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5章 运动袭扰战

二公主说道:“之前你提出的依托海边基地打运动战和袭扰战的策略,正好适合眼下的情况。咱们不与敌军正面硬拼,而是用骑兵袭击他们的粮草运输队,再派小股部队进行袭扰,你觉得如何?”

“公主殿下所言极是。” 辛弃疾笑着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骑兵灵活,适合突袭;步兵则可以在营地附近设防,防止敌军偷袭;剩下的兵力分散在周边地区进行袭扰,吸引敌军的注意力。这样就能减轻坦贾武尔城的压力。”

作战方案很快确定下来。辛弃疾率领三万女骑兵,主要负责袭击敌军的粮草运输队;二公主率领两万步兵,在海边营地附近构建防御工事,防止敌军偷袭;其余将领则各自率领一支小部队,在周边的城镇和山林里进行袭扰,时不时对敌军的据点发起进攻,然后迅速撤离。

计划实施的第一天,辛弃疾就带着骑兵出发了。他们趁着夜色,悄悄绕到敌军的粮草运输队必经之路旁的山林里埋伏起来。等到半夜,一支由数十辆马车组成的粮草运输队缓缓驶来,护送的士兵大多昏昏欲睡,警惕性极低。

“动手!” 辛弃疾一声令下,女骑兵们如同猛虎下山般冲了出去。她们手持长刀,快马加鞭,瞬间就冲到了运输队面前。护送的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砍倒在地。

紧接着,骑兵们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把,扔向马车上的粮草袋。“噼里啪啦” 的燃烧声响起,粮草袋很快被火焰吞噬,浓烟滚滚,照亮了夜空。

等到远处的敌军听到动静赶来支援时,辛弃疾早已带着骑兵撤离,只留下一片燃烧的废墟和满地的尸体。

这样的突袭接连上演了好几次。有时候是烧毁敌军的粮草运输队,有时候是偷袭敌军的小据点,每次都能给敌军造成不小的损失,然后迅速撤离,不给敌军围歼的机会。

敌军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派出大量兵力,想要围歼辛弃疾的骑兵部队。可辛弃疾早有准备,每次察觉到敌军的动向,就立刻率领骑兵朝着海边撤退。

等到敌军追到近海时,看到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大宋舰船,顿时不敢再往前一步 —— 那些舰船上搭载的正规军,战斗力远非他们能比,若是贸然进攻,只会得不偿失。

更让敌军头疼的是,每当他们靠近海边营地,大宋的登陆舰就会立刻驶到海滩边,上万海军陆战队士兵迅速登陆,摆出一副要展开反击的架势。敌军见状,只能连连后撤,生怕被两面夹击。

经过半个月的激战,战果逐渐显现:辛弃疾和二公主率领的部队共歼灭敌军约两万人,烧毁敌军粮草无数;虽然已方也损失了一万多人,但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战绩,已经远超预期。

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吸引了三四十万敌军前来包抄。这些敌军原本是要去围攻坦贾武尔城的,如今却被牵制在海边附近,疲于应对一次次的袭扰,根本无暇他顾。

坦贾武尔城的压力大大减轻 —— 原本用于攻城的七十多万敌军,如今只剩下三十多万,攻城的力度大幅减弱,闪电率领的守城军队终于得以喘息。

在这个过程中,辛弃疾和二公主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二公主原本还担心自已没有指挥大规模战役的经验,会拖后腿,可在辛弃疾的指导下,她渐渐熟悉了战场的节奏,不仅能熟练地指挥步兵防守营地,还能根据敌军的动向,及时调整防御策略,甚至偶尔还能率领小股部队进行袭扰,取得不错的战果。

四万女兵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一线战斗,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当有士兵受伤从战场上撤下来,女兵们就会立刻围上去,熟练地为他们清洗伤口、敷上草药、包扎绷带;

后勤保障方面,她们更是做得井井有条,埋锅做饭、搬运粮草、修补铠甲、制造箭矢,每一项工作都完成得又快又好,确保前线的物资供应不会中断。到了夜晚,她们还会登上营地的围墙,手持弓箭担任警戒,让敌军不敢趁着夜色来摸营。

不过,随着战斗的持续,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战马在一次次的奔袭中不断倒下,有的累死在战场上,有的被敌军的箭射中,不得不放弃;战象的数量也越来越少,每次冲锋都要承受巨大的伤亡;军费和粮食的消耗也越来越大,虽然皇帝总会及时补充,但运输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敌军的袭击,造成一定的损失。

好在朝廷派来的军需官都十分负责。之前的几任军需官,每次运来物资,都会亲自到军营里与二公主、辛弃疾核对数量,询问是否有其他需要,还会带来皇帝的慰问。士兵们听到皇帝的关心,士气也变得更加高涨。

……

这一天。

辛弃疾刚率领骑兵从战场上撤回来,就看到军营门口站着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新任的军需官。

这军需官实际上是宫里的太监,姓钟,名叫钟永亮,被派来送军需和补充兵源,从七品。穿着一身青色官袍,见到二公主和辛弃疾过来,他并不下马,而是骑在马上居高临下看着两人。

兵营的军需官马上作了介绍。然后低声对二公主说道:“钟大人说,他是皇宫里来的人,代表皇上,要骑马进入兵营,这不符合规矩,他就说我们看不起他,就是看不起皇帝,那就不进兵营了,要带着东西回去。”

兵营里有明确的规矩:除了紧急传令的骑兵,任何人进入营地都必须下马步行,一来是为了避免马蹄惊扰正在训练或休整的士兵,二来兵营人来人往,策马容易意外撞伤将士。

之前来的几任军需官,到了营门口都会主动翻身下马,客气地跟着引路士兵步行进去,从未有过这般逾矩的要求。

这军需官尽管是太监,但不是传旨来的,只是军需官,之前担任军需官的也大多是太监,都没他摆谱。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不适,脸上依旧堆着温和的笑容:“公公,军营之中马匹往来多有不便,不如让随从牵着马,咱们步行进去?营中刚收兵,不少士兵还在整理装备,骑马怕是会惊扰到他们。”

“惊扰?” 钟永亮嗤笑一声,语气里满是不屑。他抬起马鞭,随意甩动,差点挥到二公主的脸上,“本官是奉陛下之命来送物资的,耽误了正事,你担待得起吗?” 他斜睨着二公主,眼神里带着一丝轻蔑,“再说了,不过是些当兵的,惊着了又如何?难道他们还敢对本官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