”李韶说道:“不能因为我如今身体不便利,人家来了,连面都不露。”
“好。”李复点头:“听你的。”
“夫君今日带妾身去交易区转转吧。”李韶笑道:“若是夫君觉得不放心,多带些人手,不会出什么差错。”
李复微微颔首,应声下来。
暮春的晨光中,交易区的青石板路还凝着露水,泾阳王府马车碾碎清晨的寂静,停靠在了酒楼门口。
酒楼这边,有行商起早,特意为了品尝这里的美食。
下了马车,美食的香味儿扑面而来,临街酒楼飞檐下,数十个黄泥小炉正咕嘟咕嘟煨着各色羹汤,胡麻混着茱萸的辛香缠在松柴烟里,熏得檐角铜铃都沾了三分烟火气。
酒楼内的小厮认得自家东家,马车还未停在门口的时候,就毕恭毕敬的来到门口跟前候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