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风云118二更

这位大小姐说的每句话,夏里夫都记在心里,她一定是意有所指的。

但同样,自己也需要知道,未来的林氏对X国有什么影响。

林氏可以深度的参与Z治,但是,绝对不能把X国当成自己家的后花园,肆意而行。这个度也是需要把握好的!

桐桐心里点头,这才对了,这才是作为一党魁首要考虑的问题。他可以选择与林氏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林氏的意见。

但他有他的诉求,他有他的抱负。

如果林氏持续的与两党产生这种矛盾,是非常可怕的。

林鼎山以为辖制好对方就会听从,这又是错误的认识!这怎么可能呢?如果长期这么干,两党就会联合X国的民众,抵制林氏。甚至情况会更加的恶化。

这不仅是伤害了X国的民众和各个产业,更会影响靠着林氏吃饭的普通职员。

到时候,林氏在X国不能立身,对外又没有扎好根。而林氏的产业遍布全球,只要X国闹起来,这就会像是传染病一样全球蔓延。

不管在别国做的好不好,他们都会说你在本国都那样,在他国……只能是我们还没发现。

况且,人性是贪婪的!各地的Z府借助民间力量,就能将林氏产业据为己有。

桐桐就说:“……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林氏现在境况跟X国不一样。X国小,面积小,人口少。但林氏这个商业帝国不是,处理它的问题,得既大胆,又小心。大胆是说敢于改革,小心是体量太大,影响太大,为了波动小一些,操作一定得小心谨慎。”

夏里夫心里点头,这说的都是实话,也很诚恳。

桐桐就又说:“林氏应该根据X国的具体情况,把适合留在X国的产业进行调整和升级。X国需要的是产业的升级,传统的产业X国不占优势。除了旅游业以外,X国还应该是金融的中心,更应该作为科技的孵化园。

林氏应该做的是,与Z府合作,共同来完成这一次升级。林氏应该把重点放在人才吸引,科技转型上。

典籍上有这么一句话,叫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在古代,只有高官之家才有能力凿冰以家用。所谓的伐冰之家,就是富贵人家。富贵人家不应该畜养牛羊,为什么?因为这是与民争利。

拥有的资本和资源若是不停的侵占普通民众的生存机会和生存空间,它就是恶的!也必然是不能长久的。他的作用应该是能引领社会的进步,兼顾更多的利益。这是它的责任和义务!”

夏里夫起身,主动伸出手:“林小姐是我所见不多的真正的企业家。”

桐桐也起身,跟对方握手:“这些话,其实早前我就说类似的。我说要有社会责任担当,我说要做到统一的服务标准,在各国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人,都应该如此。作为一个国际企业,不应当出现类似于差别对待的问题。也一再提,林氏首先得守法,而后得尽量守德!守法是底线,守德是操守。”

夏里夫:“……”林氏肯定没做到这些!

他们太傲慢了!企业在别国,你就是客人。要想扎根,你就做好你的生意,做好服务就好了!不尊重当地的人,这埋下的是祸根呀。

守法守德,这也是很重要的。以前,混乱时期过来的很źǵ多人,他们没有重视这一点。但一代一代的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长的环境不同了,他们有了法的意识。

同样的,科技的进步,也会很容易叫不法留下证据。录音影像,防不胜防。如果人的心底没有这根弦,这是很可怕的。

若是再加上网络的发展,事件的发酵和酝酿以及扩散的时间会大大的缩短。往往不等你处理,已经炸锅了。

一次次的面对这种问题,对企业的伤害也是巨大的。

这位大小姐处处在帮着林氏规避风险,可这两年也没觉得林氏有什么大的变化。

如果说继承人提出的企业方向,但却没有人在意,没有人去认真的执行推进,这是什么意思?

夏里夫好像明白林平康这次主动安排的意图了:“林小姐,维护法纪是我的职责。守法、守德,这个话我十分认同。不仅企业应该认同此理念,我觉得每个人都认同此理念。以守法为底线,以守德为操守。”

所以,这就算是达成了共识。

夏里夫在这里呆了三天,四爷跟着忙了三天。

中间必然会见一些需要见的人,这对两国都好。不管是谁上台,都能保证两国的关系和贸易不受干扰。

这也是夏里夫此来最重要的一个目的。

三天后,夏里夫把儿子留下接受治疗,他和他的夫人飞回X国。

郑玉龙手里正拿着调查结果,结果是:林氏零售板块销售出去的农产品与从华国进口的农产品类别能对的上,但是数量对不上。

数量不是对不上一点,是相差了三倍有余。

再看看税收明晰,也就意味着林氏零售将不是HUA国进口的农产品按照该国进口的在售卖。要知道,因为X国的人口少,从去年开始,HUA国的标准型农产品就几乎能铺满X国的市场了。价格来说,其实都是民众能接受的,真的物美价廉了。

当然了,近处的,比如L国,跟他们也有贸易。又因为两国之间地缘相近的关系,饮食习惯几乎一样。所以,许多农产品从HUA国运来就不太划算了,运费太高!跟L国的贸易,因着有华国做对比,L国的出口价格下调了两个档,进口回来比以前更便宜了。

这么一高一低的价位,兼顾各个人群,就很合适。

助手就说:“因为华国进口来的价位八成的家庭都能接受,所以对华国产品的需求就加大了。而对方的出口量因种植面积还没有扩散开的原因,没有足额的进口量。

林氏将其价格调高三成可以理解,但标注为‘精品’,把从L国进口的农产品提升为原本HUA国农产品的价格,标注为‘普通’就不正常。

我太太每次都会告诉我,蔬菜水果还是华国来的放心,她在大学任职,专门有人对华国来的产品在实验室进行过检测,确实是农药残留控制的极好。卖相虽不是最好,但安全上做的确实更好。

因此,我家从来买的都是‘精品’。价格稍贵,但若是家里有孩子,有孕妇,当然还是吃更贵一些的叫人放心。”

郑玉龙:“…………”疯了!这点钱也赚?菜钱而已!

“当然了,对方也有可辩解的地方。价格是根据市场调整的,物以稀贵,价格调高不是人家的问题。人家给非HUA国产品标注‘普通’……像是商品产地这种东西,不能标注在散卖的水果蔬菜上吧?”

如果不是大宗交易,谁去买一把青菜,青菜上还得标产地的。

但是如果查林氏的账目,普通的就是L国的,人家的一定是产地明晰。不过是消费者不知道罢了。

郑玉龙有点明白那位大小姐生气的地方了:太没有下线了!

助理却觉得:“主要是这触动了那位大小姐的利益!她在华国投资农业,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产量是逐年增加的。而今算是成功了,那么种植面积只会成几何模式增加!面积增加,产量增加,出口量增加。

林氏零售这么操作,他们的利润空间极大,那自然就会减少对高质量农产品的进口。而林小姐是打算以林氏零售为渠道,扩展市场份额。本来这是东家与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但现在却成了利益的争夺。”

其实,这种事本来应该在林氏内部解决的,可现在呢?非要从外部来动。

“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郑玉龙摇头:“不!这是大事!很大的事。”每天入口的东西本就是大事中的大事,民以食为天呀!

还有比吃饭更大的事吗?

况且,不要觉得每天买菜花不了多少,这就不重要。不能这么比较的!

就像是房地产公司盖房子,我允许你挣的多一点,但已经从我身上挣钱了,那你就不能在盖房子的时候以次充好,把烂房子高价卖给我。

这就是华国人说的:一个萝卜两头切!

这么玩风险很高,真要是有人自己去检测,砸的只是林氏的招牌吗?不止!它可能影响的是林平康的声誉,是华国农产品的出口市场。

当然了,林氏不怕,他们可以控制舆论。就是有人想宣扬出去,可没有途径发声。

但社会是发展的,舆论不可能永远只掌握在他们的手里呀!

到那个时候怎么办?一旦炸了,就是大事件!

这件事Z府必须介入,这已经是跟Z府对民众的承诺背向而行了。

于是,林氏零售被调查了,负责人被约谈,哈迈人在沪市,结果接到了通知,请他马上回去一趟。

但紧跟着,他回不去了。

因为秦主任被调查了,而他在HUA国涉嫌触犯HUA国的法律。

跨国企业进行行贿,两国都有制裁权。也可以进行引渡!

也就是说,X国想把哈迈带回去,必须走法律程序。

其实,在X国被约谈,林氏根本没有在意,林鼎山知道了,连问都没有问。这样的事……罚款、整改就处理完了。

可一旦在别国犯罪,需要引渡,这问题就严重了。

林氏需要派人过去,紧急处理这件事。

吉龙的父亲吉董是林氏占比极大的股东,他的妻子是哈迈的姐姐,这事一出,林鼎山就说:“吉董,你亲自去处理一下。”

吉董还纳闷:“大小姐就在B京……”为什么得我跑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