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西域出事了
周忱打开一看,纸上写了几个字: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石膏。
“陛下,这是?”周忱皱眉,皇帝给他这几样东西是干嘛的?要粉刷房屋?那也用不到铁矿粉啊。
“呵呵,”朱祁镇一笑,又道:“这上面的几样东西混合在一起若能烧制出来,将对我大明有大用!”
“敢问陛下,烧制出来的是何物?”周忱道。
“水泥!”朱祁镇神秘一笑。
“水泥是什么东西?”众人不解,既然是烧制出来的,为何要叫这么怪的名字?难道这几样东西混合在一起能烧出水来?
朱祁镇也不想过多解释,反正解释了他们也听不懂,又道:“前阵子朕让潭柘寺的陆大宝组织匠人烧制了几次,可总是失败,今天既然提到了修河堤,若能将此物烧制出来,对加固黄河重点区域堤坝定然有大用。”
“你们工部能工巧匠无数,今儿朕就将这水泥的配方给你们,让工匠们去试着烧制。”
“告诉工匠们,谁若能烧制出来,且质量上乘,朕会亲自赏赐他七品官位、京中宅子一座,外加一万两白银!”
“啊?”众人大惊,皇帝是不是得了癔症,就烧出个水泥,就如此厚赏?对于那些匠人来说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不,是祖坟喷火了啊!
“陛下,这泥…水泥有何大用?”周忱又问道。
“呵呵,周爱卿,这么跟你说吧,此物若能烧制出来,加一定比例的水和沙子调和后,其硬度堪比青石,还有它的粘合度也异常牢固,比糯米汁要强的多。并且此物还可以用于盖房子,铺路等,作用大着呢。”朱祁镇道。
“陛下,真的吗?”周忱激动的颤声说道。
“朕何时骗过人?”朱祁镇白眼道。
“若真能烧制出这水泥,天哪…臣不敢想啊,臣不敢想…”周忱激动万分,几欲癫狂。
如果真如皇帝所说,这东西真的有这么好,那以后修筑的河堤,再也不怕大水冲刷,更不会出现决口的惨剧。
王佐身为户部尚书,精于计算,他自然也明白如果水泥真能烧制出来,大明每年光在治理黄河长江上面省下来的钱就是个天文数字。
“陛下,臣刚才粗略算了一下,每年朝廷为修补黄河、长江、淮河以及运河的支出大约在三百万到五百万两之间,若是遇到灾年,这个数字恐怕还要翻倍,这还不能保证修了之后不决口。”
说着,他又看了看皇帝道:“若真如陛下所说水泥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以后至少可以给朝廷每年省下治河的银钱三百万两,不仅如此,百姓亦可减少负担。”
朱祁镇笑而不语,暗道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也是知识的力量。
“陛下,臣这就回去,组织工匠马上进行烧制,”周忱此时激动的已经忘了礼制,手舞足蹈的狂奔而去,连官帽都差点跑掉了。
朱祁镇哈哈大笑,随后又对胡濙说道:“胡濙,告诉汉经厂,让他们将悬赏烧制水泥的消息公布出去,谁若是能在半年内烧制出合格的水泥,赏七品官爵,赐银一万两!”
朱祁镇完全相信,以明朝现在的科技水平可能达不到后世水泥的强度和粘度,但只要不偷工减料至少烧制出来的水泥肯定能用。
修筑河堤这还是其次,在他的计划中,修路才是重中之重。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现在大明的官道,在他看来简直就是惨不忍睹,所谓的官道也仅仅只是一丈多宽的土路罢了,路上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那简直就不能叫路,和小时候后世农村那些泥汤子路没两样。
路好走了,才能带动大明各地的交流,人流、物流一旦繁盛,大明必将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个小插曲震的众臣久久难以平复,众人看向皇帝的眼神从震惊到敬佩,又从敬佩变成了畏惧。
“哎,陛下喜欢这奇技淫巧之术胜过圣贤书,实非社稷之福啊。”几个文臣心中同时冒出这句话。
其实这也不怪他们这么想,在他们这种传统读书人看来,皇帝就应该老老实实的熟读圣贤书,然后便知天下事。
可在穿越者看来,若想改变这个古老帝国的惯性和结局,必须为其注入全新的东西,既然在思想上一时无法改变,那就要从外围一点一点的渗透,直至由量变引起质变。
朱祁镇明白这些人的想法,也懂他们复杂眼神中的担忧。
可他能直接告诉这些人我要改变你们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既然无法直言,那就直接大水强灌,你们接受不了也得接受,直至习惯成自然。
“陛下,午时已到,膳食都准备好了。”门口,侯宝提醒道。
朱祁镇站起身道:“先到这,下午继续。”
说着,站起身,走到殿门口又回身道:“英国公成国公还有你们几个军长跟朕来。”
众人散去,以张辅为首的众武将跟在皇帝身后,朝乾清宫而去。
“之所以把你们单独叫来,是有事和你们说。”书房内,朱祁镇面色有些凝重。
“陛下,可是北边的鞑子又不老实了?臣请命为先锋,率军五万北征,所不能胜,臣提头来见。”朱勇急道。
朱祁镇示意他不要急,走到地图前指着哈密卫道:“朕接到密报,哈密忠顺王脱脱最近频繁与鞑靼接触,意图不轨。”
早在兰州大战后,朱祁镇就秘密派了狼牙侦察大队前往河西七卫,秘密侦查西域的情况。
年前,他们就陆续传回消息,鞑靼和哈密的商队往来日益增多。
随后,朱祁镇又下数道密令命令狼牙侦查大队务必查清鞑靼和哈密忠顺王脱脱是否有勾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月前,再次有消息传回,狼牙侦察大队在哈密城外抓住了伪装成商队的鞑靼密使,从他们随身携带的国书中得知,鞑靼意欲联合哈密国夺取河西走廊。
朱祁镇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是大明在河西走廊只是设置了七个卫所,且较为分散,兵力也不足,加之河西走廊延绵千里,如果鞑靼和哈密两面夹击,河西走廊不保。
一旦河西走廊丢失,大明西部的甘肃、宁夏乃至陕西等地的防卫压力将骤然增大。
而甘肃各卫在兰州大战后,实力大减,虽然元气恢复了,但同时面对鞑靼和哈密的进攻,显然力量不足。
“国朝初年,太祖皇帝曾派冯胜和傅有德攻略西域,一直打到了嘉峪关,可惜当时的东路军和中路军出师不利,考虑到河西走廊补给困难,西路军只是重新修筑了嘉峪关后就退了回来,并未派兵驻守,虽然后来在那里设置了卫所,但朝廷一直对西域并未完全控制,加之西域胡人桀骜难驯,又喜朝秦暮楚,所以国朝对西域并没有形成真正有效的管理。”张辅看着地图,说道。
朱祁镇若有所思,明朝对西域的控制确实有客观因素上的存在,可主观原因还是在于帝王战略眼光的问题。
虽然朱棣也非常重视西域,不仅在派郑和下西洋的同时,还派了一个叫陈通的人数次前往西域,意图招降西域诸国,可效果却并不好。
加之朱棣死后的仁宗、宣宗都壮年早逝,后来随着“战神”留学鞑靼,葬送了三代君王给他积攒下来的家底后,明朝再也没有力量踏足西域了。
“陛下若想用兵西北,臣以为以西北目前的兵力,不足以同时抗衡鞑靼和哈密,且河西走廊连绵千里,一半以上全是戈壁大漠,大军出动的话补给异常困难,且他们多骑兵,来无影去无踪,我军若想一战定乾坤,恐怕很难。”
“臣以为不如声西击东!”张辅道。
“哦?老国公有何妙计?”朱祁镇笑道。
张辅指着嘉峪关道:“嘉峪关现有战兵五千,陛下可给陕甘都司下旨,调兰州五千骑兵,一万步军前往嘉峪关驻防,并大造声势,做出要进攻哈密的准备。”
“哈密本就是个小国,若是听闻朝廷大军来了,必然要向鞑靼求助,鞑靼必然会派兵前往支援。”
“然后陛下可秘令大宁都司总兵井源率军秘密西进,趁他们本部力量空虚时攻入鞑靼腹地,如此一来,鞑靼的援军必然回防,而我军正可趁此机会攻入哈密,彻底解决这个朝三暮楚的小国!”
张辅一口气讲完,站在一旁看着朱祁镇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