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来了!一蓑烟雨任书海

第48章 岁寒松柏

“去,给于谦准备个僻静地方,让他去偏殿想。想不出来,不许吃饭。”朱祁镇又看了看礼部尚书胡濙,“你一个礼部跟着瞎掺和什么,你也去。”,说着,摆摆手,将于谦胡濙打发走了,看着剩下的几个人,坐回书桌前猛喝了一口茶道:“王佐!”

“臣在!”

“你给其他几人说说,陈循在河南清丈田亩上报的具体数字说给他们听听。”

“额……是。”王佐有点跟不上皇帝的思维,不是说亲征吗,怎么又扯到清丈田亩上了。

王佐将河南清丈的事一五一十详尽的说了一遍,其余几个人都是面面相觑,他们只听说那陈循和王崇古将河南搞的天翻地覆,尤其是活阎王王崇古将河南的官绅阶层杀的血流成河,人头滚滚,没曾想河南的事这么大,当他们听到为首的几个知府、按察被杀头后,马瑜杨溥等人抬头看了看还在那梗着脖子的杨荣,眼中多了些异样,乖乖,怪不得一项顺着皇帝的杨阁老今天火气这么大呢,感情那几个被杀的河南官员都是你的学生啊。

“陛下,尽管您不愿听老臣说,但是老臣还是要说,陛下亲征瓦剌,非国家之福。瓦剌这些年来对我大明一直比较恭顺,年年称臣纳贡,态度谦卑,从无不臣之心,如今陛下无故却要靡费巨万征讨瓦剌,这如何能让四夷信服我大明这个宗主国。难道日后让他们说我大明恃强凌弱不成?”杨荣道。

朱祁镇看着杨荣,耐着性子听他讲完,然后回身,从身后的书架上翻翻找找,终于从一摞奏疏下找出了一本已经密封的奏疏,朱祁镇撕下封签,拿在手中道:“杨阁老,朕听闻你有个人生信条叫事君有体,进谏有方,以悻直取祸,吾不为也,是不是?”

杨荣一愣,随即开口道:“是。老臣辅佐四代君王四十余年,一直不敢忘此信条。”

“那好,你看看这个!”朱祁镇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他。

杨荣疑惑的接过奏疏,打开看了一起来,不一会,杨荣的手开始哆嗦起来,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这上面所说的每一条可是冤枉你了?”朱祁镇厉声问道。

“陛下,臣……这……”杨荣再也不复刚才的气势,一下子跌倒在地,说不出话来。

“哼,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在老家有数千亩地?那些当地士绅富商挂在你几个儿子名下的土地想必你也清楚吧?”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在自己府中的日子过的比朕都要舒坦?杨阁老,河南那几个门生每年送给你的碳敬冰敬你收的可是心安理得啊,你就不问问他们送给你的银子是怎么得来的吗?”,“那都是河南当地百姓的民脂民膏!”朱祁镇突然提高嗓音,大喝道。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同族多有造海船走私牟利之举?他们每年给你带回来的胡椒就有几百石吧?”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的儿子孙子在家乡胡作非为,闹出了多条人命官司?若不是当地官员为你遮丑,你以为你官帽还能带的稳吗?”

朱祁镇一连数问,让早已瘫倒在地的杨荣无言以对。

“杨荣,你老了!”朱祁镇的五个字让地上的杨荣身子一哆嗦,“陛下,臣知罪,臣糊涂啊……”

“行了,要哭回家哭去,要悔去先帝的陵前悔过去,朕没空听你的悔过之言。”朱祁镇冷冷的说道。

“臣,谢陛下隆恩。”杨荣颤抖的跪下道。

朱祁镇摆摆手,两个侍卫进来,搀起杨荣走了出去。

“你们还有什么事?”朱祁镇看着马瑜、杨溥、高谷、曹鼐等人问道。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垂下头,不敢说话。谁还敢说啊,杨荣这样功勋卓着的老臣,皇帝没用一炷香的时间就给办了,指不定皇帝那还有他们自己的小黑料呢。

“没有的话,都回去吧,朕乏了,有什么事明天早朝再说。”

几人识趣的刚要往外走,就听皇帝又说道:“杨溥,把这个给杨荣送去。”

杨溥回身恭敬的从皇帝手中接过一张宣纸,打开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岁寒松柏!”

杨溥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四个字是当年太宗永乐皇帝称赞杨荣的话,当年华盖殿大火,马上要烧道秘书阁,别人都不敢进去抢救重要资料,只有杨荣冒险冲进去抢出了不少重要文献资料,朱棣闻知称赞其为“岁寒松柏”。

这四个字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含义是在最严寒的环境中,只有松柏能够坚持到最后而不凋谢,从而比喻那些在困难和逆境中仍然坚守原则、保持高洁品质的人。松柏因其能够在冰雪覆盖、其他植物凋谢的冬季依然挺立,成为了坚强和高尚的象征,与竹、梅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松柏的形象代表着不屈不挠、坚贞不渝的精神,象征着具有远大志向和坚韧力量的君子,他们能够经受各种严峻考验,不因困境而改变初衷。

可见当时朱棣对杨荣的褒奖之高。而现在小皇帝借太宗之言将这四个字送给杨荣,却似乎意有所指。其实杨溥想的没错,朱祁镇一是为了安抚杨荣,二是为了敲打他,提醒他不要忘了当年的自己。

“臣代杨大人谢陛下隆恩。”杨溥跪下,郑重的行礼。

“去吧。”朱祁镇说着,朝寝殿走去。

而此时的偏殿,于谦和胡濙两人相对而坐。

“于大人,您想出来了吗?”胡濙托着下巴问道。

“想什么?,”于谦反问道。

胡濙一怔,心道你小子现在心这么大吗?你向来都是头铁认死理的,最近这是怎么了?

“当然是陛下亲征的由头啊。”胡濙白了他一眼。

“你当真以为陛下让我们俩想出征的由头?”于谦没好气的说道。

“那陛下为何把咱俩关在这里?连口水也不给。”胡濙舔了舔嘴唇。

“笨,难怪你到现在还在礼部,”于谦腹诽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