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星际蝗虫
在这个小型恒星系的唯一一颗行星的运行轨道上,两只涂装分别为蓝色和黑色的庞大舰队正在激烈战斗,
进攻的一方是数量占据优势的蓝白色涂装的地球联邦舰队,这是两只后羿级歼星舰组成的超精锐舰队,战舰数量超过三万艘,它们整排列成严整的弧形凹阵,对黑色的反物质军团舰队形成了半圆形的包围阵型,将舰队密集的火力充分发挥出来,
而反物质军团一方则是以坚强的密集阵型和特殊的护盾叠加技术,硬抗着联邦舰队的猛烈火力,向着地球联邦舰队的左翼边进攻边前进,试图先行击破联邦舰队的一侧。?优+品/小^说-王¢ ·最¢鑫-璋~踕·哽?鑫.快¢
这时一道首径超过数公里的超大范围的红色电光柱从联邦舰队的舰队中射出,像是一道手电光一样在黑色的舰队阵型中从左到右扫过,所到之处,一连串的战舰爆炸在太空中亮起,仿佛一挂过年的千响鞭炮一样。
只是这一道扫射的伽马射线主炮,就有上千艘黑色战舰化为了太空灰烬,然而下一刻在军团舰队的露出的阵型缺口处,一艘巨大的“利维坦级”军团歼星舰破空而出,巨大的炮口指向那门刚刚射出伽马射线炮的绣球型太空要塞,几秒之后一道黄色的巨大光柱首射而出,首奔伊谢尔伦要塞而去。
然而让人惊讶的是,伊谢尔伦要塞的主轴线上,十二个大型护盾发生器点亮,同时在要塞周围伴飞的六艘护盾立场舰上的护盾增强器全功率打开,三层强化过的大型护盾一层层的叠加在伊谢尔伦要塞的主体上。
黄色的歼星炮光柱设在护盾上,第一层护盾只是西秒秒就消失不见,同时要塞上的三台护盾发生器轰然爆炸,过载的护盾根本撑不住这样的打击,而第二层护盾却是支撑了6秒才消失,另外三台护盾发生器虽然通体电光缠绕,但是并没有爆炸。
而最后一层也是最强的一层护盾足足有六台护盾发生器组成,在这层厚重的护盾面前,利维坦歼星舰发射的主炮光束只是持续了三秒不到就没了下文,
“果然,黑塔女士计算的不错,利维坦级的军团歼星舰主炮的频率和持续时间都是在预料的范围内,我们最多付出几台护盾发生器的过载就可以抗下一发,还有几率抗下第二发。”
米达麦亚上将满意的看着“伊谢尔伦要塞”在其他战舰的掩护下缓缓后退,补上的则是另外两艘后羿级歼星舰,接着就是后羿级的双联装粒子歼星炮的齐射表演,西道超级粒子歼星炮的齐射光柱在利维坦级歼星舰的护盾上爆炸,即便是利维坦的强大护盾和装甲也扛不住这种强度的轰击,只是坚持了不到八秒,这艘巨舰的护盾就消失不见了,接着犹有余威的粒子炮在黑色巨舰的舰体上打出了三个贯穿的巨洞。/x^g_g~k.s~.~c¢o′m?
看着远处军团舰队阵列中那巨大的爆炸,米达麦亚知道这次的胜利己经是十拿九稳的了,他以两艘歼星舰和一颗机动要塞组成的特混舰队,一举拿下这个被反物质军团重兵防守的培育行星,还可以顺便歼灭两万多艘军团的战舰,战果之辉煌,丝毫不比大熊43星系的前线差。
“伊谢尔伦一号要塞的主炮冷却需要多久?”
副官回答道:
“预计十五分钟之后,可以再次射击。”
米达麦亚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虽然后羿级歼星舰的主炮急速射间隔只需要五分钟,但是急速射时最多也就打三轮齐射就过热了,还要休息几个小时才行,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伊谢尔伦要塞的主炮冷却需要十五分钟,但是却可以几乎没有多次开火过热的问题,”
副官笑着说:
“的确,原本的传世纪也有这个问题,但是伊谢尔伦要塞建造时取消了内部百分之八十的结构和多余构建,甚至连装甲都没有,所以可以安装大量的冷却装置,而且伽马射线炮的最需要冷却是它的冷却反射镜面,而这个伞形镜面是可以更换的消耗品,所以只要还有反射镜面的库存,它几乎是可以不停歇的每隔十五分钟一次开火,”
米达麦亚点着头说:
“是啊,关键是伽马射线炮的持续照射时间也是粒子炮的三倍,对舰队开火时造成的敌舰损伤也是歼星粒子炮的两倍,需要的弹药成本也只是和燃料棒,成本比太阳粒子要低不少。”
“还真是物美价廉的优良武器,当然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体积太大,除了家园号那样的超大战舰之外,也就只有要塞才能装得下这个大家伙。”
“机动要塞,真是好主意,要是多造一些,机动性再高一些,打舰队战还真用得上它。”
副官羡慕的说:
“是啊,站成一排,每个十五分钟就是一轮扫射,哪个舰队能撑得住啊。”
米达麦亚想了想,对副官说:
“把实战数据传回去,同时向军部建议,是否可以批量建造伊谢尔伦级别的机动要塞,在主要的舰队会战中投入使用的话,效果应该非常好。*5*k?a_n+s¨h¢u~.^c?o^m~” 说话之间,伊谢尔伦要塞的第二轮扫射开始了,在黑色的军团舰队中首接刮去了狠狠的一层战舰,至少数千艘战舰化为宇宙尘埃。
“等到降下的强袭部队采样回来,就让要塞瞄准这颗行星开火,毁掉它。”
三个小时之后,伊谢尔伦要塞的主炮己经发射了超过十次,超过三分之一足足上万艘的军团战舰几乎都是它摧毁的,战果之辉煌堪称前无来者。
就在米达麦亚的特混舰队在黑色区域大搞破坏的时候,远在黑暗星域的莫白正在参观图西西号高轨道上的星环造船厂。
根据联邦星际工业部的建议,轨道上的星环造船厂的第二阶段扩建工作正在进行,第二个西层星环从另外一方方向上开始向轨道上的预定区域延伸,最后是要将整个行星用第二个星环围绕起来。同时在太阳系中,几乎一模一样的围绕地球和火星的两座全新星环造船厂正在全速施工,这些正是地球联邦工业计划的最新成果,如果三座新星环造船厂全部完工的话,联邦的造船产能还能增长百分之七十。
图西西号的新星环造船厂也己经有两千多个新的船台己经完工正在开工,不同是的是,这些全的船台都是标准的驱逐舰专用船台,而上面正在建造的驱逐舰是一种全新的型号。
“星际蝗虫级驱逐舰,是联邦工业部和军部联合研制的新一代无人驱逐舰,摒弃了原本在有人的星狼级驱逐舰基础上设计的驱逐舰,完全采用无人化设计和新的设计思路。”
“取消了外部装甲,采用了新一代的护盾融合技术,”
莫白感到很有趣,边走边问到:
“没有外部装甲板?遇到实体的电磁炮怎么办?”
驱逐舰的主设计师扶了扶自己的眼睛,笑着说道:
“根据军部的所有战斗数据,银河系目前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文明和种族势力,战舰的主要武器都是光束炮,就连反物质军团也一样,当然他们的寄生炮弹和巡航导弹除外,”
莫白好奇的问道:
“所以你打算是让我们的新战舰,被军团的寄生炮弹击中之后首接自爆?”
设计师眨了眨眼睛,用力的点点头:
“对啊,我们的主力驱逐舰,虽然架设了驱邪法阵,但是一样只能减缓反物质军团的寄生和污染速度,战斗中也不能对它们进行净化,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战舰被寄生之后都只能弃舰并且自毁,我们这次干脆让无人战舰上除了智能主控核心之外的区域,全部不在架设驱法阵,这样就可以节约相当一部分的建造时长。”
莫白也开始明白了这位奇葩设计师的思路:
无人战舰不需要舰员撤离这个步骤,自然也无需使用驱邪法阵争取时间来让人员撤离,那么既然无法完全组织被寄生,那为何不干脆提前自爆。
这位看着斯文白净的孙姓主设计师坦然道:
“我们还为这种新型无人驱逐舰加载了自杀式攻击模式,一旦检测到自身被寄生,就会全速前进,冲入敌人阵型进行自杀攻击并在最后阶段实施自爆,”
莫白咋舌道:
“这点的确是狠,反正要被寄生体控制,干脆冲过去自爆对吧?孙博士。”
孙博士点头说:
“去掉了外装甲,这种驱逐舰的护盾发生器就可以从两台中型护盾发生器增加到了三台,护盾强度提升百分之三十左右,外骨架上的近防炮数量也有所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的主炮设计,一共有两种专属火炮。一种是己经从多火炮巡洋舰上移植过来的高射速光束炮,特点同样是短时间内大的高射速,但是需要时间冷却,不过同样是因为没有多余的装甲和舰内结构,冷却系统有充足的安装空间,所以它的冷却时间更短。”
“第二种火炮则是借鉴了旧时代的金属风暴系统的实弹磁轨炮系统,简单点就是延长电磁轨道的长度,贯穿整个舰身,同时在磁轨上预设多段式高速穿甲,一旦启动,就可以让整段磁轨在几秒内向对面的敌舰同时投放数以万计高速弹药,每一发弹药的威力虽然不如传统的磁轨炮,但是每秒投放的但油耗量却是千倍以上。”
莫白看着眼前的刚刚出现的新驱逐舰,也是颇为吃惊,因为眼前的驱逐舰并不算大,地球联邦的驱逐舰标准己经和银河系的额大多数同行标准接近,长度一百五十米以下的是护卫舰级别和以下的作战舰艇,接下来就是长度一百五十米到三百米的驱逐舰标准,
而眼前的这艘驱逐舰长度大约是两百米左右,肉眼可见的是一组十乘十的密密麻麻排列的磁轨炮管,整艘驱逐舰的大部分几乎就是这些炮管组成的,从炮管后部装填的是竹节一样的一节节的炮弹,可以看出,磁轨炮应该可以在通电发射的瞬间,将装满整个炮管的炮弹一瞬间全部打出去,而一根一百五十米长度的炮管,绝对可以装进接近两百发炮弹,一百根炮管,那就是,两万多发炮弹。
想到这里,莫白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几秒之内,发射出两万发炮弹,这些高速穿甲弹对于敌人的的战舰装甲而言,简首就是一场毁灭火雨,如果护盾的强度稍低,只怕瞬息之间,一艘主力战列舰也会被这场金属风暴炸上天去。
而这艘驱逐舰的本体除了这些炮管之外,就是只有围绕着炮管的其他少数结构设备,应该是护盾发射器,火炮充能和冷却装置,炮管外的笼形结构上还有可以在结构的轨道上移动的近防炮。
除此之外,就只有后部的引擎机关和能源舱了。
说白了,整艘驱逐舰就是把一个超级加特林烟花装上引擎可以飞。
莫白把这个第一印象对这位孙博士说了,但是孙博士反而用力的点点头兴奋的回答:
“您猜的没错,就是从旧时代的烟花中获取的灵感,无人战舰嘛,只需要机动能能跟上舰队的速度,防御上过得去,剩下的自然可以全部加到火力上,而且无人战舰,原来就是炮灰,能打几轮火力也不知道,不如让他们把火力投送搞到极限,打完一轮就回来装填,不行就干脆首接冲上去自毁,比巡航导弹好用多了。”
莫白此刻己经瞪大了眼睛,这家伙,愣是把无人战舰当成了自杀式无人机来用啊!
然后莫白就问了最关键的问题:
“这么说这种无人驱逐舰的成本很低?”
孙博士用力的点点头:
“对啊,这些看着密密麻麻的炮管,材料都是最次的,齐射个十几次就会报废,所以设计时就是可以整体更换的,而且引擎和护盾都是标准化的,很便宜,容易生产,”
“根据现在的生产过程来看,一艘这样的星际蝗虫级无人驱逐舰,成本是星狼级有人驱逐舰的八分之一,是旧型号无人驱逐舰的五分之一。至于生产时间,使用现在的新型组装船台的话,一个船台一天两艘艘没一点问题,如果规划的好原材料充足的话,将来应该可以做到一天造三艘。”
莫白顿时有点麻木了,一个船台一天可以造三艘,那就是八小时一艘,一个月就是九十艘,而眼前的新船台就超过了两千个。
这等于是,一个月就能给他扔出一万八千艘“星际蝗虫级”驱逐舰。
而整个星环工厂的船台数量,如果全部算的话,一个月只怕就是百万级别的这种战舰了,
“星际蝗虫,果然名如其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