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幕僚马玉堂!

.............。

手下人各有各的理,从哪方面看谁都是对的。

一时之间,这让陈玉成陷入为难当中..........。

.........

这个时候陈玉成的手下第一幕僚马玉堂,从无为州赶来拜见。

马玉堂是安徽人,不是广西人哦,但是他来头不小,是通过自己的真本事考取朝廷的举人。

在文化方面,可以说有高超的造诣。

可这样一个读书牛逼的人物,按道理来说,应该是被朝廷重用才对。

但是马玉堂这个人,却反其道而行,他不仅没有加入朝廷,反而却加入了太平天国运动,投靠在陈玉成的麾下。

为陈玉成在战场上屡屡献计谋,深得陈玉成信任。

............

陈玉成在前方打仗,占领的城池就需要文官来管理。

所以马玉堂就成了陈玉成占领区文官第一人。

他专门负责当地的经济,商业,税收,民生,等一切管理。

有时候还负责给前线的陈玉成搞银子,筹粮草的工作。

可以说马玉堂是陈玉成的得力干将,第一师爷。

陈玉成守太湖的时候,马玉堂当时在安徽无为州,管理当地战后秩序。

...........

这里说一下,清代不论是地名还是人物名字都取得非常好听,但是这个“”无为州却是难听的一批,估计是古代皇帝嫌那个地方没有作为吧。

这么难听的名字,也不知道是谁取的?,我也懒得去查。

..........

后来马玉堂得知英王陈玉成小池驿兵败,他感觉大事不好,他就立马来到了太湖。

他刚到达太湖,湘军大批军马已经打到太湖附近,于是他就马不停蹄的来到太湖陈玉成的府中,拜见陈玉成。

(太平军将领,只要打下一处城池,就会按照官职大小,在城中找一个相应的宅子作为府邸)

............。

陈玉成见到自己的智囊人物马玉堂前来,他十分高兴,立刻将他接入府中,单独设宴款待。

当然陈玉成主要是想听一下这位幕僚马玉堂的意见。

............。

酒席间,两人相互寒酸了一阵子............。

主要是马玉堂汇报一下自己在无为州做了哪些工作,而陈玉成则诉说自己现在我面临的困境。

酒过三巡陈玉成向马玉堂说道:

“”马先生........我的困境您也知道,如今我陷入两难“”

“”要么守住太湖,守住安庆,要么得罪天王陛下,被太平天国所不容“”

“”也有属下劝我,何不学石达开?听调不听宣?“”

“”我想听一下您的高言“”

...........。

马玉堂来找陈玉成,肯定也是为这事而来。

如今陈玉成主动问起,马玉堂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接说道:

“”劝您学习翼王听调不听宣的人,我觉得你可以斩杀他,这些人纯粹是将您推向深渊“”。

............

陈玉成听后,又补充道:

“”学石达开,我还真没想过...........。“”

不过陈玉成话风一转,又说道:

“”听说石达开现在混得,还没以前在天国的时候好“”

..........

说个实话,此时的陈玉成从内心上还并不是很认可翼王石达开,所以提到翼王石达开的时候,直接说“”石达开“”的大名。

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有一种不尊重。

马玉堂听后微微的叹了一口气,沉默了许久说道

“”唉...........翼王乃当今天下英雄,可惜了...........“”

石达开出走不过两年,还看不出个子丑寅卯,可陈玉成这个幕僚马玉堂,仿佛知道石达开会在几年后兵败被俘命运一样。

马玉堂接着说道:

“”英王........咱们既然说到了石达开,那我就按石达开的事例来说一下当前的形势“”

石达开为什么混的不好?我分析了一下,有三点重要原因:

一是他没有自己的地盘,二是得不到太平天国洪秀全的支持,第三,脱离了咱们拜上帝教。

缺少了这些条件来支撑,石达开肯定是越混越差,说个不好听的他日后会落个悲

惨的下场。“”

接着马玉堂用手指放到酒杯上,蘸了一点酒,随后在桌子上画了几个圆圈。

这几个圆圈估计是代表着天京城,安庆城,以及太湖城。

画完圈马玉堂接着说道:

“”天王陛下的性格您又不是不知道,他生性多疑,有仇必报“”

“”而以忠王李秀成的兵力,估计是无法拿掉江南大营的,您非去不可“”

“”只有保住了天京城,太平天国则安矣“”

太平天国安矣,你们才能放心在外为太平天国开疆扩土“”

“”至于太湖,安庆,你带兵离开,留下些精锐兵马防守,太湖也未必守不住“”。

“”退一万步来说,若守不住,但是你们只要保住了天京城,日后天王洪秀全还是会支持你重新夺回太湖,安庆的。“”

“”总之一句话,您不能像翼王一样犯了天王的威严,不然就没好果子吃“”

...........

果然读书人说的话都是一套一套的,让人感觉十分有道理,陈玉成听后连连点头,毕竟马玉堂曾经为自己提出无数巧计,深受大家尊敬。

如今马玉堂说的一番话,陈玉成如湖灌顶

他听后,思考的片,才回答道:

“”那我就听先生您的话,带兵先去天京城,先拔掉清妖江南大营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