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倍股BBG
第 455 章 从小镇做题家到破产边缘:一个大喜大悲的买房悲剧
从小镇做题家到破产边缘:一个大喜大悲的买房悲剧
因为有买房的计划,我一直在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最近几个月,多地房价出现了显著急跌。
今年年初买房的人,今年大概率又白忙了。---《年初买套房,一年全白忙》
房地产与股市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市场,但是在价格的量化上有些地方是相通的。比如急跌不抄底。
急跌不抄底,其含义不是说任何急跌都不能抄底,而是强调多数急跌阶段都不适合抄底。
关于急跌是否要抄底的问题,这篇文章也聊过,也放在下面吧,省得有人抬杠。---《买房亏了咋办?房子还能买吗?》
01 | 一个悲惨的买房故事
最近听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悲惨买房故事,主角是哥们公司里的一个女孩。
女孩能力很强,工作很努力,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因此比较受哥们的认可。所以前几年公司上市的时候,也拿到了一些股权激励,上市之后股价一路走高,按照当时的价格算,待到期后行权也能套现小几百万。
女孩当时已经在父母的支持下,贷款买了一套普通的房子。眼看要到手的那笔期权金额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至少足以让亲戚同学羡慕不已。
但对金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驾驭能力,超过了能力范围,过多的金钱反而是灾祸。
按照当时社会上的普遍看法,买房子才是正经事,而有些人听到炒股就嗤之以鼻,在不少人眼里炒股就是败家的行为。
时值房地产最热的几年,在苏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大几百万上千万的房子都要摇号。如果摇到了,都像中奖一样。不少还要交几十万茶水费。至于看房验资,那再正常不过了,否则连个房子你都看不上。
这本质上都是群体盲目性行为,与牛市高点追高的群体行为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低点鄙视,高点疯狂。低点看不起,高点垫着脚高攀。
在当时那个市场氛围下,只要稍微不冷静,只要稍微不坚定一些,稍微缺一点独立思考精神,就会被那种热烈的市场情绪所裹挟。
股市里每天也在发生这种事情。那些在最高点被套在超级大牛股上面的投资者,不是一直都有吗?
6124的时候,5178的时候,发生过多少这样的事情?以后就不会发生了吗?人们就吸取教训了吗?不,类似的事情一定会再发生。并且越是犯过类似错误的人,到时候越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女孩后来摇号摇到了一个房子,当时还没到行权期,首付有一大部分还是借的。现在房子也早已经拿到了,只是房子的残值还没有房贷多。
更大的问题是,她的期权行权的时候股价已大跌,不值钱了,最后拿到手里的只有几十万。这导致她实际上已经破产了。
02 | 机会来了,很多人都抓不住。
钱本身并没有错,发了一笔小财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人如果没有驾驭财富的能力,既不懂股市也不懂房子,那么财富就可能成了灾祸的起源。
这些年不少在上市公司拿到股权激励的人,很多都没有把这难得的人生机遇真正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富,空欢喜一场。
前些年有个关系非常好的哥们儿,很受老板器重,拿了大几十万股期权,是高管里面最多的一个。当时期权开始可以行权的时候,股市正处于熊市阶段,他的那些期权几乎不赚钱,甚至有时候是亏的。
同时行权所需融资也是需要利息的,这对他的心态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那段时间非常失落。虽然他是其业内的专家,但是对股市几乎一窍不通。后来每股只赚了一两块钱就卖掉了,总共拿到手的才100多万。
后来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们公司股价翻了小几倍,然后横盘了很长一段时间也不下跌。如果他有能力在高位行权的话,可以操作的时间也会非常充分自由,大概能赚大几千万,即使去掉个税也是一大笔钱。
这哥们的原生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太好,工资待遇虽然也不算低,但是和那些财富相比就不值一提了,这可以认为是他们家多少代人最大的、最触手可及的一次翻身致富的机会,但是最后还是失去了。很可惜。这种状况不是少数,我有个同学也是如此,以前我们也聊过。
03 | 应该加强财商教育
前几年坚定的认为买房光荣、炒股败家的人,大多数信念都已崩塌。---《买房光荣,炒股可耻?》
经济是有规律的,不存在一直涨或一直跌的东西。这其实都是常识,只不过人经常被利益熏心,从而自己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即使摆在眼前也看不到罢了。其实哪怕不懂经济,也应该知道古人说的物极必反的道理。人性而已。
我们中国人很勤劳,但是单纯的勤劳并不能致富,只能解决温饱。应该从小就加强财商教育,财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