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乌鸦嘴在乱世发家日常东边小耳朵
40.第 40 章
崔成德嫌恶的让下人把崔七娘喝过的茶碗砸了埋土里, 又开了窗户通风,脸上的神情才算好了些。
他厌恶的用浸泡花瓣的水净了三遍水,然后用干净的布帛擦干手。
然后才翻看起自己为妹妹准备的东西, 可他总觉得还不够。
思来想去,崔成德叫来身边的婢女,慢悠悠的问, “你可知十四岁的女娘会喜欢何物”
莫名被叫进来的婢女一愣,绞尽脑汁也只说出,“胭脂水粉,钗环首饰,大抵如此。”
崔成德却觉得不满意,“没有别的了吗”
婢女的目光落在崔成德俊朗无双的面容上, 不知怎得红了脸, 没忍住道“其实,若是待字闺中的女娘,兴许还会期盼能有位心意相通的夫婿。”
崔成德了然,可算是多了头绪。
他记得神佑从前对郑衡之这个自幼定亲的未婚夫还是极为喜欢的。
不知崔成德想到了什么,他挥手让婢女退下去, 自己则一边思索还要为崔神佑准备什么,一边盘算如何才能和她面对面的见一次。
然而,因为太子的变故,齐国公府的人近来都像是受了惊的兔子, 怎么也不肯从府里出来,任谁想去寻,统统都是推托不见,只说齐国公需要静养。
事情虽是从齐国公府闹起来的,但实际上后来已不是他们所操纵的了。
太子伤人在先, 忤逆生母在后,还被捅出不止一次暗中派人刺杀朝中重臣,朝野哗然,连民间门百姓听了太子两个字都要摇头,其地位之不稳,可见一斑。
尽管皇帝有心,可面对如此情形,也不得不重罚太子,将其禁足在太子府内,停了他的一切供奉,歌姬乐师统统被赶出府,还命人每日宣读圣贤言行,令太子跪听。
到了此种地步,和圈禁也无异了。
百官间门,皆在传闻,皇后命悬一线,只等皇后一薨,太子之位就该被废除了。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人心不稳,但不妨碍皇帝照常上朝。
在所有人都以为马上要废太子时,皇帝却突然在朝堂宣布要北伐胡人,夺回中原失地。对权谋家们而言,太子废立牵扯几十年后的荣华富贵,是大事可对百姓,尤其是被迫逃难到建康的百姓而言,洛阳、北地,才是他们的故土,是他们心心念念梦中也要流泪呼唤的地方。
北伐才是真正要紧的大事。
世家和朝臣的装聋作哑也压制不住百姓的雀跃欢呼。
自皇帝当众下诏后,闻讯的百姓们即便日子过得仅够果腹,也纷纷带着钱财米粮到城门,说要给大军做军粮。
朝廷很快在城门口设立专门送粮捐财的地方,还有小吏执册记载。
自那以后,城门口日日排成长龙,前去的百姓络绎不绝。
食尚且不足果腹的百姓前去送粮已不少见,甚至连满身脏污、瘦骨嶙峋在城中乞食的丐儿,也拿着乞讨来的钱币,换了小到巴掌大的一袋粮食,排队送粮。
左右问及,丐儿答“吾父母妻子,皆丧于胡人之手,幼妹不羡羊幼子和骨烂,尸骸无存,独留余一人在世,残躯病骨,死不足惜。余不求能回故土,只求大军杀尽胡人,以儆亡者。”
闻者尽皆伤心流泪。
短短数日,城门口用石板铺作的道上,便被百姓拖拽来的粮袋留下又深又长的划痕。
原以为军粮筹集困难,没料到竟是最快凑齐的。
军粮备齐,弓弩皆有,民心所向,大军自该出行。
然而在定北王府里,身为主帅的定北王却和世子闹得很不愉快。
“阿耶怎可动镇守幽州的三万兵马倘若柔然进犯,幽州城坚墙固不足忧,可您辖下其余三州郡呢”魏成淮得知定北王还要从幽州调派两万兵马后,眉宇便没有一刻平坦。
定北王正当壮年,薄有胡络,一双虎目炯炯有神,身高八尺,极为高壮,下盘稳固,不需说话,便自带沙场戾气,十分能震慑人。
他并不拿魏成淮的话当一回事,反而志得意满的反复观摩沙盘,只随意道“柔然内乱,为了争夺王位,正闹得不可开交,何必忧虑。
倒是这回出兵北伐,势必要成。
我们当初救驾带了两万兵马,算上建康其他州郡派出的兵马,足有十万,看似能胜,但这回要打的羯族与鲜卑交好,若是他们联手,恐怕力有不逮,我命幽州的两万兵马攻打羯族后方,到时他腹背受敌,颓势一显,其他胡人氏族只怕要迫不及待一同吞下羯族地盘。”
魏成淮还要再劝,定北王屏退左右,话锋一转,“自然,我这一回并非没有私心。圣人已允诺我,若是幽州出全力攻下羯族、鲜卑,夺回洛阳,那么除了我定北王府辖下的四州郡,他还会再赐下相邻四州,再封我为一字并肩王。”
魏成淮不可置信,他震惊的看着定北王,“阿耶竟是信了圣人所言不成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可没有好下场,何况是一字并肩王
阿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定北王不在意的摆摆手,“诶,你当为父不清楚吗。可谁说我就一定要听圣人的,他卞家的天下可也是抢来的。等我真打下洛阳,迎不迎他回去,还不是在我一念之间门。
淮儿,天下乱象已显,逐鹿天下者众,有能者问鼎。阿耶过去归降,是想着为你和魏家子子孙孙留下王爵可传承,但王爵怎及得上皇位呢。我儿,阿耶必定要为你挣下江山。”
定北王踌躇满志,眼里闪烁的全是野心。
魏成淮看着眼前的阿耶,脸上却没有半分雀跃,他以一种极为冷静的目光打量着定北王,隐带失望质疑,无比理智的问,“这便是您当日放任胡人攻陷洛阳的缘故吗我原以为,您当真只是犹豫。”
“呵。”他自嘲一笑,继续问道,“倘若打不下胡人呢倘若柔然果真进犯呢阿耶,您清醒些吧。您贪图建康的粮草,妄图凭借建康助力打下江山,但您当圣人是傻的吗”
面对魏成淮的职责,定北王面上挂不住,已有恼羞成怒的趋势,“住嘴”
魏成淮对上积威深重的定北王,丝毫不惧的继续道“您一意孤行,可若是北伐兵败,幽州有失,您对得起多年仰赖,视您为天的幽州百姓,对得起天下汉人吗”
“你住嘴”定北王被戳中心事,已是彻底被激怒。
魏成淮还在继续,“就为了您逐鹿中原的一己野心”
“竖子无知若能得到天下,死些人又如何,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王朝更迭哪有不流血的。妇人之仁
给我滚下去”
魏成淮还要劝,却被暴怒的定北王命人将他带出去。
他所言,定北王尽是充耳不闻。
其实定北王又怎会不知背后凶险,可没有人能抵抗权力诱惑,他蛰伏太久,被捧得太高,早已回不了头。
无论魏成淮如何反对,做一军主帅、统领幽州军的人是定北王,他说什么都是无济于事。
未及弱冠的少年,纵然勇猛、清醒、心怀天下,可他不过一己之身,能改变的
太少。
大军还是如约动身,那一日,魏字旌旗在前,将领们骑着高头大马,甲胄加身,深黑肃穆,诉说着即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而在将领们身后,还有数之不尽的兵丁,他们许多都是从北地迁往建康的男儿,侥幸得活,在朝廷颁布诏令后义不容辞投身军伍。
不少儿郎都面容青涩,兴奋的笑着挥手和家人告别。
他们此刻只知晓自己要去驱逐胡人,要收复失地,觉得此刻荣誉加身,万般骄傲,却不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怎样残酷的一切。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沙场征战的离愁,他们还体会不到。
此刻的建康,不仅是送别众多好儿郎时的离愁、对收复失地的希冀盼望,更是无数对英雄的恋慕欢呼。以往平凡的普通男子,在披坚执锐后,都增添了一抹勇毅,而建康的女郎们将腰间门的荷包香囊尽数朝他们身上扔去,既是思慕,亦是钦佩。
年轻男女们哪知道分别的苦楚,战场的残忍,他们都有一颗热烈跳动的心,涌动着、雀跃着,不安的期待着。
好好的送大军出行,却比三月三上巳节男女踏春出游时还要春心萌动。
女郎们的脸莹白如玉,是建康水乡的安逸富贵才能养出的温柔似水,儿郎们满面笑容,不少人偷偷将香囊塞进衣袖。
除了香囊,还有掷瓜果抛花的。
怎叫一个热闹可言。
而除了年轻男女,更有年迈老弱之人,他们也破天荒的丢失了沉稳,目光殷切。
不止从哪开始,上了年纪故土北地的老人们,竟微微颤颤跪了下来。
他们大多发已衰白,折腾不了几年,若是再不回故乡,怕是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凄凄哀哉,痛哭流涕,有人跪着仰头看向魏成淮他们,仿佛在看唯一的天光,“天公有眼,诸君勇猛,请凯旋
夺回洛阳,还我河山”
“夺回洛阳,还我河山”
越来越多人跪下,高呼这一句话。
有年迈到行止颤抖的老人,泪流满面的说着,有尚且站不稳路的小小孩提,睁着稚嫩明亮、黑白分明的双眼,牙牙学语着
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尽皆期盼。
建康虽好,不及故乡。
洛阳,那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是死后魂魄漂泊也要归去的故土。
在这样混乱、人潮涌动的时刻,崔舒若站在不起眼的地方,默默看着这一切。
她在心里默念,会的,你们会回去的,一定会
而当她抬眸时,风吹幂篱,恰恰好露出白皙面容,她看见了魏成淮。兴许是缘分,仅仅是那么巧的一刻,魏成淮也注意到了她。
他眉宇间门尚存忧虑,但在见到崔舒若的那一刻,眼光明亮,整个人似乎都活泛起来。
崔舒若缓缓掀开幂篱,露出完整面容,明眸皓齿、仙姿佚貌,卓然立于一众百姓间门,显眼的紧。她虽与崔成德长得并不相似,但确确实实像他的妹妹,盖因两人都是容貌卓绝,生得耀眼夺目。
这下不仅是魏成淮瞧见了她,不少年轻的将领都不由得将目光投向这位容光照人的女娘,期盼她能与自己对上眼,或是能抢到她的香囊。
崔舒若想起满建康的女娘们扔香囊的行径,她不负众望地也取下腰间门系着的香囊。
尽管表面没说什么,可魏成淮附近暗潮涌动,儿郎们都牟足劲,想要一会儿抢到香囊。
崔舒若却笑盈盈的望着魏成淮,随手一抛,眼见要偏了,可独独是他眼疾手快抢了去。差点被砸中的一个小将军险险要气歪鼻子,但鉴于抢到的人是魏成淮,论身份他比不过,论武力
他也比不过。
只好偃旗息鼓。
魏成淮举起香囊,对崔舒若灿然一笑,面如冠玉的皎皎少年郎总算有了以他的年纪该有的活泛生机。
嗯还有不大明显的小气。
崔舒若忍俊不禁,但在笑过后,是深深的担忧。
她含笑望着魏成淮,做着口型。
魏成淮能读懂唇语,所以他是场上唯一能明白的人。
她在说,“愿君凯旋,盼君平安”
他回道“好”
而后,将香囊妥帖地放到胸前衣襟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他厌恶的用浸泡花瓣的水净了三遍水,然后用干净的布帛擦干手。
然后才翻看起自己为妹妹准备的东西, 可他总觉得还不够。
思来想去,崔成德叫来身边的婢女,慢悠悠的问, “你可知十四岁的女娘会喜欢何物”
莫名被叫进来的婢女一愣,绞尽脑汁也只说出,“胭脂水粉,钗环首饰,大抵如此。”
崔成德却觉得不满意,“没有别的了吗”
婢女的目光落在崔成德俊朗无双的面容上, 不知怎得红了脸, 没忍住道“其实,若是待字闺中的女娘,兴许还会期盼能有位心意相通的夫婿。”
崔成德了然,可算是多了头绪。
他记得神佑从前对郑衡之这个自幼定亲的未婚夫还是极为喜欢的。
不知崔成德想到了什么,他挥手让婢女退下去, 自己则一边思索还要为崔神佑准备什么,一边盘算如何才能和她面对面的见一次。
然而,因为太子的变故,齐国公府的人近来都像是受了惊的兔子, 怎么也不肯从府里出来,任谁想去寻,统统都是推托不见,只说齐国公需要静养。
事情虽是从齐国公府闹起来的,但实际上后来已不是他们所操纵的了。
太子伤人在先, 忤逆生母在后,还被捅出不止一次暗中派人刺杀朝中重臣,朝野哗然,连民间门百姓听了太子两个字都要摇头,其地位之不稳,可见一斑。
尽管皇帝有心,可面对如此情形,也不得不重罚太子,将其禁足在太子府内,停了他的一切供奉,歌姬乐师统统被赶出府,还命人每日宣读圣贤言行,令太子跪听。
到了此种地步,和圈禁也无异了。
百官间门,皆在传闻,皇后命悬一线,只等皇后一薨,太子之位就该被废除了。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人心不稳,但不妨碍皇帝照常上朝。
在所有人都以为马上要废太子时,皇帝却突然在朝堂宣布要北伐胡人,夺回中原失地。对权谋家们而言,太子废立牵扯几十年后的荣华富贵,是大事可对百姓,尤其是被迫逃难到建康的百姓而言,洛阳、北地,才是他们的故土,是他们心心念念梦中也要流泪呼唤的地方。
北伐才是真正要紧的大事。
世家和朝臣的装聋作哑也压制不住百姓的雀跃欢呼。
自皇帝当众下诏后,闻讯的百姓们即便日子过得仅够果腹,也纷纷带着钱财米粮到城门,说要给大军做军粮。
朝廷很快在城门口设立专门送粮捐财的地方,还有小吏执册记载。
自那以后,城门口日日排成长龙,前去的百姓络绎不绝。
食尚且不足果腹的百姓前去送粮已不少见,甚至连满身脏污、瘦骨嶙峋在城中乞食的丐儿,也拿着乞讨来的钱币,换了小到巴掌大的一袋粮食,排队送粮。
左右问及,丐儿答“吾父母妻子,皆丧于胡人之手,幼妹不羡羊幼子和骨烂,尸骸无存,独留余一人在世,残躯病骨,死不足惜。余不求能回故土,只求大军杀尽胡人,以儆亡者。”
闻者尽皆伤心流泪。
短短数日,城门口用石板铺作的道上,便被百姓拖拽来的粮袋留下又深又长的划痕。
原以为军粮筹集困难,没料到竟是最快凑齐的。
军粮备齐,弓弩皆有,民心所向,大军自该出行。
然而在定北王府里,身为主帅的定北王却和世子闹得很不愉快。
“阿耶怎可动镇守幽州的三万兵马倘若柔然进犯,幽州城坚墙固不足忧,可您辖下其余三州郡呢”魏成淮得知定北王还要从幽州调派两万兵马后,眉宇便没有一刻平坦。
定北王正当壮年,薄有胡络,一双虎目炯炯有神,身高八尺,极为高壮,下盘稳固,不需说话,便自带沙场戾气,十分能震慑人。
他并不拿魏成淮的话当一回事,反而志得意满的反复观摩沙盘,只随意道“柔然内乱,为了争夺王位,正闹得不可开交,何必忧虑。
倒是这回出兵北伐,势必要成。
我们当初救驾带了两万兵马,算上建康其他州郡派出的兵马,足有十万,看似能胜,但这回要打的羯族与鲜卑交好,若是他们联手,恐怕力有不逮,我命幽州的两万兵马攻打羯族后方,到时他腹背受敌,颓势一显,其他胡人氏族只怕要迫不及待一同吞下羯族地盘。”
魏成淮还要再劝,定北王屏退左右,话锋一转,“自然,我这一回并非没有私心。圣人已允诺我,若是幽州出全力攻下羯族、鲜卑,夺回洛阳,那么除了我定北王府辖下的四州郡,他还会再赐下相邻四州,再封我为一字并肩王。”
魏成淮不可置信,他震惊的看着定北王,“阿耶竟是信了圣人所言不成自古以来,功高震主可没有好下场,何况是一字并肩王
阿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定北王不在意的摆摆手,“诶,你当为父不清楚吗。可谁说我就一定要听圣人的,他卞家的天下可也是抢来的。等我真打下洛阳,迎不迎他回去,还不是在我一念之间门。
淮儿,天下乱象已显,逐鹿天下者众,有能者问鼎。阿耶过去归降,是想着为你和魏家子子孙孙留下王爵可传承,但王爵怎及得上皇位呢。我儿,阿耶必定要为你挣下江山。”
定北王踌躇满志,眼里闪烁的全是野心。
魏成淮看着眼前的阿耶,脸上却没有半分雀跃,他以一种极为冷静的目光打量着定北王,隐带失望质疑,无比理智的问,“这便是您当日放任胡人攻陷洛阳的缘故吗我原以为,您当真只是犹豫。”
“呵。”他自嘲一笑,继续问道,“倘若打不下胡人呢倘若柔然果真进犯呢阿耶,您清醒些吧。您贪图建康的粮草,妄图凭借建康助力打下江山,但您当圣人是傻的吗”
面对魏成淮的职责,定北王面上挂不住,已有恼羞成怒的趋势,“住嘴”
魏成淮对上积威深重的定北王,丝毫不惧的继续道“您一意孤行,可若是北伐兵败,幽州有失,您对得起多年仰赖,视您为天的幽州百姓,对得起天下汉人吗”
“你住嘴”定北王被戳中心事,已是彻底被激怒。
魏成淮还在继续,“就为了您逐鹿中原的一己野心”
“竖子无知若能得到天下,死些人又如何,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以来,王朝更迭哪有不流血的。妇人之仁
给我滚下去”
魏成淮还要劝,却被暴怒的定北王命人将他带出去。
他所言,定北王尽是充耳不闻。
其实定北王又怎会不知背后凶险,可没有人能抵抗权力诱惑,他蛰伏太久,被捧得太高,早已回不了头。
无论魏成淮如何反对,做一军主帅、统领幽州军的人是定北王,他说什么都是无济于事。
未及弱冠的少年,纵然勇猛、清醒、心怀天下,可他不过一己之身,能改变的
太少。
大军还是如约动身,那一日,魏字旌旗在前,将领们骑着高头大马,甲胄加身,深黑肃穆,诉说着即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
而在将领们身后,还有数之不尽的兵丁,他们许多都是从北地迁往建康的男儿,侥幸得活,在朝廷颁布诏令后义不容辞投身军伍。
不少儿郎都面容青涩,兴奋的笑着挥手和家人告别。
他们此刻只知晓自己要去驱逐胡人,要收复失地,觉得此刻荣誉加身,万般骄傲,却不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怎样残酷的一切。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沙场征战的离愁,他们还体会不到。
此刻的建康,不仅是送别众多好儿郎时的离愁、对收复失地的希冀盼望,更是无数对英雄的恋慕欢呼。以往平凡的普通男子,在披坚执锐后,都增添了一抹勇毅,而建康的女郎们将腰间门的荷包香囊尽数朝他们身上扔去,既是思慕,亦是钦佩。
年轻男女们哪知道分别的苦楚,战场的残忍,他们都有一颗热烈跳动的心,涌动着、雀跃着,不安的期待着。
好好的送大军出行,却比三月三上巳节男女踏春出游时还要春心萌动。
女郎们的脸莹白如玉,是建康水乡的安逸富贵才能养出的温柔似水,儿郎们满面笑容,不少人偷偷将香囊塞进衣袖。
除了香囊,还有掷瓜果抛花的。
怎叫一个热闹可言。
而除了年轻男女,更有年迈老弱之人,他们也破天荒的丢失了沉稳,目光殷切。
不止从哪开始,上了年纪故土北地的老人们,竟微微颤颤跪了下来。
他们大多发已衰白,折腾不了几年,若是再不回故乡,怕是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凄凄哀哉,痛哭流涕,有人跪着仰头看向魏成淮他们,仿佛在看唯一的天光,“天公有眼,诸君勇猛,请凯旋
夺回洛阳,还我河山”
“夺回洛阳,还我河山”
越来越多人跪下,高呼这一句话。
有年迈到行止颤抖的老人,泪流满面的说着,有尚且站不稳路的小小孩提,睁着稚嫩明亮、黑白分明的双眼,牙牙学语着
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贱,尽皆期盼。
建康虽好,不及故乡。
洛阳,那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是死后魂魄漂泊也要归去的故土。
在这样混乱、人潮涌动的时刻,崔舒若站在不起眼的地方,默默看着这一切。
她在心里默念,会的,你们会回去的,一定会
而当她抬眸时,风吹幂篱,恰恰好露出白皙面容,她看见了魏成淮。兴许是缘分,仅仅是那么巧的一刻,魏成淮也注意到了她。
他眉宇间门尚存忧虑,但在见到崔舒若的那一刻,眼光明亮,整个人似乎都活泛起来。
崔舒若缓缓掀开幂篱,露出完整面容,明眸皓齿、仙姿佚貌,卓然立于一众百姓间门,显眼的紧。她虽与崔成德长得并不相似,但确确实实像他的妹妹,盖因两人都是容貌卓绝,生得耀眼夺目。
这下不仅是魏成淮瞧见了她,不少年轻的将领都不由得将目光投向这位容光照人的女娘,期盼她能与自己对上眼,或是能抢到她的香囊。
崔舒若想起满建康的女娘们扔香囊的行径,她不负众望地也取下腰间门系着的香囊。
尽管表面没说什么,可魏成淮附近暗潮涌动,儿郎们都牟足劲,想要一会儿抢到香囊。
崔舒若却笑盈盈的望着魏成淮,随手一抛,眼见要偏了,可独独是他眼疾手快抢了去。差点被砸中的一个小将军险险要气歪鼻子,但鉴于抢到的人是魏成淮,论身份他比不过,论武力
他也比不过。
只好偃旗息鼓。
魏成淮举起香囊,对崔舒若灿然一笑,面如冠玉的皎皎少年郎总算有了以他的年纪该有的活泛生机。
嗯还有不大明显的小气。
崔舒若忍俊不禁,但在笑过后,是深深的担忧。
她含笑望着魏成淮,做着口型。
魏成淮能读懂唇语,所以他是场上唯一能明白的人。
她在说,“愿君凯旋,盼君平安”
他回道“好”
而后,将香囊妥帖地放到胸前衣襟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