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照梅花古思曼

第439章 星际回响:觉察的试炼

魔腰带的星辉尚未完全消散,梅小e已置身于地球联邦总部最深处的指挥中心——“观星殿”。这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屏幕与键盘,整个球形空间的内壁就是动态显示的宇宙星图和数据流,仿佛将银河系微缩其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能量气息,那是高度凝聚的信息场。

太平公主——如今更常被称为“太平指挥官”——正站在空间中央的悬浮平台上,她的身影与周围流动的星海数据融为一体,神情凝重却不失冷静。她转过身,眼中映出梅小e刚刚稳定下来的身影。

“你回来了,比预期更快。”太平的声音清澈而沉稳,直接切入主题。“奥尔特云边缘的‘视野’号前哨站,在七十三分钟前捕捉到一组极其异常的时空扰动。不是引力波,不是已知的任何一种宇宙现象或人类活动产生的信号。”

她挥手间,球形空间的星图迅速放大、聚焦,将视角拉至太阳系最寒冷的边疆——奥尔特云。一个黯淡的模拟太阳悬在远方,无数冰封星体如同沉默的墓碑漂浮在永恒的黑暗中。就在这片虚无之地,一组复杂的、不断扩散的涟漪状波纹被高亮标注出来,它们并非规则的圆形,而是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蕴含某种智能规律的几何分形。

“涟漪的源头无法精确定位,似乎本身就在不断跃迁。”太平解释道,“更关键的是,其能量频谱分析显示,它与我们数据库中记载的、数百万年前可能存在于太阳系的某个远古星际文明——我们暂称其为‘观察者’——留下的微遗迹信号,有不足万分之一的相似性,但复杂和先进程度远超我们的理解。

梅小e凝视着那不断变幻的时空涟漪,他并未感到恐惧,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共鸣。通过魔腰带,他能“感知”到那片区域的空间结构正在被一种温和却无法抗拒的方式“拨动”,就像有人用手指轻轻划过平静的水面。这种拨动并非毁灭性的,更像是一种……试探,或者说,一种询问。

“守衡Ai怎么说?”梅小e问道,他注意到代表Ai“守衡”的淡蓝色光流正在数据星海中快速穿梭、计算。

“守衡的初步结论是,该现象具有高度指向性,目标明确是太阳系,特别是内行星区域的人类活动区。”太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迫感,“它并非自然产生,其背后极可能存在我们无法想象的智能体。更令人不安的是,涟漪的强度正在以指数级增长,按照这个趋势,七十二小时内,其效应将足以干扰到木星轨道内的量子通信网络,甚至可能影响般若熔炉核心的稳定性。”

般若熔炉是人类“涌现式大同”的基石,若其稳定性受到挑战,整个建立在能量与物质动态流通上的文明体系将面临崩溃的风险。这不再是遥远的观测问题,而是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

“我们需要理解它,”梅小e沉声道,“而不是仅仅准备对抗它。女王曾言,‘道法自然’。这外来的‘涟漪’,无论其源头是何等存在,它也是这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它的出现,或许正是对我们文明形态的一次……检验。”

太平微微颔首:“这也是我紧急召你回来的原因。你的‘视角’,你通过魔腰带对能量流动和宇宙平衡的直觉,可能是我们理解甚至应对这次事件的关键。联邦内部已经出现了分歧:一部分人主张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防御系统,向涟漪源头发送警告信号,甚至准备动用熔炉的‘创世’权限进行空间隔离;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在完全不了解对方意图的情况下,任何激进举动都可能引发灾难性误解。”

梅小e闭上双眼,意念与魔腰带深度连接。他不再是用眼睛去看星图,而是让自己的意识沿着那无形的时空涟漪逆向延伸,试图捕捉其背后的“意图”。他看到的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一幅幅模糊却宏大的景象:星辰的生灭,文明的兴衰,能量在宇宙尺度上的潮汐般的涨落……一种超越人类理解范畴的、冰冷而古老的韵律。

“我感觉到……它不是恶意,”梅小e缓缓睁开眼,眼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但也绝非善意。它更像是一种……机制,一种宇宙尺度下的平衡机制。我们的‘涌现式大同’,利用熔炉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太阳系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式,这种改变所产生的‘信息印记’,可能触发了某种古老的‘协议’。”

“‘协议’?”太平追问。

“就像草原上的生态平衡,当某一物种过度繁衍或行为模式发生剧变,自然会有限制因素出现。”梅小e借用他刚刚在非洲草原的感悟,“这个‘涟漪’,或许就是宇宙对文明发展超出某个阈值时的‘平衡反馈’。它不是在攻击我们,而是在‘询问’我们的资格——我们是否有能力驾驭我们所掌握的力量,我们建立的文明是否具备在更宏大宇宙背景下持续存在的‘韧性’。”

就在这时,观测数据突然更新。时空涟漪的核心区域,能量读数发生了剧烈变化,不再是温和的波动,而是开始凝聚,形成了一个短暂存在的、结构极其复杂的能量实体——一个由纯粹几何光纹构成的、不断旋转的十二面体。它存在了不到零点一秒,却向整个太阳系广播了一段信息。

这段信息并非语言,而是一系列高度压缩的数学公式、物理常数演变序列,以及……一段模拟信号。模拟信号的内容,让所有解码人员目瞪口呆:它精确复现了人类历史上数次因资源争夺而引发的全球性冲突场景,从核爆的闪光到生态崩溃的惨状,再到旧时代网络世界中信息茧房和群体对立的恶性循环,最后却戛然而止,切换到了如今太阳系内各星球间能量和谐流通、协同开拓的景象。信息的最后,是一个简单的、不断重复的质询性符号,通过宇宙基础常数表达出来,其含义被“守衡”Ai解读为:

【模式变更确认?可持续性证明?】

指挥中心一片寂静。对方不仅感知到了人类的存在,更洞悉了人类文明从挣扎到新生的整个历程!这个未知的存在,是在要求人类证明,当前这种“涌现式大同”模式,并非昙花一现的偶然,而是真正可持续的、成熟的文明形态。

“它要我们证明自己……”太平喃喃道。

证明?如何向一个可能远超人类理解的存在证明一个文明的“可持续性”?展示科技?那在对方眼中或许只是玩具。展示武力?更是无异于蝼蚁撼树。

梅小e却眼前一亮:“我明白了。它要的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动态的响应。就像草原生态系统,其平衡不是靠某种最强生物的统治,而是靠所有物种相互依存、能量循环不息的动态过程来证明的。这个‘涟漪’,这个‘协议’,是在测试我们文明网络的‘流动性’和‘韧性’。

他转向太平,眼神坚定:“指挥官,我请求授权,不以对抗方式,而是以我们‘大同’之道的核心——引导能量流通、促进协同创造的方式,来回应这次质询。”

太平凝视着梅小e,又看向星图中那个仍在扩散的、充满未知的涟漪,深吸一口气:“你需要什么?”

“我需要调动般若熔炉的部分‘创世种子’能量流,但不是用于防御或攻击。我需要‘守衡’Ai的全力配合,重新优化整个太阳系内的能量分配网络,不是收缩,而是……适度扩张,展现出我们系统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弹性和创造力。”梅小e快速说道,“同时,向太阳系所有殖民地和科研站广播这次事件的全部信息,邀请所有公民,不是被动等待救援,而是主动参与到这次‘回应’中来——用他们正在进行的创造性工作,用整个文明网络的活跃度,来共同证明我们的‘可持续性’。”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冒险的计划。它依赖于整个文明每一个个体的自觉与协作,而非少数精英或强大武器。

太平沉默了数秒,最终重重点头:“批准。联邦将全力支持你。从现在起,你被任命为此次‘平衡试炼’的特使。”

命令下达,整个太阳系人类网络被激活。信息通过量子网络瞬间传遍每一个角落:从地球的生态都市到月球的静海基地,从火星的建造工地到木星的能量采集站,乃至柯伊伯带的科研前哨。没有恐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和使命感。

在梅小e的引导和“守衡”Ai的精密调度下,般若熔炉的能量流没有像某些人建议的那样加固内环防御,而是如同一条被唤醒的光之巨龙,更加灵动地穿梭于各星球之间。火星奥林匹斯山下的穹顶城市建设速度陡然加快,新的生态圈在熔炉能量和殖民者智慧的结合下加速成型;木星轨道上的能量采集站调整了角度,并非抽取更多能量,而是以一种更高效、更优雅的方式在磁场中“舞蹈”,将部分能量转而用于支持更偏远星域的观测站;甚至在地球上,无数民众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分布式网络贡献自己的算力或创意,优化本地能源使用,减少熵增,以实际行动展现文明个体的觉悟。

梅小e本人则再次启动魔腰带,并非进行空间跳跃,而是将自身作为一个临时的、强大的能量协调节点。他悬浮在“观星殿”中央,意念与熔炉能量流、与“守衡”Ai、乃至与千千万万公民的积极意志连接在一起。他感受到的不是混乱与恐惧,而是一种磅礴的、有序的、充满生机的能量流动图景。整个太阳系人类文明,在这一刻,仿佛一个巨大的、高度协调的生命体,对外部刺激做出了充满智慧的响应。

时空涟漪的强度仍在增加,甚至开始引起局部空间结构的轻微扭曲。木星轨道附近的量子通信出现了片刻的延迟,般若熔炉的核心读数也出现了波动。但每一次波动,都被整个网络动态调整后的新平衡所吸收、化解。系统不仅没有崩溃,反而在压力下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创造力。一种由无数个体微贡献汇聚而成的文明级“韧性”,清晰地体现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预言的七十二小时临界点到来时,那不断扩张、强化的时空涟漪,突然停止了增长。

紧接着,在所有监测设备的注视下,那复杂的几何波纹开始向内收敛,如同潮水般退去。在涟漪彻底消失的前一刻,那个短暂的十二面体光影再次出现,这次它没有广播复杂信息,只是发送了一段极其简洁的、由宇宙常数构成的反馈信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守衡”Ai几乎瞬间完成了翻译,内容只有两个字:

【观察继续。】

随后,奥尔特云边缘恢复了死寂。仿佛一切从未发生。

指挥中心内,寂静持续了许久,才被一阵如释重负的叹息打破。危机,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解除了。

太平走到梅小e身边,看着他略显疲惫但闪烁着兴奋光芒的脸庞:“我们……通过了?”

梅小e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是通过,是获得了‘继续观察’的资格。它认可了我们当前的文明方向,但考验并未结束。‘观察继续’,意味着我们未来的每一步发展,仍将处于这种宇宙平衡机制的注视之下。这提醒我们,‘大同’并非终点,而是一个需要不断维护、进化的过程。”

他望向重新恢复平静的星图,心中充满了对宇宙深邃规律的敬畏,以及对人类文明未来的信心。内部的平衡理念,刚刚帮助他们在第一次外部考验中站稳了脚跟。这证明,“流通”与“共生”之道,或许不仅是解决内部纷争的钥匙,也是文明在星辰大海中长远存在的基石。

“这只是开始,”梅小e对太平,也对自己说,“‘涌现式大同’的故事,现在才真正翻开篇章。我们需要将这次的经验融入文明的记忆,让平衡与流动的理念,深入每一个人的意识。”

星海无垠,挑战永存。但此刻,梅小e和所有仰望星空的人都知道,他们找到了一条值得坚持的道路。科幻的高潮,并非一次性的胜利,而是文明在动态平衡中不断前行的永恒序曲。而梅小e的使命,作为这流动的守护者和参与者,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他的下一次“分配”,或许将面向更加广阔的星辰,以及宇宙深处那沉默的“观察者”。

“看着它,问它从何处来?”小e的耳边忽然响起师父的话。

难道这只是人的念头?

念头消失,外界的人事物也会消失。

一切唯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