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轮回拳,败祖师!
“定!”
“散!”
力士大喝,烬羽冠的道人吐气开声,二者声音截然不同,一者洪亮如雷霆,一者缥缈似云气,但尽皆回音阵阵,似从冥冥虚空之中传来,传遍诸天。
这声音中蕴含着一股奇特的伟力。
二者不知是什么身份,但在此刻,尽皆有了敕令天地的力量。
“嗡嗡!”
先天一炁擒拿仙印定在空中,似乎有一道无形的伟力浮现,犹如擎天之柱,竟然硬生生的定住了大手的攥拿。
而弥漫雷狱的赤色烬海火焰,也似乎得到了仙人之令,又好似撞上了一层无形的屏障,火海汹涌,卷起万千火星,但却难以靠近鸣泉祖师千丈之内。
“这是……”
顾远见状,心中顿时讶然。
他能感觉到,这并非是什么仙印之力,而是仙基所携带的能力。
历经红尘,扮演万般身份,每一道身份得红尘之力加持,都可敕令诸天,有仙印之力,尊者之威?
顾远不能肯定鸣泉祖师是否就是这般修行的,但此刻所见,似乎就是如此。
“着!”
心中讶然,但斗法还在继续,顾远心念一动,一团赤金色的火焰,直接浮现在鸣泉祖师的心口。
心火之力。
当年在人间斗法无涯上尊之时,顾远炸开心界,得了仙灵之力,但也因此,心界被毁,但好在得仙胎之助,重塑身躯,并无大碍,甚至还保留住了这心火神通。
此神通灼烧心力,顷刻之间就可让敌修耗去无边心神,等同瞬息之间推衍万本仙经,意念疲倦。
任你修为通天,推衍万本仙经之后,还能与我斗法?
“砰!”
心火无视诸多神通,甚至连空间都无需跨过,直接出现在鸣泉祖师的胸口。
这是意念之法,灼烧心力之火,没有实质,只受意念之控。
“轰!”
只是一瞬间,鸣泉祖师眼中就浮现了疲惫,周身三道身影都有了晃动的迹象。
“砰!”
可就在心火浮现的刹那,鸣泉祖师周身红尘之气弥漫,竟然浮现了一个光头僧侣的虚影。
这光头僧侣身影朦胧,看不真切,但一双眸子却璀璨若金,在空中闪闪发亮。
“昂!”
那光头僧侣看了一眼那心火,霎时间,冥冥伟力浮现,那心火竟然化为一只金色的猿猴,在虚空之中盘膝坐下,面色平静,有庄严宝相之感。
降服心火,化为心猿,渡化众生。
这僧侣不知是否也是鸣泉祖师历经红尘所化的身份,但此时此刻,伟力滔天,竟然顷刻之间就破去了顾远的心火之法。
顾远修行至今,还是第一次遇见如此古怪的法门。
“来而不往非礼也!”
鸣泉祖师见状,则是微微一笑,不见他有何动作,周身再度有红尘之气浮现,而后一个身披铁甲,手持长弓,面容被铁面覆盖的甲士陡然浮现。
“铮!”
这甲士刚一浮现,天地之间就响起了铮鸣之声。
“轰!!”
随后一道似从虚无之中而来的箭光,以光电之速,猛然射向顾远。
此箭之快,难以言喻,似上古神话的羿人射日,带着红尘人间之气,但却有屠戮仙神的杀伐伟力。
一瞬间,顾远甚至分不清,这到底是箭光,还是红尘之光,此箭射中自己,到底是自己红尘心碎,还是肉身灭亡。
“铮!!”
但多想已是无用,顾远伸手一指,霎时间,一道璀璨的银色剑光须臾浮现,似天光破晓。
三绝仙印之太微真一杀仙剑!
此剑超绝,更有世间极速,似乎天地崩成了一道大弓,将剑光射出,比箭更快,比剑更锐。
“砰!!”
无穷无尽的力量,自雷狱之中炸开,横扫周天,最终湮灭。
太微真一杀仙剑略胜一筹,但是鸣泉祖师身侧,幽幽红尘之气再度浮现。
这一次,是一个面容更为虚幻,身穿衮服,手持玉印,周身紫气萦绕的帝王虚影。
黄罗伞盖罩诸天,所有剑气一靠近其三尺之内,就如泥牛入海,消失不见。
红尘万身,红尘万法,红尘不灭,红尘仙存。
斗法至此,顾远已经彻底明悟了鸣泉祖师的法门。
红尘每历一身,就凝聚一法,万千红尘归身,则万法归身。
这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最终万法归道的修行之路。
自己所使的诸般仙印,不过是法,而鸣泉祖师以红尘仙基应对,乃是以“道”斗法。
自己仙印再多,又岂能有鸣泉祖师所历红尘之身多?
无论什么仙印,都会被其以一道相应的红尘身拦下。
唯有真正能打破红尘的绝巅之印,才能斗法而胜,否则只会在红尘之中沦陷,最终败亡。
顾远心中升起明悟,自然也知晓了该如何应对这一切。
三绝仙印是绝然不行的。
“轰!”
他一步迈出,霎时间,气血盈天,周天晃动,直接化为了一尊万丈巨人。
仙胎之躯,他依旧有法天象地之神通。
他要以肉身之法,打破红尘。
红尘仙基虽强,但并非无根之水,一切都需要仙力来催动,在顾远的眼眸之中,鸣泉祖师的“仙力值”,已经只有“九十”了。
“来得好!”
鸣泉祖师见状,却只是大笑。
“我为搬山夫,却有翻天力!”
大笑声中,红尘之气弥漫,一个身形佝偻,背负竹筐,手持铁镐的老者虚影浮现。
这老者面容枯槁,似乎行将就木,但在红尘之力的灌输之下,却有了别样的伟力。
“嘿!”
老者一把丢下铁镐,佝偻的身躯轻轻扬起,似蜷缩的山岳舒展身形,前所未有的恐怖力量涌现,迎向了顾远恐怖无比的八阶肉身仙拳。
“轰!”
老者明明只是一个红尘虚影,一切伟力只是红尘之力灌输,可顾远却真切的感受到了恐怖的巨力,似有滔天巨浪,要将自己掀翻。
这力量极为恐怖,真实无妄,哪怕是一座镇海神山,也要在这搬山夫面前倾塌。
可顾远面色不变,只是再度轰出一拳。
但这一次,他拳头之上,有一股别样的伟力浮现。
“轰!!”
老者佝偻的身躯携带无穷伟力,再度迎向顾远,可二者接触的一刹那,老者本就朦胧的身躯,变得更加虚幻,原本恐怖的巨力,骤然萎靡,被顾远一拳打翻在地。
鸣泉祖师顿时脸色一变。
顾远见状,只是拳如山岳,再度轰向了鸣泉祖师。
“此地禁用武力!”
红尘之气炸开,一个头戴高冠的夫子虚影浮现,对着顾远轻喝。
这是言之道。
但顾远一拳落下,这夫子也直接被打翻在地。
轮回拳!
顾远催动轮回印,携带仙躯之力,轰向了红尘。
这红尘之道固然强悍,可在触碰顾远拳头的刹那,就有无尽的轮回之力浮现。
搬山夫蕴含“力之道”,可你轮回百次,还是搬山夫?
夫子蕴含“言之道”,可轮回百次,还是夫子?
轮回之力一浮现,红尘顿时陷入混乱,红尘一乱,任由红尘万身法道,也不再有仙印之力了。
而顾远拳头之上,却依旧有无垠巨力。
可以送人轮回。
“砰!”
“砰!”
“砰!”
鸣泉祖师脸色骤变,周身红尘志气弥漫,一道道虚影浮现,有胸抱长剑的侠士,有睥睨四方的王侯,有手持画笔的大家,不一而足。
而在红尘弥漫之中,每一道身影都有各自蕴含之道。
侠者剑光纵横,更兼侠义之心,想要将以剑服人,以侠感人,让顾远停手。
王侯敕令,虚空千军万马浮现,想要践踏顾远。
画家毫笔挥墨,画中乾坤万象,想要将顾远囚禁其中。
红尘万身,各有其道,形同万印。
这是极为厉害的仙基之道,但在顾远轮回拳之下,尽数破碎。
“轰!”
他周身气血激荡,每一拳轰出,都如大日横推,霸道无双,更兼无尽轮回之力,每一道红尘虚影刚一出现,就被他瞬息打破。
轮回之下,红尘又如何?
“轰!!”
肉身斗战之法和仙印之法不同,顾远越战越酣,气血盈天,长啸不已,极为痛快。
而鸣泉祖师的脸色则越发的苍白。
红尘之道,已经无力阻拦顾远。
最关键的是,顾远的仙基之力也极为强横,硬生生的定住他仙力值的上限,否则他催动秘法,万道红尘归一,凝聚最后的“红尘仙”,此战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可如今,仙力被定,他只会越发的虚弱。
他有心使用仙宝,可不知为何,此地冥冥虚幻,仙宝似乎难以施展,唯有仙印可用。
“痛快!”
顾远越战越酣,拳如大日,将鸣泉祖师身前阻拦的红尘虚影尽数打碎,他欺身而入,距离鸣泉祖师仅有千丈距离,恐怖的拳头落下,当真如滚烫的流星迎面袭来,要将一切轰碎。
“我为帝,当镇压一切敌!”
见状,鸣泉祖师不再犹豫,所有仙力值尽数合一,落入身前那道帝王身影之上。
“轰!”
霎时间,恐怖无比的气息弥漫,那帝王身影迎风便涨,化为万丈大小,眸子似有真龙游动,衮服之中尽是星辰闪烁。
不仅如此,随着这帝王的开口,天地震动,冥冥之间,似有天道轰鸣,化为一条条大道锁链,自虚无之中浮现,捆向了顾远的四肢头颅。
“天地轮回,焉有不灭之帝王!”
顾远却只是大笑,仙拳印大放光明,所有气力融合,轮回印更是能竭力颤抖,他一拳轰出,似有日月相随,那可以束缚真龙的“大道锁链”不过刹那之间就被挣脱,轰然炸开。
“轰!”
顾远拳如大日,以不可阻挡之势,猛然砸向了鸣泉祖师。
“敢问祖师,弟子配否?”
帝王虚影破碎,气血喷涌,顾远心性似乎也变得豪迈,声如雷霆,大笑着问道。
鸣泉祖师脸色一沉。
“呼!”
可就在这时,熟悉的狂风再度浮现,天地之间浮光掠影,顾远在一瞬之间似乎就看到了无数仙娥天兵走动,而后一切定住。
他再次回到了此前的汤泉庭院。
鸣泉祖师墨发飞扬,立于原地,正静静地看着他。
光阴之力散去,一切都回到了现在。
顾远心中一动,立刻散去气血,恢复原貌,对着鸣泉祖师拱手:“祖师。”
鸣泉祖师看着他,眼中神采莫名,但最终还是颔首说道:“身负轮回,仙胎成躯,果真是有几分底蕴的,师叔的眼光确实强过于我……”
顾远此时自然不敢称道,只是作揖:“侥幸罢了,若是祖师仙躯再强上一份,自己绝无可能得胜。”
“胜就是胜,败就是败,我并不放在心上。”
“你能胜过我,恰恰证明你有资格受我仙印。”
鸣泉祖师微微摇头,示意他无需谦逊。
顾远行了一礼,而后好奇的问道:“敢问祖师,刚刚弟子当真跨越时光,所见之人,当真是祖师?”
虽然他心中已经肯定刚刚那就是初入天宫的祖师。
但这般伟力,他还是震撼,忍不住想要确认。
“是我。”
鸣泉祖师没有否认,当即颔首,不仅如此,他眼中似乎带着笑意,看着顾远说道:“若非如此,岂会有配与不配之说?”
顾远闻言,心中更为惊讶。
配与不配,因果在己?
这一切,早就已经注定?
“并非注定,光阴之道浩瀚无穷,就算掌握仙印,也仅仅能翻起一丝涟漪罢了。”
“过去一切未变,你我也无法改变千年万载之事,刚刚仅仅是以秘法,串联了一丝时空,犹如在时光长河之上溅起一道涟漪,那涟漪并不和光阴长河合流,而是溅在空中,犹如分叉之路,当你回到现在,涟漪也恰好落下,跨越时空,归于长河。”
“而刚刚发生之事,犹如水珠飞悬,不在长河之中,我自然也不会记得,唯有修行光阴之道后,可以窥探长河,这才能看到那溅起的水珠,知晓了一丝异样,但也如雾中看花,并不真切,我也并不记得。”
“唯有你归来之后,我才彻底明悉当年。”
鸣泉祖师微微摇头。
光阴如河,催动仙印,犹如在长河之上渐起一道枚水珠,水珠飞悬,并不影响过去,而是飞溅而起,跨越光阴,落到了现在?
当水珠飞溅在空中之时,就是过去和现在碰撞之时,当水珠落下的瞬息,就是过去和现在相合之时?
顾远毕竟是习过昨日印之人,顿时若有所思。
不是自己回到了过去,而是过去来到了现在?
那若是未来的水珠向后飞溅,岂不就是未来来到了现在?
顾远没有藏着心中之想,而是直言问道。
鸣泉祖师点头又摇头:“是,也不是。”
“光阴之道,晦涩难言,想以言语阐述明了,犹如天方夜谭。”
“你只需知晓,你所见的确实是我,但过去的一切,并不受影响,光阴只是适时分流,停滞虚无,但最终还是归于现在。”
“你能留给我的,只有大梦一般的记忆。”
“若是你日后修行光阴之道,能再进一步,那带给我的就不仅仅是记忆了。”
鸣泉祖师微微一叹,言语之中尽是遗憾。
光阴之法虽妙,但他着实没有精力再修一道了。
只能将仙印下赐。
一念至此,他又切切说道:“记住,我所赐你的仅仅是仙印,是法,不是道,光阴难修,你若无际遇,切忌不可妄自修行。”
“若是有朝一日,你真的能摘取道果,就可如海中之礁,任由海浪拍击,你自岿然不动,所谓光阴也无可奈何你,不必执着。”
“借法修道,掌印护道,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