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一盘散沙的杭州城
..............。
因为清军提督张国梁从江南大营的增援部队没有到达。
............。
李秀成很成功的拿下安徽广德。
攻打广德太平军没费什么力气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入了广德城。
广德里面的清军守军本来不多,只有两三千人,太平军一攻城,他们逃了个精光!
可以说李秀成打下广德实在是很轻松!
不过攻下安徽广德,并不是李秀成想要,他的目标可是更大的地方,浙江杭州!
............。
清军张国梁的援军到达广德最少还有4天的时间。
李秀成太平军连续攻下宁国,广德两个城池之后,杭州就暴露在太平军的眼前,朝廷当然炸开了锅。
咸丰皇帝发了几道奏折,催促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要求他赶紧出兵保卫杭州。
江浙地区可是朝廷的赋税重地,这是不能丢的地方。
............。
钦差大臣和春此时也为难呀!!!
自己的手下大将张国梁已经带兵前去拦截李秀成,可人家在路上也不是说一天两天可以赶过去的!
实在是鞭长莫及!
和春现在能做的也只能祈祷:
“”杭州守军能守一天是一天,等待我大军到来“”
...........。
李秀成在广德休整了两天,在这两天里,李秀成不断的和手下们商量如何攻打杭州。
毕竟现在从广德到杭州,三百里的距离,带领大军贸然前去攻击,路途遥远,一路还要经历许多城镇,每个城镇都有清军把守,很难获胜!
再加上杭州又是浙江的省会,朝廷必然布下重兵防守。
所以李秀成想了大胆的偷袭计划!
怎么样偷袭呢?
正好当时李秀成在宁国和德远这两个城俘获了上万名清军绿营兵!
这些绿营兵有许多人加入了太平军的队伍。
李秀成于是命令投降的清军绿营兵脱下军服。
命令自己的太平军士兵穿上清军俘虏脱下来的军服,乔装成清军。
这些清军服饰全部是和春部下江宁将军的队伍士兵。
李秀成带领穿着清军服饰的太平军带了十多天的干粮,随后从广德出发,奔向杭州。
李秀成途中遇到几支前去杭州,和增援广德的清军队伍。
这些清军队伍人数都不多,几百人到上千人不等!
大家只是打了个简单的照面,没有多说话,随即各奔东西!
更没人怀疑这支清军队伍是太平军乔装打扮的!
所以李秀成顺利的绕过了清军的独松关防线。
独松关防线是防守杭州最后的一道防线,
太平军竟然借助清军的服饰,成功的来到了杭州城外!
...........
3月17号........
当时李秀成的太平军到达杭州城门口已是深夜。
为了诱骗城内的清军开门!
太平军前锋将领朝着杭州门守军大喊:
“”我们是江宁将军的队伍,奉命来到杭州,协助守城的,你们速速开门“”
...........。
可城内的清军可能是害怕太平军混入城,
也怀疑这批人深夜进城肯定是有目的,一般来说部队正常情况下不会选择深夜进城的。
于是城中的守军回应道:
“”必须拿出和春大人的手令,或者江宁将军的手令即可进城“”
哪怕是两江总督何桂清的手令也行“”
“”否则一律不准通过“”..........“”
...........。
太平军将领好说歹说,城内的人就是不让他们进去,双方就这样胶着着!
这时太平军队伍中有清军的降兵突然朝杭州城上高呼:
“”城上的小心........他们是长毛,是假扮的“”
这一喊声瞬间炸开了锅,城上的清兵做梦也没想到太平军如此进步神速,这么快就打到了杭州城下。
他们赶紧朝底下的太平军射击,意图打退太平军!
战斗随之打响.........。
当时杭州城内的守军加上团练,地主武装,绿营兵,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不足7000人。
杭州的守将叫做瑞昌,他得知太平军已经混到杭州城下,惊慌不已,赶忙亲自带着亲兵赶到杭州城城头,指挥作战!
.............。
太平军想要诱骗守城清军开门的计划被识破后,他们开始对杭州东门进行攻击!
...........
对于太平军来说,杭州城攻坚战正式打响
对于守城清军来说,杭州城保卫战正式开始!
...........
太平军从3月17号深夜开始攻城,可杭州城却出现了一件怪事儿。
杭州城的守军队伍太多,人员太杂,杭州将军瑞昌竟然指挥不动这些人马。
特别是一些绿营兵和地主武装,一听到太平军攻城,他们没有齐心协力守城不说,反而自乱的阵脚
而且许多人拒绝听从杭州将军瑞昌的调令,带兵优先逃跑!
搞得杭州城内一片混乱!
当时史料是这么记载的:
“”杭州城内当官的与乡绅(地主)有仇“”
“”当官的与当官的看不顺眼“”
“”地主与地主不对付“”
“”而平民百姓又与军队形同水火“”
“”而军队与军队之间相互又看不起“”
杭州将军瑞昌威望不够,他镇不住这些人
..........……。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
“”内斗“”是大清帝国朝廷内部在最危急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结果。
一向纪律散涣的绿营兵,见太平军犹如神兵一样降临,他们就像一群小鸟一样,惊吓不已。
当太平军用炸药在杭州城东门炸了个缺口,冲入城中之时。
这些绿营兵们瞬间就丧失了战斗的勇气,许多士兵脱下衣服混在逃亡的百姓当中,跟着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