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刈羽有网瘾的牛

第1029章 御着落城

“御屋形殿,恒屋家虽说于暮坂峠之战遭到重创,但恒屋城尚未陷落,本庄播磨守殿所部的后方仍有一定威胁。”宇佐美定满还不忘提醒一下上杉清定,本庄繁长所率的上杉军偏师主力后方还有一颗钉子没有拔除。

“恒屋安艺守本非恒屋一族出身,是以小寺一门家臣的身份继承恒屋家的家名,他被我军讨取后,恒屋家将很难上下一心。”清定可不认为恒屋家还会继续追随小寺家与上杉家为敌。

“但愿如此。”宇佐美定满深知播磨一国的国人领主们反复无常、朝秦暮楚,他也不能笃定恒屋家会很快倒向上杉家一方。

正如上杉清定所预想的那样,中村城城主花村将监、川边城城主大野七郎左卫门、千束城城主岩崎六郎左卫门等恒屋家重臣们本就因小寺家安排恒屋高友继承恒屋家家名而感到不满,在获知恒屋高友败亡,以及置盐城之围解除后,他们可不打算继续追随小寺家。

原本,恒屋家家督恒屋光?是极为反对小寺则职之子广峰长职去继承广峰家家督、广峰神社别当等职。因此恒屋家与小寺家交恶,恒屋光?也在之后被小寺则职攻杀。

因恒屋领与赤松领、别所领接壤,小寺则职为了避免恒屋家的家臣们尽数倒向赤松家或别所家一方,便没有断绝恒屋家的家名,就先让黑田重隆之子黑田高友许可使用小寺的苗字,再让其以小寺一门家臣的身份去继承恒屋家家名。

即便小寺家让恒屋家的家名得以存续下去,可并不代表恒屋家上下都能接受恒屋高友这个空降来的家督。

若不是恒屋高友骁勇善战,背后还有小寺家的鼎力支持,以花村将监、大野七郎左卫门、岩崎六郎左卫门等人为首的恒屋家重臣们早就想对其发难了。

随着恒屋高友于暮坂峠兵败身亡的消息传来,花村将监、大野七郎左卫门、岩崎六郎左卫门等人不仅没有一丝悲伤,反而对此感到非常高兴,他们认为自己弃暗投明的最佳时机已至。

因恒屋高友几乎是倾巢而出,使得花村将监、大野七郎左卫门、岩崎六郎左卫门等人几乎凭借恒屋家重臣的身份,轻而易举地进入了恒屋城中,并借助自身影响力迅速将恒屋城以及城下町一带控制。

不仅如此,花村将监、大野七郎左卫门、岩崎六郎左卫门等人还将恒屋高友留守在恒屋城中的嫡男恒屋宇兵卫生擒,并献给上杉家负责经略播磨一国的一门重臣本庄繁长,以示恒屋家的恭顺之意。

如此一来,上杉军偏师主力的后方再也没有了威胁。同时,小寺职隆也失去了第二次对上杉家所控制的播磨沿海地区的重镇要地发起突袭的机会。

而且,本庄繁长已经率上杉军偏师主力南下,并与固守在坂本城、广峰山城等地的己方军势合流。加上龙野赤松家、上月家、宇野家等西播磨国人领主们也纷纷派遣军势前来参阵,使得上杉军偏师的兵力很快就膨胀至一万两千余众。

此时的小寺职隆才带着小寺春日、小寺细子等人为首的小寺一族女眷六十余人返回了姬路城。

在面对主家小寺一族绝大部分男丁遇害,小寺职隆认为小寺家不能一日无主,在与黑田重隆、曾我一信(小寺职隆与力,黑田重隆侄女婿)、吉田长利(八代道庆之子)等人商议后,就想到了主家小寺家血脉较为疏远,且在姬路城寄食的岩屋小寺家后裔小寺源太夫。

毕竟小寺职隆深知自己只是小寺政职的养女婿,且还是外样家臣出身,就算被许可使用小寺的苗字,也无法名正言顺的继承小寺家的家名,还不如从小寺家的分支庶流之中寻找年岁较为合适之人来继承小寺家的家名,继续与上杉家进行抗争,以此来报答小寺政隆、小寺则职、小寺政职、小寺氏职四代小寺家家督对黑田一族的恩顾。

然而,先前被小寺氏职安排担任御着城留守役的栉桥伊定却在获知小寺一族绝大部分人遇害的消息后,选择了为小寺氏职切腹殉死。这就导致御着城中的人心愈发离散。

也不等八代道庆、长浜河内守等小寺家重臣稳定御着城中的形势,三宅治忠、三宅若狭守(三宅山太夫)等信奉一向宗的摄津三宅家庶流浪人却悍然发难。

先前,摄津三宅家嫡流的三宅国村因支持京兆细川家、金吾畠山家而与三好家交恶,招致三好长庆发兵讨伐。其庶子家三宅和泉守家家督三宅村良倒是因亲近三好家,在三好长庆的支持下得以成为摄津三宅家家督。

与投奔石山本愿寺的三宅国村不同的是,三宅治忠、三宅若狭守等摄津三宅家庶流则是流浪至播磨,一度出仕别所家。后因一向宗与上杉家交恶后,他们才离开别所家前去协助小寺家与上杉家进行对抗。

没曾想,一向宗法主本愿寺显如在与上杉家达成和议后,就带领教众退出了石山御坊,并下达法旨,禁止播磨一向一揆众继续与上杉家对抗,违者将处以破门处置。

由于本德寺这个前车之鉴在,使得三宅治忠、三宅若狭守等人感到非常忧虑,生怕自己遭到破门。

再加上,三宅国村在石山御坊开城后,就前往京兆细川家重臣出身的三好政胜麾下当一名客将,打算恢复摄津三宅家的家名。

这就使得三宅治忠、三宅若狭守等人为了故主三宅国村的安全以及主家复兴而考虑,更加不愿与上杉军刀兵相见了。

眼见御着城中因家督小寺氏职死于非命而混乱不堪后,三宅治忠、三宅若狭守等人便趁机煽动城中临时征召而来的农兵、浪人、山伏等,以讨伐叛军为由进行发难。

御着城因小寺氏职带着小寺一族绝大部分人南下,就已经抽走了五十余名武士、足轻。加上小寺军先后于高砂城·小松原之战、置盐城之战、天川正则举兵、坂本城·书写原之战等战事中遭到重创,使得城中守军士气非常低落。

至于进入御着城协防的治下领民更是对小寺家的前景感到非常担忧,频繁出现开小差逃跑的现象。

经过三宅治忠、三宅若狭守等人的煽风点火后,不愿为行将就木的小寺家卖命的农兵、浪人、山伏等就如同被烈火点燃的干柴一般,纷纷响应。

八代道庆、长浜河内守等人甚至来不及组织抵抗,御着城的北之丸、东之丸、南之丸、东之丸等地纷纷陷落。

自知无力扭住不利的局势,八代道庆、长浜河内守等人被迫缒城而下,几乎仅以身免的逃往姬路城。

至此,小寺家本据,且作为播磨三大城(三木城、英贺城、御着城)之一的御着城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