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2章无论娶妻与否都不会赶您走
没想到惊喜来得如此突然,虽说要多抚养一个小舅子,但如今他已九岁,最多再养个三四年,便可自食其力了,应该也耗费不了多少。
至于将来娶媳妇嘛?倘若条件允许,他这个做姐夫的,定当竭尽全力。
一会功夫,姚三郎已规划好了未来。可见他对这门亲事,还是蛮期待的。
“你这小子,运气可真好啊!来镇上没多久,就有人给你介绍亲事,若是成了,可得好生珍惜,努力赚钱,争取在镇上买个小院,到时候孩子读书也方便。”
陈家旺轻轻拍了拍姚三郎的肩膀,满脸都是赞赏之色。
姚三郎赶忙点头应道:“如今我已知晓读书的好处,将来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大字不识的人。”
从前,他从未考虑过这些事情,只想着得过且过,哪天实在干不动了,就租个小院,种点菜,一人孤独终老。
然而,自从母亲被大哥逐出家门之后,他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即便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含辛茹苦将他们兄弟抚养成人的母亲,也要努力赚钱,争取买个小院,让她拥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更不必说,如今有人要给他说亲了。自然是要加倍努力才行。
“嗯!如此甚好,如果当年我能好好读书,也不至于,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要抱着三岁孩童开蒙时的千字文认字。”
陈家旺此时此刻无比后悔,儿时没有用功读书,辜负了爹娘的期望。
“还有一事,忘了告诉你,姑娘她表叔其实早就见过你,说是来铺子里吃饭,便是你给点的菜,你说巧不巧,没想到咱们又搬到了同一条街。”
想到小儿子即将娶妻生子,姚婆子就笑得合不拢嘴。
就连多日来,被大儿子夫妻俩逐出家门,萦绕心头的那片阴霾,也瞬间烟消云散。
不过,这也得归功于姚婆子,若不是她平日里与人为善,给左邻右舍,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又怎会有人主动为儿子介绍亲事。
“如此看来,这门亲事十有八九能成,你小子真是撞了大运。”
陈家旺觉得此事成功的几率极大,主要是姚三郎长相不丑,家中人口也简单,仅有一老母,还远离妯娌纷争,虽然日子困难了些,相信只是暂时的,这么好的条件,可不好寻。
庄户人家,可能不富裕,但绝对不缺孩子,哪家不得三五个,因条件所限,难以拿出建房的银两,只能一大家子挤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
常言道,人多是非多,尤其是女人多的地方,妯娌间常因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者亦不在少数。
陈家旺估摸对方也是看中了这点,若是兄弟姐妹众多的人家,绝对不会同意女方带个“拖油瓶”过门。平白无故多了一张嘴,谁能乐意?
“借陈掌柜吉言,若是此事成了,我心中的大石,也就落了地。如今他两个哥哥都已娶妻,唯独三郎尚未成家,可那时我尚未搬出来,还能帮衬一二,现在却成了三郎的累赘,好在人家姑娘不嫌弃我这个老婆子……”
此时此刻,姚婆子心中充满愧疚,觉得自己非但没有为他争取到半点好处,反而成了他的负担,要为自己养老送终。
“大娘,您可千万别这么想,您独自一人,将几个孩子抚养成人,那得吃了多少苦。三郎赡养您,也是天经地义的,更何况,您如今自己还能赚钱贴补家用,怎能说是拖累呢!”陈家旺赶忙出言宽慰。
“道理我都明白,可家中田产皆已尽归老大老二所有,如今我亦被逐出家门,三郎那份田产,定然是无法要回了,可不就是累赘吗?”
姚婆子不住地摇头,眼眶微红。
“娘,我早已跟您说过,我并不在意那些,况且只有两亩田而已,即便给了,我也未曾打算回村耕种,倒不如借此彻底断绝关系。倘若有朝一日,日子宽裕了,他们夫妇也休想再来占便宜。您绝非儿子的累赘,有娘的地方才是家,有您为我坐镇,儿子方能安心。
正如东家所言,您含辛茹苦将我抚养长大,为您养老送终,本就是天经地义之事。谁规定爹娘必须由长子赡养了?”
姚三郎从未觉得母亲是自己的负担,他来镇上做事,心中无时无刻不挂念着村中的母亲,担忧大嫂会给她气受,而大哥又是个对媳妇言听计从之人,即便母亲受了委屈,也是指望不上的。
他本想着等日后赚钱多了,便多给母亲捎些回去,如此一来,大嫂想必就不会再给母亲脸色看了。毕竟她是有“前科”的人,如今对母亲好,也难保能一直如此。
果不其然,正如他所料,没过多久,母亲就被哥嫂赶出了家门。
起初,他十分气愤,乌鸦尚且知晓反哺之恩,哥嫂却为何不明白这个道理,简直比禽兽还不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想通了,觉得哥嫂此举,也算是帮了自己的忙,否则,身为幼子的他,根本无法从大哥那里争夺到母亲的赡养权。
毕竟,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规矩,便是长子为爹娘养老送终,并可得六成家产。
自古以来,就从未有过小儿子赡养老人的先例。
他们夫妻如此行事,正合他意,也不用担心有人在背地里嚼舌根,说自己是为了多得家业。
此话一出,姚婆子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泪水瞬间夺眶而出。
她未曾想到,有朝一日,大儿子竟还不如小儿子懂事,果真应了那句老话,“娶了媳妇忘了娘,”心中不禁有些担忧,将来小儿子娶妻后,会不会也如此,嫌弃她这个老太婆。
心中这么想着,便抬头看向小儿子,眼神中满是复杂之色。
姚三郎一眼就看穿了他娘的心思,一边帮其擦眼泪,一边轻声安慰道:“娘,您放心,无论我娶妻与否,都不会赶您走,我还要忙,您先回去吧!其它的事情,等儿子回去再说。”
听到小儿子这般说,姚大娘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她坚信三郎不是白眼狼,从小就同自己最亲昵,心情瞬间好了许多。
“行,那我就不打扰你做事了,明日是镇上大集,我还得回去准备做肉丸所需的食材。”姚婆媳瞬间破涕为笑,同陈家旺打了声招呼,转身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