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0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三更,求订阅)
从一个不起眼的收音机到录音机,从电子计算器到电子计算机,从游戏机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
这些日用家电看集成电路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们却又又需要集成电路。
不知道从什么样时候起,集成电路早就应和到了各个方面,几乎所有的电器都离不开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早就渗透到各种各样的电器中,并且赋予了更多的功能,甚就连最普通的电风扇也同样需要它。
而之所以那集成电路用的各个方面的恰恰也正是seA最牛掰的地方!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在seA的新技术的研发接踵而至的同时,又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在使用,通过实际应用推进了新技术的发展。
也正因如此,应用技术的普及又进一步推动着硅谷科技创新力的泉涌。
而在这一过程之中,集成电路早就成了seA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自然也是重点发展的产业。
在官邸的书房里,李毅安一边翻看着通商产业部的《集成电路五年发展规划》一边说道:
“集成电路是未来最重要的产业!加快它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身为通商产业部常务的赵佩琦,毕恭毕敬的说道:
“是的,阁下,正像您说的那样——集成电路是大国竞争下一个决定性赛道,我们目前的领先,并不仅在芯片的研发设计与制造领域,实力超群,在集成电路的制造环节同样也是领先世界各国的,即便是美欧等国的生产企业,也大规模采用我们的生产设备与材料。
而为了集成电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必要利用现在的优势,通过加大技术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扩大这一优势。”
作为通商产业部最有名的干将,当年靠着对美贸易谈判一举成名的赵佩琦,两年前升任通商产业部常务,在上任之前,他就对集成电路产业极其关注,这种关注并不仅仅只因为阁下的重视,而是集成电路产业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所以,部里计划制定《集成电路产业促进案》,以推动产业全行的发展,实施50亿元的半导体制造激励项目以及涵盖多项研究计划的100亿元的研发资金。”
“嗯,”
点了点头,李毅安想了一下,说道:
“这样很好,加大研发上的投入,路子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个研究资金的分配,有一些问题。”
“问题?”
赵佩琦愣了一下,说道:
“请阁下明示。”
李毅安指着报告上的一些重点投入领域,说道:
“五年内,投入100亿元的资金,虽然现还没看到这些资金去向,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投入于大企业了,那么小企业呢?”
阁下的反问,让赵佩琦的心思一沉,说道:
“阁下,这和我们的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当年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我们才制定了产业联盟政策,给予其扶持与资助,也是我们的既定策略。”
seA的集成电路发展有着浓浓的本地特色,早在多年前,国际电子、pBC、长虹、飞跃等企业注组建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联盟,与通商产业部,也就是科技与经贸政策部门合作,将50%的研发能力放在基础技术研发上,基于基础研究成果。
这些企业再各自研发自己的应用技术,这就好比盖楼房,地基是企业与政府一起构建的,往上面堆多少层,每层怎么布局装修就靠国际电子、pBC、长虹、飞跃等科技企业了。
其实,也就战略上统一,战术上的分散。
事实上,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正是靠着这一发展策略最终实现了seA集成电路产业的全面腾飞。
其实,其实这一套说白了,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李毅安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一优势,不过,他当然也明白,这种体制的劣势。
“集成电路产业不同于其它,我们不能一味的盯着扶持大企业,小企业也有他们的特点,比如先进内存系统公司,也就是Ams公司,成功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款drAm芯片,虽然它容量仅有1kB,但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成熟商用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这种存储器基于“mos型晶体管+电容结构”,具有能耗低、读写速度快且集成度高的特点。直到现在,我们的计算机内存、手机内存、显卡内存等,都是基于drAm技术。”
并不仅仅只是现在,哪怕就是未来,仍然也是如此。
“在Ams公司在drAm领域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它的竞赛对手就进行了拆解仿制,通过逆向工程,研究drAm的架构和工艺。后来,他们先后推出了2k和4k drAm,这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举着Ams公司首先研制drAm芯片的例子,李毅安说道:
“在硅谷有很多这样的初创企业,他们或者规模不大,甚至不在产业联盟之内,但是,他们总有很多发展创新,在集成电路的制造上,我们需要大型的产业龙头,但是在设计上,我们需要众多的初创企业,我们需要的技术上的活力,而不是一味的扶持产业龙头,甚至纵容其吞并小企业。”
李毅安之所以会提到这一点,实际上是因为日本给予的启示。
在另一个世界,日本就是大企业与政府组成产业联盟,通过行业的全力合作,让日本的集成电路产业取得非常大的成就。
在70年代末的几年内,日本将年gdp的千分之三或者财政收入的百分之零点二五左右的资金投入到集成电路的研究制造之中,其中的40%都来自于政府产业政策的补助。
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芯片产业能在八零年代超越美国,全球无人能出其右的原因。
巅峰期日本存储芯片全球占比达到80%,可谓是遥遥领先。八零年代末,日本芯片企业全球市占率53%,而美国只有37%。
后来那场海湾战争中,美国利用高科技电子设备对伊拉克精准打击,当时日本企业家曾放言:如果没有日本的半导体芯片支持,美国打不赢这场海湾战争。
因为,美国的飞机、导弹、雷达等武器中都有日本的芯片。
日本不仅强于芯片的制造与设计,在制造设备上也是遥遥领先的,当时最强的光刻机来自于日本的尼康与佳能公司,技术甚至超过了美国光刻设备鼻祖企业gCA、perk-elr。
从这一点上来说,现在的seA与日本是极其相似的,都是靠着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产业政策推动行业发展。
但是行至巅峰后,日本芯片的衰败周期即将开启。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美国的打压,很多人都将日本芯片业衰退归于美国的打压,可事实上,日本芯片业从一开始就带着“心脏病”——行业研究高度统一,缺少技术创新。
日本的芯片产业发达是建立在从美国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的,他们自身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在生产制造领域,而不是芯片的架构等领域。
也就是说当时日本更多的是个芯片制造强国,并不是芯片强国。
“大树底下无丰草,”
李毅安将报告合上,然后说道:
“我们需要的一个充满活力的芯片产业,而不是一个被几家大公司左右的企业,任何大企业都不可避免的有大企业病,这种企业病就是僵化,其活力远远不如初创企业,但是大企业又有其优势——技术雄厚,这又是初创企业不具备的。
就像Ams公司设计的drAm芯片,就存在着一些工艺上的问题。后来是国际电子解决的那些工艺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味的扶持大企业。”
虽然知道阁下说的很有道理,但赵佩琦仍然说道:
“阁下,这并不容易,初创企业鱼龙混杂,我们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李毅安笑着说道:
“这很简单让市场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随后他又接着说道: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扶持我们的大企业,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资金,推动他们进行基础技术的研究,当然那还有一些前沿领域的研究,比如新型的芯片材料以及新型的制造技术,这些都是小企业无法负担的研究,这同样也是他们的优势。”
有些事记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是操作的时候总会面对一些问题。不过,对于李毅安来说,他所需要的就是指明一个方向而已,至于具体的操作当然是由那些事务官们去负责了。
“是的,阁下,”
赵佩琦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
“那些小型企业不仅无法负担研究成本,甚至就连生产都有问题,他们往往使用的是二手的光刻机,不仅如此,其制造技术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作为通商产业部常务,赵佩奇对集成电路产业是非常了解的,他深知那些大企业的优势所在,当然也知道小企业的劣势。
“所以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有不少初创企业受限于自身的生产技术以及资金,不是破产就是被大公司收购。
所以,在集成电路上,科创企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有限的,哪怕就是as那样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
他们的发展同样也受到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事实上他们所生产的芯片质量并不如几家大公司的质量,大公司的技术雄厚,并不仅仅只是其研究技术,其生产技术也是非常独到的,所以,他们的产品更受欢迎。”
听赵佩琦这么说,李毅安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