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

第1722章 东约组织(第一更,求订阅)

新的一年,就是在荒唐与混乱中开始的。

虽然动荡与荒唐不断的上演着,但结果还好,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就在全世界的注意力被光之国给吸引的同时,世界各地的风云变幻着。

先是捷克的杜布切克上台后,迅速展开改革,在调整一些官员的时,还调集一些专家、学者,抓紧起草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意见。虽然意见还没有出台,但是众所周知,旁边的邻居匈牙利就是最好的模仿对象,毕竟,在过去的十年中,匈牙利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经济恶化的捷克斯洛伐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年,布拉格的春天开始了。

就在布拉格迎来春天的时候,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总部设在科威特城。

与此同时,在西贡,1月30日春节这天夜里,7万多名北越士兵和游击队员发起大规模进攻时,南越方面有超过一半的士兵和警察都在休假。

不仅如此,他们还同时向100多座南越城市、城镇和军事基地发起了攻击,让人感到整个南越都要落入北越之手。在溪山,超过6000美军被数万北越军队包围。

世界就是这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向前行进着。

而对于许多普通人来说,他们并不在意世界的变化,但是对于身处官邸的李毅安来说,他却不得不面对这一切。

“……春节攻势的最大胜利就是让河内在心理上战胜了美国人。春节攻势后,美国人不再相信约翰逊总统关于“胜利即将到来”的承诺。”

翻看着手中的简报,李毅安的眉头紧锁,在做出这个判断的同时,他想到了这场攻势带来的一系列的影响。

春节攻势后,美国拒绝了向西贡继续增兵的请求。而与此同时约翰逊,也因为民众对他的反对,选择放弃了今年的总统大选。明年尼克松总统上任后,他开始认真地考虑如何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并不是认真考虑,事实上,在竞选的时候,鉴于国内反战情绪高涨,尼克松就向选民保证将制定快速结束战争的秘密方案。尼克松的外交政策的优先考量是结束越战。

然后呢?

很快,这场战争就会结束。

尼克松让美国摆脱了战争的“泥潭”。也让他让美国在越南彻底的陷入了失败。

在心里回忆着曾经看过的资料,李毅安的眉头越来越紧,在未来的三年里,美军会一点点的从西贡抽身,先是停止增兵,然后是撤军,接着是宣布不参加地面战争。

至于什么战争西贡化,根本就不是扯淡。

离开美军的支持,西贡的军队根本就撑不了多久。至于什么巴黎和平协约,也是废纸一张,压根就没有任何约束力。

等到美军完全撤出之后,很快,作为签字方的河内,就发起了全面进攻,短短几个月后,南越作为一个国家就玩完了。

回忆着这一切,李毅安默默的站起身,然后在书房里踱着步子,最后又站在窗边,和往常一样,将目光投向窗外,然后思索起来。

就这样思索了好一会,他才重新走向办公桌,然后取出另一份报告,这是外务部的报告——关于强化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建议。

这份报告是由军方、外交部、官邸办公厅共同拟写的,这一建议最早成形成于2年前。

东南亚条约组织,是十三年前在暹罗成立的集体防卫组织,总部亦设于曼谷。东约组织有九个成员——seA、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暹罗、大马、菲律宾。

在东约组织成立后,由于大部分的成员国对军事事务的贡献极少,导致前者在这方面很快地就变得无足轻重,美国在组织内的成员资格为其在越南战争提供了依据据,但组织本身的响应协议却很模糊。

尽管当初西方国家组建东约组织的时候,曾有意把它发展成为东南亚版的北约。协调各成员国的军队,以达到集体防御组成一个西太平洋防御体系的目的。

但是跟北约不同的是,东约组织并未设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军队。顶多只是进行进行联合军事训练,仅此而已。

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约组织的成员国在改善社会和经济等问题上,都取得许多进步,这些活动是seA的国际开发署在这一框架内,促成资讯、文化、教育及劳工活动委员会监督实施的。

实际上,在过去十二年间,seA通过东约组织加强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提高它们在国际上的威望及影响力和地位。

但是,李毅安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如此,早在当年加入东约的时候,心知其未来命运的李毅安,就制定了“田氏代齐”的策略。

就是取代美国在东约组织中的影响力,最终把这个美国构建的平台,变成自己的平台。

而美国和澳大利亚加入这个组织的目的,是获得参与越战的合适理由。

等到他们撤出西贡之后,可以让他们退出这一组织,而法国、英国也会相继退出,毕竟,他们并不愿意在东南亚承担任何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seA就会成为组织中的龙头老大,到那时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调教这一组织,比如成立东约集团军,建立真正的集体安全体系,这是在军事上的,还有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整合。

东约……最终会演变成类似欧盟之类的组织。

当然,与欧盟不同的是,在这个组织中是有带头大哥的,其它也就是一群摇旗呐喊助威的小弟而已。

“现在进行整合的话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翻看着手中的这份报告,李毅安的眉头紧蹙,自言自语道:

“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几年之后,是美国进行战略收缩的时候,”

美国的战略收缩也就是所谓的“撤离亚洲”,并不仅仅只是从越南撤军,按照当时的计划,美国甚至还会从暹罗以及韩国等国撤军。

说白了,美国就是想要通过这种不接触避免自己再次卷入战争的可能,在尼克松时代这只是计划,最终在越南推行了。

但是到了卡特时期,卡特政府是认认真真的开始推行这一计划,当时直接把韩国人给吓尿了。

为此韩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挽留行动。

尽管,最终,美国没有撤离韩国,但是美国的这种战略退却就是自己的机会。

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就可以取而代之。

“东约……”

手指轻轻的在文件上扣击着,李毅安的心里反复盘算着取而代之的几率。

“这个机会还是非常高的,只要让美国人看到战争的威胁也就足够了。”

只要能让美国人看到战争的威胁,那么他们肯定会屁颠屁颠的离开亚洲。

只要美国离开亚洲,那么这里也就是seA的天下了,至于美国人弄出来的这个东约,也会成为自己手中的工具。

而更为重要的是一个朋友圈——一个涵盖着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朋友圈也会就此形成。而这个朋友圈的话事人是seA。

“西太平洋话事人!”

当然想要当这个画师人肯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并不仅仅只是对小弟们拉上一把。

就像之前对韩国提供的紧急军事援助,以及干脆的武力威慑,都是在那里告诉潜在的小弟——即便是没有美国,seA也都会保护你们。

而这个保护并不仅仅只是给予东约成员的,还有一些潜在的成员,比如说西贡。

从战略利益上来说,西贡是必须要保住的地方,只有保住了西贡才能够避免,苏联对本土的威胁,

毕竟金兰湾在自己手里或者在盟友的手里和在苏联的手里是完全两种概念。

金兰湾起飞的飞机只需要飞行1000多k就可以威胁到长安,现实的威胁必须要加以考虑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住西贡,或者说,在适当的时机下,重新夺回西贡,就像是当初帮助暹罗复辟一样,在西贡帮助南越复辟,当然复辟的并不是所谓的总统,而是皇帝……毕竟,天福,天赐是自己的儿子,而且这也是自己给南芳的承诺,虽然她在几年前因为心脏病已经去世了,但是承诺就是承诺。

在心底反复推演着未来几年在地区的局势变化,李毅安的眉头越皱越紧。

伴随着美国的收缩,亚太地区的局势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是必须要提前做好的布局。

而更重要的是,在扩大影响力的过程之中如何调和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就这样盘算着,把目光投向了手中的报告,沉思良久之后,李毅安自言自语道:

“看样子,是时候访问苏联了!”

现在苏联才是未来的关键,必须要在某种程度上和苏联达成共识,否则,几年后剧烈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且也是时候开展和苏联的新合作关系了。

但是去苏联应该给勋章帝准备什么样的礼物呢?

“难不成要给他一个勋章?”

李毅安忍不住吐槽道:

“那样的话,勋章未免也太廉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