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1章 副帅不合
这个决定考虑周全,辛弃疾挑不出任何毛病,当即答应下来。 卡维塔随即对二公主说道:“那骑兵部队,尤其是重甲骑兵和象兵,该怎么分配?
我担任先锋,需要强大的冲击力,至少要给我一半的骑兵和象兵吧?”
没等二公主说话,辛弃疾立刻抢先说道:“不行!骑兵,尤其是重甲骑兵和象兵,是我们的‘拳头’力量,目前这种情况下绝不能放到前锋。
否则一旦被敌军重兵包围,就算我们的骑兵再强大、象兵再厉害,也会被活活困死。
一旦失去骑兵和象兵,我们的战斗力将会锐减;而敌军缴获我们的战马和战象后,实力会大幅增强,到那时就更难克敌制胜了。”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要把骑兵和象兵放在最后当摆设吗?等我们的人全死光了,再让他们投入战斗?” 卡维塔语气激动地反驳道。
辛弃疾没有跟她争执,而是耐心解释道:“重甲骑兵和象兵必须部署在中军,在主力部队的掩护下才能发挥最大作用。不过轻骑兵可以一分为三,分别配属给前锋和两翼部队。
我们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摸清敌情、牵制敌人打运动战,轻骑兵机动性强,更适合这类任务;至于重甲骑兵和象兵,还是留在中军稳妥。”
卡维塔心中怒火中烧,她觉得辛弃疾这番安排是为了拍主帅的马屁 —— 把最精锐的力量留给主帅保命,却置前锋部队的生死于不顾。
于是她不由皱起眉头,对辛弃疾冷声道:“你这样的安排恐怕是别有目的吧?罢了,我不想揭穿你,还是让主帅来定夺吧。” 公主眼看两人即将吵起来,赶紧打圆场:“这样吧,我分一千象兵、两百重甲骑兵给卡维塔;
同样给辛弃疾一百象兵、两百重甲骑兵,再按照你们的要求配发轻骑兵,剩下的精锐全部留在中军。这样安排,你们觉得可好?”
这个分配数量虽然没能满足卡维塔的预期,但也不算太差,她当下点头说道:“行,我听从主帅安排。”
辛弃疾虽然下意识觉得这样分兵仍有风险,但既然主帅已经拍板,他也只能接受。
更何况主帅给了卡维塔一千象兵和两百重甲骑兵,对卡维塔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尝试 —— 手握这样的 “战场大杀器”,她早已在心中盘算好了该如何利用。
卡维塔领到重甲骑兵和象兵后,立刻率领两万前锋部队出发,朝着朱罗王朝的京城坦贾武尔挺进,同时派出多支探马四处探查敌情。
可一路上不仅没有遇到敌军,连敌军的踪迹都没发现。看来敌军是全部留在京城外围,准备全力攻打城池,这对卡维塔来说,其实是件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她可以快速挺进到京城下,给城里的宋军注入强大的精神支持,随后击退围城敌军,将婕妤娘娘、皇子以及十万海军陆战队接应出来。
她觉得自已只需要杀开一条血路就够了,凭借两万兵力,再加上重甲骑兵和象兵的加持,这场仗打起来应该得心应手,至少不会吃亏。
于是她把象兵和重甲骑兵部署在最前方,作为开路先锋 —— 她坚信,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挡住重甲骑兵与象兵的冲锋突围。
两天后,卡维塔的部队已经推进到距离坦贾武尔只有五十里的地方。
可此前一直保持冲锋姿态的重甲骑兵和象兵,此刻已经显露疲态。
按理说,这类重装部队本该在关键时刻 —— 比如需要冲破敌军坚固阵型时,才被派出来打攻坚战。可现在,象兵和重甲骑兵的体力有一多半都耗费在了长途跋涉中。
他们全程保持全副武装的行进状态,这对人马来说都是极大的消耗。战马和战象虽是牲畜,但经过疲劳的长途跋涉后,体力损耗与人类并无二致。
就在这时,四周突然响起密集的号角声。熟悉敌军进攻方式的卡维塔心中一震:敌军终于出现了?可探马明明没有传回任何敌军来袭的消息。
她不知道的是,此前二公主军队能打赢几场大战,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宋特战队的情报支持 —— 论情报收集能力,大宋特战队堪称天下第一。
但这一次,大宋的军事参谋已经全部撤走,负责收集情报的特战队也一同撤离。
如今负责探查敌情的,是二公主自已招募的士兵。这支队伍里绝大多数是新兵,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女兵,他们的情报收集与刺探能力,远不及大宋特战队。
因此,他们不仅没能找到敌军的埋伏地点,甚至连伏兵的踪迹都没发现。
尤其是失去大宋特战队的支援后,他们派出的探马数量比之前少了很多,情报覆盖范围自然大幅缩小,就更难察觉敌军的伏兵了。
所以直到敌军伏兵从四面八方涌现时,卡维塔都还没收到任何关于 “四周有埋伏” 的探报。
大量敌军朝着他们包围过来,卡维塔倒也算得上临危不乱。她迅速判断局势后,立刻指挥部队向附近一座小山丘转移,打算利用山丘的地形优势进行防守。
很显然,敌军数量庞大,估计超过十万人,是他们的五倍。即便拥有少量重甲骑兵和战象,她也很难击退敌人,必须依托有地形优势的山丘坚守,要么等待援兵,要么寻找破敌良机。
卡维塔率军退到山丘上后,将战象和重甲骑兵部署在最外围,形成一道 “铜墙铁壁”。她坚信,有战象和重甲骑兵防守,敌军绝不可能突破重围,进攻她的主力部队。
负责包围卡维塔的,是帕拉王朝的太子弗鲁伊。
弗鲁伊是个极为谨慎的指挥官,尽管他率领十万大军,已经将卡维塔的两万人马团团围住,却并不急于一口吃掉对方。
但卡维塔的部队退到小山上后,让他面临一个抉择:是强攻,还是围困?
此前联军召开的军事会议早已明确战略 —— 围点打援,先包围京城,再消灭前来增援的宋军。
宋军新组建的女子集团军在海面登陆的消息,并未做任何保密,很快就传遍了印度半岛,三个王朝的联军自然也知晓了这一情况。
于是他们针对性地制定了部署:针对宋军前锋部队,由帕拉王朝太子弗鲁伊率领十万人马前去迎击,务必打赢第一仗,全歼敌军,以此振奋士气、树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