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行县江东
第511章行县江东
果然,这位焦征羌还真给了刘封一个不小的惊喜。
先前提到过,海盐在整个吴郡之中,堪称倒数第一,不但面积,人口,经济,耕地以及产出都是相当的低,而且还饱受海水倒灌的盐碱之苦。
虽然海边也有煮盐的习惯,只是煮盐这份工作不但辛苦,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柴和器具,又有沉重的赋税压着,盈利其实是相当微薄的。
焦矫却是从中看到了机会,并且制作成了一份奏疏,上呈给了刘封。
刘封本来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可居然在奏疏中看到了晒盐的字样,顿时大为惊讶,当即就询问起了焦矫。
“此晒盐之法,焦君是从何处所得”
听见刘封问话,焦矫满脸谄媚,低眉顺眼的回答道:“乃是从北方徐州传来,具体方法下官也不清楚,只是听闻些许消息,言说此法制盐,不但效率甚高,而且相比起煮盐法来,并不需要多少薪柴供给。最为重要的是,此法能够利用滩涂,盐碱之地,海盐饱受盐碱之苦,若是能够配上此法,必能有大利于沿海百姓。”
焦矫的脸上带着谄笑,一双绿豆眼不时的在刘封脸上掠过,偷偷的打量着他的神情反应,怎么看都是一派小人作风。
可偏偏就是这么个家伙,居然难得的打听到了晒盐法的片言只语,而且还敢于将基于这点情报而编辑出的想法上奏给自己,倒是引起了刘封不小的好感。
“我也不瞒君等,此晒盐之法,乃是我之首创,已于徐州东海郡内郁洲山岛上开辟了大量的盐田。”
刘封思索了片刻后,忽然开诚布公道:“此法如今乃是秘法,严令不得外传,君是从何而知”
噗通一声,焦矫竟直接跪了下来,满脸惊惶惧怕之色,颤颤巍巍的辩解道:“左将军明鉴,下官实在是不知此事,只是北方来船上的船夫们偶尔提到了此事,言说有人在滩涂上晒制海水,下官想到海盐亦多滩涂盐碱之地,故才贸然上书,死罪,死罪!”
刘封这才恍然,明白了焦矫是如何知道了晒盐之事。
其实这事说白了也很简单,晒盐毕竟需要大量的盐田,想要彻底瞒住是很难的,尤其是海上四通八达,路过的船只数不胜数,又不像陆上能利用地形设卡,因此消息总会泄露出去。
但这些消息都是支离破碎,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外人即便猜到了刘封在用某种新的技术制取食盐,但也不知道这一整套方法该如何实施。
晒盐法虽然简单,但也不是真把盐水引到滩涂上就能出盐了。光是盐田如何开辟,就有着不少技术和窍门。
故而,焦矫只是听说了有这么回事情,却并不知道晒盐法的流程和技术。对方之所以求到自己这里,正是猜到了晒盐法极大概率是为刘封、刘备父子所掌握的。
有了这一波误会之后,刘封倒是对焦矫的观感更好了一些,尤其是对方的文书之中,并没有完全倾向于士族豪强,而是将份额分成了两半,也照顾到了普通平民以及盐丁们的利益,只能说焦矫这人是真的嫌贫爱富,可在处理政务时,却又反而相对要公平一些,也算得上很是吊诡了。
“罢了,你也是道听途说,又能有什么罪过。”
刘封摆了摆手,宽恕道:“不过汝这份计划却是不行。”
听见刘封当真赦免了自己,焦矫心中暗喜,左将军果然爱民如子。
焦矫也是认真研究过刘封,发现对方在爱民方面很是凸显,尤其忌惮士族豪强欺压平民,并在过江之后,几次三番的打击地主豪强,逼迫他们将土地归还国家,然后再度分配给无地贫民。
得出这个结论之后,焦矫立刻整顿了自家门客部曲,严令不得骚扰、欺压百姓。
同时,针对刘封的喜好,焦矫才会根据道听途说的晒盐情报,制定出了这么一个计划,并大着胆子上奏给刘封。
只能焦矫这人德行虽然较差,但投机的能力却是相当之强,不但胆大心细,而且还很果决,敢于下重注。
刘封若是知晓焦矫的心思,肯定会对其丧失不少好感,但却并不会歧视对方,只要对方真心为民做事,如今缺乏人才的刘封也不介意给对方机会,但焦矫一旦犯错,那刘封也不会和对方客气。
“左将军,不知这份计划哪里有问题。”
焦矫小心翼翼道:“海盐百姓实在是太苦了,若是能够提升一下制盐之法,海盐不但能多出许多税赋,百姓也可过的宽松一些。”
听到这话,刘封沉默了下来,其实对于刘封来说,他也早就有了在江东建立盐场的打算。
历史上的盐场,最大的产区就是江淮地区,不但品质上乘,而且产盐量巨大,甚至能以一己之力满足整个中华帝国。
如今刘封之所以会犹豫,主要还是不想将这个任务交给焦矫罢了。
思考了好一会儿之后,刘封重新开口道:“君之爱民,我已深知。既是如此,那我有一事要交予焦君。”
焦矫心中大喜,当即恭敬答道:“明公但请吩咐,矫必全力以赴,不负明公所托。”
“善。”
刘封点头赞誉了一句,随后开口道:“接下来三个月内,麻烦焦君将海盐海岸的滩涂尽数征为国有,补偿的话……就暂定为一年所出吧,可以给钱粮,也可以给雪盐、布帛。这些土地上的盐丁不必驱除,可让他们继续煮盐,等到日后再说。汝可能办到”
海盐不但海岸线漫长,而且几乎全是冲击滩涂,往北的吴县、无锡、毗邻也有海岸线,但它们的海岸线却已经不再是滩涂了,海水也不会倒灌入内地。
因此,这些地方的海滩反而并不适合开辟盐田。
先前刘封也做过简单的调研,扬州境内,最为适合开辟盐田的就是钱塘至海盐一线,其中海盐县的海岸滩涂,占了适合开辟盐田滩涂的七成以上。
只是其他事情太过繁忙,要不是遇到了焦矫,恐怕刘封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这些。
不过既然打算做这件事了,那以刘封的脾气,就不会让肥肉落到海盐本地的士族豪强嘴里。他现在是未雨绸缪,先确定这些滩涂的所有权,省的日后有些不开眼的士族豪强被巨利蒙蔽了眼睛,跑来找死。
毕竟这些蠢货固然死不足惜,但在东汉这个时代,杀的狠了,还是容易引起士族豪强们的物伤其类的。
至于那一年产出的补偿,就是一个诱饵,若是焦矫敢在这方面打主意,那刘封也不介意拿他杀鸡儆猴一下。
焦矫倒是对此全然不知,只是因为刘封的首肯而感到惊喜,连连保证一定做好,若是出了问题,他甘愿受罚。
进入海盐城后,刘封身边的随员自然开始清点县中的库藏以及账目,包括陆绩、陈泰、钟毓、孙权等文学侍从,也一并参与了其中。而负责保护他们的,则是新一批武官侍从,有周峻,周邵、周承、孙翊、孙皎等人参与。
一时之间,刘封周围似乎被周、孙两大姓氏给包围了,尤其是孙氏,那可是货真价实的亲戚。
也因此,从孙权,到孙翊、孙皎等人,都对刘封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系作为一个诸侯已经彻底解体,包括孙策本人都在刘封麾下尽心竭力,战功赫赫。即便是程普、黄盖、韩当、吕范、陈武这些原孙家死忠党羽,也已经不再有不切实际的梦想,而是踏踏实实的在刘封体系内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刘封甚至开始重新启用孙香、孙贲、孙静等人。
这归功于孙家并不团结,抛开了外姓将领后,仅仅孙氏也分成了四大派系,并分别以孙策、孙贲、孙静和孙香为首,这些派系之间甚至还存在一定的矛盾,自然也就团结不到一起了。
在使用了孙氏、徐氏、吴氏后,不但大大填补了刘封因为急速扩军而带来了中低层军官的匮乏,同时也对稳定江东有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很快,账目和库存的数据被呈上,显示对得上。
随后,刘封又亲查了讼狱,也并没有冤情,可见焦矫为政不但在及格线之上,甚至还能给到优良。
于是,刘封在好言安抚了他几句之后,离开了海盐,取道由拳。
由拳的县长乃是山阴谢家之人谢承。
让刘封感到惊讶的是,谢承与孙权居然并不熟悉,完全不像是姻亲关系。
原来,在原时空中,这个谢承的姐姐乃是孙权的第一任正室,是吴国为孙权精挑细选的名门贵女。
谢氏之父谢煚是会稽谢氏子弟,被举为孝廉,入洛阳后又因为才思便捷,又脱颖而出,拜为尚书郎,后外出任下邳国徐县县令,也算得上是江东名门。
吴国太和孙策显然是有着政治目的,才会为孙权迎娶其女,用来安抚稳定会稽。
谢承本人也挺有名,他是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便是其所著,更是一口气活到了三国中晚期,距离三国结束只剩下了二十四年,可谓长寿。
只可惜其姐与孙权的婚姻并不美满,仅仅只是维持了几年的恩爱,就因为孙策的突然离世而发生了轩然大波。
孙权为了平衡力量,不得不迎娶自己的表妹,而谢氏坚拒不从,早早去世。
至于是真的活活气死的,还是被孙权动了手脚,那就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刘封好奇之下,悄悄打听了下,原来这蝴蝶翅膀还是自己。
因为自己势如破竹的席卷江东,吴国太根本来不及为孙权细细挑选。
等到自己俘虏孙家上下,逼降孙策之后,吴国太更不敢轻易结亲江东士豪了。
后来刘封接受了孙策的降服,并善待孙氏,可双方毕竟先前是战场厮杀过的,孙策又形同一方诸侯,也就是东汉末年的政治生态还延续一些秦汉以来的潜规则,再加上刘封的器量也要远超这个时代,否则孙氏纵然再怎么乖巧,孙策、孙权、孙翊这些成年男子也是活不下去的。
当然了,刘封固然可以宽宏大量,但吴国太却非常警醒,等到局势放缓之后,她很快就给孙权寻了一家普通士族门第的闺女成亲,婚礼十分低调,显然也是担心刘封疑心孙氏。
得知了这个结果后,刘封哑然失笑,不过旋即也抛之脑后。
如今孙氏已是刘氏臣,孙权这般选择,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谢承治理下的由拳也颇为不错,谢承和焦矫都是会稽人,因为会稽士族受到的沉重打击,刘封为了安抚他们,特地命令提拔几个可用之才,就任于会稽郡周围县邑,好安会稽士族之心。
谢承和焦矫就是这一指令下的产物,不过现在反过来看,这两人倒真是干的相当不错。
对于谢承,刘封要更为亲近一些,毕竟这位德才都很不错,尤其是善于著写史书,是难得的特种人才,刘封自然要多加关注。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谢承如今就已经起了著史的心思,平时也注重收集资料。
刘封得知之后,大笑表态,允许其借阅各地地方志,并在州郡监督下阅览记事档案。
对此,谢承大喜过望,对刘封感恩戴德,视若明主。
接下去,刘封继续巡视各地县邑,总的来说,情况还是相当不错的,有上层机构的严格管理,大部分的县邑表现的都在及格以上,表现优良的县邑也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强,可以说远超刘封原本的预料。
不过其中也不免有些作奸犯科之徒。
比如黟县大疫,当地县长不思救灾去疫,反而趁机伙同本地豪强巫师制作出售符水,大肆敛财,贪贿无艺。
刘封抵达前,还想隐瞒情况,最终引得刘封大怒,当即斩杀黟县县长,族灭参与的豪强和巫师,随后亲自指挥救灾。
好在黟县的灾情虽然严重,但流传的疫病致死率很低,虽然传染性较强,但在合理的防控手段下,最终还是成功渡过。
整个江东四郡七十余县(建安初六十八县,但刘封拆分新建了不少县邑),刘封巡视了其中过半,剩下的路途实在遥远,且不顺路,又并非重要城市,也就暂且略过了。
总体而言,刘封对结果很是满意,通传了考核优良的县令、县长,并赐予丝衣一件,布衣两件,钱千钱,粮二石,霜一斤,雪盐五斤,香油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