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

第558章 什么样的人才最重要(第四更,求订

第558章 什么样的人才最重要(第四更,求订阅)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房间里,窗外隐约的还能听到些许鸟鸣。

缓缓睁开眼睛后,白色的天花板映入眼帘。

和所有公司的员工一样,李祖辉现在住的家,是由公司提供。虽然在南洋有官方提供的公屋,但是公司同样也向员工提供住宅。

与官方的公屋不同,公司建设的社区往往就在企业附近,已婚员工都可以申请,而且等待期通常不超过两周。

接着他们又聊了一些工厂生产上的技术问题,他们讨论的无非就是如何降低能耗,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毕竟即便是分公司之间也是互相竞争的。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等春节过完吧,等过完春节我去总公司的时候会把这份报告带着。对了,还有那个年轻人叫什么来着?”

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给这样的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

李祖辉口中的联合线,是洋丰化工两年前研制成功新技术。因为南洋地处热带,土壤大都是比较贫瘠的砖红壤,而橡胶、甘蔗以及油棕等热带作物种植对化肥的需求量一向是非常大的。

想了想,他便对李祖辉说道:

“研制日产600吨氮肥设备……”

十几分钟后,前脚刚到办公室,后脚就听到了开门声。

提着公文包的他,拿起桌上的包子,就匆匆出门,等赶到车站时,才不过六点十几分,因为不是换班的点,倒也站台没有几个人——作为一家拥有上万员工的大企业,太平分公司甚至将通过港口的专用窄轨铁路线修在职工住宅区附近,以方便公司员工上班。虽然正值春节假期,但是化肥生产不比普通产品,如果中断生产的话,管道内所有的原料都会报废,因此除非是检修或者故障,基本上不会停产,一年365天,一天二十小四轮班,生产线上的工人是三班轮倒,公司的职员同样也有夜班,春节也需要值班。当然,这种值班是算加班的,会额外发放加班费。

而且还能培训出一批出色的技术研究人员,无论怎么看,那边肯定都不会拒绝的,当天,冯继昌把报告送到了公司经理办公室。

“从利润上来说,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接过报告冯继昌看了一眼说道。

“冯科长,这是我的报告,你看一下。”

但是生活无忧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躺平,想要在公司获得晋升,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在公司之中绝对没有躺平的余地,否则,即便是终身雇佣,也是会奉劝离职的。

“谢谢经理!”

不过在李祖辉看来,那种联合线并不符合未来的发展需求。

就是那些技术人员,尤其是有想法的技术人员,对于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他们所掌握的并不仅仅只是技术,同样还会指引技术方向的发展。

公司怎么可能不感兴趣呢?

要知道这可是能赚钱的建议,当然了从技术上来说它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毕竟,日产量增加三倍,其中的技术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如果能够取得突破的话,公司肯定能够获得非常丰厚的收益。

“如此说来,似乎很有必要搞这个啊,不过,你知道的,设备研制这一块,咱们这边当不了家,总公司那边专门的团队负责,嗯……”

看了一眼报告,蔡经理有说到。

这个价格是李祖辉根据世界市场名义价格是 48美元一吨计算,但无论如何计算,大型生产设备的成本底,都是没有任何疑问,这一点曾经参加过联合线研制的冯继昌当然很清楚。

虽然蔡经理自己并不是技术人员,但是作为商业管理人员,他很清楚,对于像洋丰这样的化工企业来说,什么样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冯科长,我也是刚到。”

“祖辉,你又来这么早啊。”

李祖辉连忙站起来,趁着办公室里其它人没来,他拿起一份昨天连夜修改的资料,说道。

“嗯,李祖辉,今年总公司那边的的技术人员培训,让他也过去吧。论成功与否,像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一定要重点培养。”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而且随着唐山、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地的农业发展,他们对化肥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多,我的初步估计,五年后,仅仅只是唐山每年就需要进口100万吨化肥,而印度和东南亚,每年也需要进口100万到200万吨,每年两三百万吨的化肥市场是极其可观的,而生产设备的更级,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将有益于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与欧美产品竞争。”

“对了,冯工,过完春节你休个假,公司去年修建的度假村已经投入使用了,伱带着嫂子和孩子们一起过去休息休息。”

“可是目前全世界氨合成塔最大生产能力,也就是200吨,也就是我们目前采用的这个技术,600吨,一下增加了三倍!这個难度很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