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沭河小花生

第1179章 琼英的政策

宗翰灰溜溜退到了马邑。

他身边除了精锐骑兵,部族士兵和大宋降兵都损失殆尽。

损失那些士兵,宗翰并不心疼。他心疼的是粮草与战马。

尤其粮草,那可都是自己千辛万苦抢来的。现在倒好,全便宜了安国人。

金国人的粮草被琼英得去。

太原府百姓得到的,是那些士兵的衣物,财物以及死去的战马。

琼英怕百姓们得病。便命人在城门口呼喊:

凡是从战场上得来的衣物,回家之后务必用开水滚烫清洗,然后才能穿。

要是谁敢不听建议,得了疫病,就会被惩罚。

这里的百姓倒是很听话。或者说,在这多战之地,百姓更懂得保护自己。

琼英又命人在城门口,设置了兑奖台。

她要兑现换取土地的承诺。一个部族士兵,可以换取一亩地,一个金国骑兵可以换取三亩地。

而一匹战马可以换取一亩地。一根枪,一把刀等武器,可以换三两银子。

安国发行的纸币,只在几个州府和军队中使用。这些新占领的州府,百姓认可度不高。

经济不是战争。经济是一个长久的信赖过程。

若是彼此间相互信赖,用一根草也能当一两金。

而诚信的建立,并不容易。至少,你定的政策,不能朝令夕改。你答应的承诺可以兑现。

田亩用竹片代替。上面写有东西南北的字样。

譬如:东湖上等水田一亩,西坡旱地一亩,南岭岭地两亩,北山山地三亩,林边荒地四亩

来兑换奖励的百姓,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位置和田亩的数量。

当然,不想要土地的,可以换取五到三十两银钱。

拿着竹片去当地的农垦衙门,就可以兑换。

这是安国的主要奖励方针。谁也不敢在这上面糊弄百姓。

当然,安国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田亩。有大片的田亩需要人耕种。

安国现在缺的是人口。

就像潘小安在西夏打下的州府,也仅仅是军队在驻扎。

想要让百姓移民过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故土难离四个字,牢牢刻在宋人的血液里。

还有另外四个字,那就是落叶归根。

家园文化,深入宋人的血脉。不管走去哪里,都有一种血脉相连。

而作为一个农耕文化的国度。百姓对于土地的信赖与渴望,超过金银珠宝。

所谓一亩三分地,田间地头一小院,这是宋人的精神家园,也是赖以生存的保障。

有了这些东西,少有所养,老有所依。

把田亩集中起来,是潘小安夺下州府做的第一件事。

把田亩放出去,这是潘小安做的第二件事。

对于有功的将领,更多的是给予爵位以及金银财宝。

对于有功的士兵,则更多的是给予田亩和房舍。

这样等到战争之后,士兵们返回家乡,就可以衣食无忧,不闹乱子。

将领们回家之后,有银钱可以消费,不至于土地过于集中到谁手里。

士农工商,各有所施,各有所收,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一条线,大家默契的不去越界,各得所安。

要是等到某一天,富者不巨富,贫者不赤贫。各行各业收入维持在一个相对适量的区间里。

福利待遇,皆能共享。那样的时候,国王与乞丐也只是个称谓。

衣冠楚楚的大官人,与在路边做打扫的清洁工,便不会出现笑贫与仇富的情景。

大家可以坐在同一间餐厅里,喝着清茶,吃着甜点。享受着清晨与午后的时光。

这是潘小安的理想国。

想要实现它困难吗?王朝的后期,是肯定实现不了的。

王朝建立的时候,只需要把制度健全,且严格的遵守。便很容易就能实现。

大家都是来这一回,没有必要苦了自己,也没有必要刁难别人。

琼英在离石参与田虎起义时,她就想着均天下,共富贵。

但那只是口号,至于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大家的心里其实都很迷茫。

当她认识潘小安之后,琼英觉得潘小安的理想国,是和她的理念契合的。

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她对潘小安的情感,便更加真挚与炽烈。

宗翰的粮草,被收到了太原府的府库内。有了这么一大批粮草,太原府便是被围困两年,这里的士兵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而那些金银珠宝,更是多不胜数。

这些金银是宗翰的军饷。现在也便宜了琼英。

为了庆祝这次胜利,琼英在校场上进行奖励。

凡是参战的士兵,每人奖赏三两银子,根据级别大小,依次上涨。

这一场战争,便让士兵们吃到了红利。大家喜气洋洋,干劲十足。

只等着金国人再来。

这好像不是战争,更像是一个赚钱的好路子。

看到士兵们如此开心,琼英也开心起来。

为了活跃太原府的气氛。她还定了休沐令。

她命令各军营,每旬日安排士兵休沐。要让士兵们有休息的时间。

士兵们有银子,就会去集市上消费。这会从一定程度上,带动太原府的商铺经济。

商铺出货快,就会加快货物的流通。这样一来,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太原府做生意。

从而将北方的城镇,一一活跃起来。

钱财需要流通,像河流一样。流通的越广,越长,受益的人才越多。

休沐令一下,得到了士兵们的热烈欢迎。能够有时间休息,总比天天紧绷着强。

每到休沐日,军营周边就像集市一样热闹。理发的,缝补鞋帽的,浆洗衣服的,卖吃食的小贩,便会蜂拥而来。

商贩之中,很多都是小妇人。有这样一份收入,便可养活自己和家人。

时光飞逝,转眼便到了冬月。

太原府没有战事。琼英便时刻关注着西夏战场。

兴庆府大战的消息,始终没有传来。这让琼英有些担心。

这一日,天空忽然飘起雪花。

琼英站在城门上,极目远方。“小安,你到底有没有打赢?”

太原府大捷之后。李师师没有着急离开。

她趁着大胜之机,便在太原府进行演出。军事与文化双输出,才能让百姓更好的了解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