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7章 换防大宋海军没来
到了塔顶,辛弃疾放眼望去,视野里果然除了大海和天空,啥都没有。以前整个海面全都是大宋舰艇,如今都不见了。
他一把抓过瞭望镜,调整焦距,朝着海平面望去 —— 镜片里的海面同样空荡荡的,湛蓝的海水与天际线连在一起,别说军舰,连一只渔船都没有。
之前朱雀集团军驻扎时,海面上帆影重重、炊烟袅袅的景象,此刻荡然无存,只剩下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显得格外空旷。
“怎么会这样……?” 辛弃疾放下瞭望镜,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攥紧塔顶的木栏杆,指腹被粗糙的木头磨得发疼。
他心里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 海军换防绝无如此大的空窗,这里面一定出了问题。
他立刻下了瞭望塔,快步走向中军大帐,路上遇到几个巡逻的士兵,都能看出他脸色凝重,纷纷低下头,不敢多问。
二公主正在帐内查看粮草账目,见到辛弃疾急匆匆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账本,起身问道:“辛将军,出什么事了?看你脸色这么难看。”
“大帅下,的确出事了!” 辛弃疾走到二公主面前,语气急促,“海面上的海军全撤走了,精卫集团军的接防部队却没到,现在海面上连一艘军舰都没有!”
“什么?” 二公主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一把抓住辛弃疾的胳膊,手指因用力而发白,“你说的是真的?没看错?”
“千真万确!我亲自去瞭望塔看了,还让卫兵去海边确认了,确实没有任何军舰!” 辛弃疾点头,语气沉重,“按惯例,换防应同步进行,绝不会出现这样的空窗,恐怕…… 是换防的命令出了问题。”
二公主没有再多问,立刻召集亲兵,翻身上马。
她身着紫色主帅袍,衣摆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与辛弃疾一同朝着海边疾驰而去。
到了海边,两人勒住马,目光投向海面。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却显得格外冷清。
海面上漂浮着一些杂物 —— 破碎的酒坛、破旧的帆布、甚至还有一件士兵丢弃的破烂铠甲,这些都证明之前确实有海军驻扎,可现在,只剩下空荡荡的海面。
“完了……” 二公主低声喃喃,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她比谁都清楚,女子军团之所以能在海边立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海军作为后盾,威慑着反宋盟军。
一旦海军撤离,反宋盟军便没了顾忌,定会立刻发动进攻。
辛弃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已冷静下来:“公主殿下,现在不是慌的时候。
我们必须立刻召集军事会议,商量对策,同时派人去锡兰都护府通告此事,搞清楚精卫集团军到底出了什么事。”
二公主点了点头,强压下心头的慌乱,立刻下令:“传我命令,所有高级将领即刻到中军大帐议事!另外,派八百里加急传令兵前往锡兰都护府,告知精卫集团军。”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
高级将领悉数到场,他们大多身着铠甲,脸上满是焦虑 —— 消息早已传开,每个人都知道,海面上的海军消失意味着什么。
“诸位,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情况了。” 二公主坐在主位上,语气沉重,“朱雀集团军已撤走,精卫集团军未到,海面上出现了空窗。
反宋盟军有五十万大军驻扎在附近,一旦他们发现海军撤离,定会对我们发动猛攻。
现在,我们必须拿出应对之策,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
帐内一片沉默。
将领们你看我,我看你,都皱着眉头,却没人开口 —— 女子军团只有十万人,面对五十万敌军,若是没有海军支援,正面迎战无异于以卵击石;
可若是撤退,又该往哪里撤?
二公主的目光落在辛弃疾身上。
她知道,辛弃疾向来有勇有谋,之前几次袭扰战,都是他制定的战术,次次都能以少胜多。
感受到二公主的目光,辛弃疾站起身,走到帐中央,手指指向帐内悬挂的地图,声音清晰有力:“当务之急,是连夜起兵向南机动!沿着海边往锡兰都护府方向前进,尽可能在敌军发现海军撤离前,拉开距离。
只要我们能抵达半岛南端,与锡兰都护府隔海相望,那里便是大宋海军的势力范围,敌军绝不敢贸然进攻!”
“这个主意好!” 四品将领周武立刻附和,他站起身,指着地图上的半岛南端,“那里有一处天然港湾,若是我们能抵达那里,就算敌军追来,也能依托港湾防守,等待精卫集团军支援。”
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脸上露出赞同的神色 —— 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既能避开敌军的锋芒,又能等待支援。
“好!就按辛副帅的决策执行!” 二公主一锤定音,正要下令准备撤军,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慢着!老夫觉得,辛副帅的建议,不妥!”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负责后勤的陶参将。
陶参将年近六十,是军中年纪最大的将领,脸上布满皱纹,眼神浑浊,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四品官袍,腰间挂着一块褪色的玉佩 —— 那是他早年立功时皇帝赏赐的,如今成了他炫耀的资本。
二公主愣了一下,皱眉问道:“陶参将,有何不妥之处?”
陶参将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故意清了清嗓子,脸上摆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仿佛自已是为了朝廷、为了皇室着想:“主帅,老夫斗胆问一句,我们驻守在此,作战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自然是解救被困在坦贾武尔的婕妤娘娘和二十皇子殿下,牵制敌军兵力!” 二公主毫不犹豫地回答。
“既然如此,那我们突然向南撤军,跑到锡兰都护府去,算什么?” 陶参将猛地提高声音,手指指向辛弃疾,语气带着几分严厉,“这岂不是违背陛下的圣旨,置婕妤娘娘和皇子的生死于不顾?说轻了,是临阵脱逃;
说重了,就是叛逆行为!”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将领们都愣住了,没想到陶参将会突然说出这样的话。
辛弃疾的脸色沉了下来,他盯着陶参将,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冷意:“陶参将,话不能这么说。
我们向南撤军,是为了避开敌军的锋芒,保存实力,只有保住了军队,才能后续支援坦贾武尔。
若是强行迎战,全军覆没,谁来解救娘娘和皇子?”
“哼!说得比唱得好听!” 陶参将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是讥讽,“谁知道你是不是怕了敌军,想借着撤军的名义,逃离战场?老夫在军中待了四十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临阵脱逃还找借口,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