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门风云138一更

真的会离婚呀?

郑艺是从新闻上看到的,事先她并不知道小姑子真的会离婚。

她看向在一边看报纸的丈夫:“怎么会呢?陶家是什么意思?”

林荣明没抬头,只看了正在练琴的儿子一眼:“……我就说过,他们不合适!当时你在场的。”

郑艺:“可是已经结了。”

林荣明心说,结了又怎么样?离婚而已!陶氏跟林平康开始洽谈的时候,已经要离了。这是一切都谈好了,才对外公布离婚的事。

这是防着股票上下动荡的。

只要大众认知里林平康是林氏继承人,这就可以了,她就能代表林氏!以她跟三房的仇怨,她在乎林荣慧吗?

当时林荣慧和陶鑫结婚的时候,很多事还不太明确。可此一时彼一时,之后林平康一步一步的继续夯实了她的地位,这才是陶鑫仅凭一份合作协议就敢选择离婚的原因。

这又什么好说的?!

他打岔:“阿昆不用心,这都弹错三个音调了!”

“你还有心情听孩子弹琴?”郑艺看她:“你知道这意味着,陶氏……”

“你又管外面的事干什么?林荣慧没打电话求助,就证明她能处理,能接受这个结果。”

林荣明将报纸拍在她面前,“照片上看看,她笑的像是勉强吗?你管这个干什么?陶氏与你爸爸之间怎么回事,你不清楚!陶氏与林氏、与林平康之间的合作,你也不清楚。你操心这个做什么呢?”

他指着孩子:“一个孩子不够你忙吗?你盯着他练琴,陪着他运动、做游戏,乐趣不大吗?”省心的日子不过,非得操心这么多。

说着,他就站起身来,自己去看孩子弹琴去了,然后帮着孩子纠正指法:“……这样,你得钻山洞,一指从三指下面穿过去……对!就是这样……”说着就翻琴谱:“这个太难了,换个……”

郑艺过去,“你别瞎指挥,他弹得就是儿歌。等元旦的时候,孩子好谈给老爷子听。”

林荣明就有些不大高兴,将孩子的手从琴上拿开:“他不需要去讨好……”讨好没用的!

郑艺又把孩子的手放在琴上:“我都跟孩子说好了,你为什么要在孩子面前反驳我?”

话音才落,孩子‘哇’一声给哭出来了……

“哭什么?”

一岁多的孩子爱扔东西,手边有什么扔什么。

电视的遥控器顺手一扔,后盖飞了,电池都给蹦出来了。

然后当妈妈的扭脸看了他一眼,人家马上嚎,一嚎就把家里的老人给引来了,他就能免于挨收拾。然后躲在太姥姥的怀里偷眼看妈妈。

不是爱扔吗?

行!扔吧。

买一堆小皮球,往桶子里扔,扔不进去就一直扔,不嫌累就扔。

姥姥朝里看了好几眼,也都没进去。这两口子回来带孩子就是这样了,不叫人插手。桐桐在电脑前还开视频会议呢,尹镇也不社交也不玩其他的,就是陪着孩子耗。

当妈的忙她的,当爸的陪着孩子在边上,就坐在桶子边上,叫孩子扔,扔到边上,他给孩子扒拉过去:“……这里……偏了……哪边是左?往左边扔……”

一会子又听见:“捡绿色的……哪个是绿色的……”

孩子捡起了绿色的,扔了过去。“再捡三个红色的……放在脚边……”

孩子颠颠的去捡红色的,爸爸又提醒:“你后边有一个……看见没?右边是哪边……”

左顾右盼了两下,反应过来右边了,还真就去捡了,凑够了三个就不找了。

姥姥看了看就真不管了,人家在教孩子:前后左右、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二三四五……

桐桐开会的间隙,回头看了一眼:“朝后退,朝左转……脚分开……后退半步……扔……”

球扔出去,碰了桶沿一下,然后进桶了。

这一进去,满满的小脸上先是惊讶,然后咯咯咯的笑,乐此不疲的去尝试。

孩子这么玩一会子,不用哄,歪头就能睡着了。

孩子睡了,桐桐听见还有动静,扭脸一看,四爷收拾那一堆玩具,捡一个往桶子里扔一个,却也……并不是百发百中。

桐桐:“……”

她假装没看见,继续探讨招聘的事:“……年龄的这个限制,我觉得可以放松一些。管理岗超过五十岁的可以考虑。”很多下岗的其实都很有管理经验,也能吃苦,处事相对比较活泛,不会太呆板。

活泛有时候代表的是宽松,但有时候却代表的是人性化。

“所以,性别不限制,年龄的话……管理岗三十岁以上,五十五以下。”

“那就必须做严格的体检,尤其是四十五岁以上的……”这些人是突发疾病的高危人群。

会议开到八点五十,桐桐叫停了:“……可以了!都休息吧!回头等总部迁过来,再说。”

吉龙之前说了,总部高层……尤其是从当地聘用的,很多人确实都不太合适了。

桐桐就说:“那干脆就迁移总部吧。”一是确实得考虑家庭,有孩子的原因;二是,现在来说,工作不难找,能被林氏聘用,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当优秀。但是,这样的人才,人家可不愿意离开沪市。

能在沪市找到好的工作,那可太有优越感了。

这些人中,现在在找下家了,然后也确实是陆续在辞职。

林氏来投资,这才多久呀?很奇怪,外企一旦进来,就会被本土化。讲关系,走后门,各种报销来路不明的费用。

吉龙发现,他们在外面吃饭花了一千七,但可以以招待客户的名义报销。而这家店的老板很神奇,花销一千七,他们可以问:“写多少?”

意思是就是:你要报销的话,我给你填多少钱合适。

然后他就亲耳听见自家这边一个经理说:“两千七百三十五……不能太整数了。”

就这么着,一千多块钱就这么凭空的没有了。

不仅能白吃白喝,还能赚一笔!

留吉龙跟那些人混了一周,他交上来长达四十九页的小账本。在他看来:“都该踢了!什么玩意。包括从X国原总部派来的总管,都该给踢出去。”

桐桐点了点那账本:“这可都是你舅舅的摊子。”

吉龙:“……”那也得是:“公是公,私是私吧。”

当时是这么说的,可一出去,吉龙就冒汗:这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考核?这位大小姐用自己考核别人,同时也是用这些人来考核自己,看自己到底可用不可用。

当时大小姐走的时候,言语殷殷,说笑一般的委托给自己大事。自己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对自己来说,也是一道考题。

桐桐面前摆着小账本,这是吉龙收集来的。另外,她还请了三家公司对大华区总部进行调查。

将这些都交给麦瑞:“汇总,然后跟律师沟通,哪些属于违法的,全都列出来,要起诉。”

麦瑞:“……好的!”

公司得改名,林氏零售彻底改名念华。反正在大陆的所有超市,都是以念华为名的。这个名字当时并不是自己定的,而是念华学校的名字被大家所熟知,太有知名度了。

于是,哈迈在跟林鼎山商议之后,决定用‘念华’这个名字。这可以省去很多广告宣传的费用,而且,一个捐学校的,对华国有情怀的企业,大家就都会有好感。

很快,念华超市几乎成了城市里的地标。找地方都会说,距离哪条街的念华超市多远,或者是在念华超市的哪个方位。

公交车站,站牌以念华为名的也很多。

‘下一站,念华超市!’‘念华超市到了,请下车。’

知名度能快速的打开,与桐桐早前造势和她坚持用那座山换的钱回来捐赠学校有直接的关系。

既然如此,那就彻底更名念华集团好了。

这个集团现在缺一名执行总裁,她不打算从X国聘用,而是直接在国内找一位。

她自己的事务太多了,只想确定大方向,有人能创造性的执行就行。

这个人选特别不好找。

结果这天都要出门了,有快件被送了来,是邮政的。

老霍打开了,里面是一份手写的简历。

检查了一下,确实没问题,才给递到正围围巾的大小姐手里:“这一份简历。知道您住这儿的人不多,能寄来……”

桐桐接过来看了看,然后就干脆不走了:“你打上面的电话,我见一下这个人。”

电话拨过去,那边说十五分钟后就到。

老霍专门去外面等着,结果等来一位穿着黑色羽绒服,拎着个黑色帆布包的中年女人。对方将黑色的围巾往下拉了拉,然后朝老霍笑:“你好,我叫韩弘道。”

老霍上下打量对方:“请进,林董正等着。”

桐桐看见进来的韩弘道也愣了一下:简历上没写性别。

她起身跟对方握手:“我是林平康,请坐。”

老霍主动伸手,“羽绒服给我,屋里有点热。”

韩弘道把外套脱了,里面的羊毛衫已经明显起球。

桐桐递了茶过去:“我很意外,你从哪知道我住在这里?”

“我住在不远处的胡同里。”韩弘道大大方方的指了个方向,“我家就在这里!这个房子卖出去的时候我就听说了,我观察过这宅子,也看见过林董上下车,所以,我猜您应该是长居这里。

我原先在体制内,后来下海了。创办过企业,赚过数千万,被骗了;后来借了几百万,创业,三年赚了七千万,前年被合伙人给坑了,不仅钱财没了,还入狱一年半,才出来三个月。

我的优势就是,我什么都经历过,什么坑都踩过。人到中年,父母年迈多病,丈夫离婚再婚,子女教育需要经济支撑,不是不想再创业,是家里人陪着我折腾不起了。但林董是个能折腾的人,我觉得我行!”

桐桐翻着简历,然后摸了摸鼻子:大姐这经历……牛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