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贼心不死

第879章 贼心不死

法国投降后,盖世太保开始在法国境内抓捕希伯来人。

法国的希伯来人也是法国人。

其他法国人不仅没有同仇敌忾,保护法国的希伯来人,反而主动为盖世太保带路,带领盖世太保去抓希伯来人。

法国政府投降后,对于普通法国人来说,他们虽然已经放下武器,但对于德国人充满反感,对于德国占领军的要求,通常予以拒绝。

唯独在抓捕希伯来人的问题上,法国人的热情让盖世太保都为之惊讶。

能让仇恨不共戴天的法国人和德国人如此迅速达成一致,希伯来人也是绝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法国境内也生活着很多德裔。

所以乔治对法国飞行员加入德军,参与对英国进行轰炸,并不感到意外。

法国人对英国的恨意,不亚于希伯来人。

英国曾数次打破欧洲统一的契机,其中最接近统一的一次,是拿破仑领导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损失了整整一代人。

这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又是出工不出力,不仅只向法国派出了40万远征军,而且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还裹挟了9万法军一起退往英国。

让法国人尤为不满的是。

戴高乐明明已经在北非组建自由法国,继续和德军作战。

英国却没有将裹挟退往英国本土的9万法军交给戴高乐指挥,而是将法军留在英国本土,协助英军防守。

除了已经撤往英国本土的法军之外,在马其诺防线内,还有70万齐装满员的法军。

如果这些法军也加入德军,那么德军的兵力,将远远超出俄罗斯联盟的兵力。

现在俄罗斯联盟的总兵力大约470万左右,乔治可以调动的只有大约200万人。

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由于要防御轴心国的进攻,部队不能调动。

高丽要防备日本可能的入侵,同样无法向俄罗斯派出太多援军。

乔治在远东保留40万军队用于防御。

除前期准备执行大雷雨计划,集结在华沙的俄军之外,乔治手中可以调派的军队,实际上只有不到100万人。

法国战役中,德军仅直接出动的部队就多达300万人。

德国本土还有近150万军队,防备俄罗斯可能的进攻。

乔治不可能等法军加入德军之后再行动。

8月3号,乔治对俄罗斯进行第四次动员,再次扩军50万。

小卡尔又跑来找乔治,担心俄罗斯的连续扩军,会引发容克贵族的恐慌。

容克贵族还在就是否应该推翻小胡子的统治进行讨论。

主张推翻小胡子统治的主和派,希望在推翻小胡子的统治之后,立即和俄罗斯进行谈判,消除战争风险。

主战派主张让小胡子继续带领德国执行海狮计划。

让叶铸欣慰的是,不管是主战的容克,还是主和的容克,在他们的计划中,和俄罗斯开战都不是选项。

此时俄罗斯继续扩军,肯定会导致一部分主和派加入主战派。

叶铸不会因为容克贵族的内部矛盾赌上俄罗斯的前途。

如果德国停止动员,俄罗斯也可以停止动员。

德国已经击败法国,海狮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德国空军和海军,跟陆军是否强大关系不大。

如果德军能渡过英吉利海峡,即便只有50万德军在英国本土登陆,也可以将一路横扫英伦三岛。

既然如此,那德国继续扩军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除了俄罗斯,已经没有国家能够在陆地上对德国构成威胁。

所以德国扩军的目标很明确。

让乔治遗憾的是,由于罗马尼亚王国突发政变,乔治需要时间稳定罗马尼亚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之前曾雇佣德国教官,对罗马尼亚军队进行训练。

乔治也不确定德军对罗马尼亚军队的渗透程度,除驱逐德国教官之外,乔治还需要时间对罗马尼亚军队进行整顿。

德国也需要时间消化法国。

现在乔治怀疑小卡尔和里宾特洛甫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演给乔治看。

万一乔治上当,德军突然开始执行巴巴罗萨计划,向俄罗斯发动进攻,那么俄罗斯搞不好还真有可能重蹈另一个时空的覆辙。

让乔治没想到的是,法国投降后,俄罗斯国内关于和德国结盟的呼声再起。

连乔治和瓦西里都没有想到,法国人居然连演都不演,干脆利落的选择了投降。

俄罗斯错过了瓜分法国的盛宴,让很多俄罗斯人痛心疾首。

在俄罗斯国内,甚至有人提出,俄罗斯应该有人为错失良机负责。

俄罗斯政府现在的领导人是瓦西里,军方领导人是乔治。

谁该为俄罗斯负责

很明显,要么是瓦西里,要么是乔治。

乔治这一次终于不再手软,出动内务部警察,联手阿尔法办公室,对俄罗斯国内的舆论环境进行管控。

让乔治措手不及的是,8月19号,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以及君士坦丁堡,几乎同时出现反对舆论管控的群体活动。

这部分以青年学生为主体。

乔治不手软,派人将活动的主要策划者请到阿尔法喝茶。

不出乔治所料,组织这一次活动的,主要是来自英国和法国的移民后裔。

马卡洛夫亲自负责对君士坦丁堡群体活动的组织人豪斯斯图亚特的审判。

豪斯斯图亚特,192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26年随家人一起移民俄罗斯,目前正在君士坦丁堡大学法律系学习。

豪斯斯图亚特的财务很干净,和境外资金没有联系,马卡洛夫也不确定豪斯斯图亚特是否接受国外资金资助。

阿尔法对于豪斯斯图亚特还是很尊重的,没有将豪斯斯图亚特直接扔进监狱,而是将豪斯斯图亚特和其他组织者,暂时软禁在阿尔法位于君士坦丁堡的酒店。

阿尔法至今依然需要自筹资金,主要是在境外进行行业行为,在俄罗斯国内的商业行为并不多。

“豪斯,能不能跟我聊一聊,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马卡洛夫主动来到豪斯居住的套间,在客厅沙发上,以谈话的方式开始。

“先生,难道你不认为,俄罗斯对言论自由的管控,正在对俄罗斯的发展产生越来越不利的影响吗”

豪斯斯图亚特毫无畏惧,面对马卡洛夫侃侃而谈。

当然了,这更可能是因为豪斯斯图亚特并不知道马卡洛夫的真实身份。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放任舆论的发酵,你可以在英国发表针对温莎公爵的不利言论吗你可以在美国发表对希伯来人不利的言论吗”

马卡洛夫讨厌这种自以为是的年轻人。

温莎公爵退位后,目前和辛普森夫人居住在法国。

温莎公爵还算克制。

辛普森夫人口无遮拦,屡次有惊人言论传出,是出了名的亲德分子。

法国战役爆发前,巴黎的一家报社称,温莎公爵夫妇向德军提供法军的秘密文件,将温莎公爵定义为德国间谍。

至于希伯来人在美国的影响力,这在俄罗斯媒体孜孜不倦的科普下,已经在俄罗斯人尽皆知。

“正因为俄罗斯比英国和美国更先进,所以英国和美国做不到的事,我们应该进行更勇敢的尝试!”

豪斯斯图亚特居然逻辑自洽。

“你那不是勇敢,而是鲁莽!”

马卡洛夫直白,不管豪斯斯图亚特是否有意,豪斯斯图亚特的行为,都已经影响到俄罗斯的利益。

“先生,难道你也和那些年迈的官僚一样保守迂腐吗”

豪斯斯图亚特试图给马卡洛夫扣帽子。

“呵呵,那你说说,谁是保守迂腐的官僚”

马卡洛夫笑容温和,熟悉马卡洛夫的人都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我不敢说,但您应该知道的——”

豪斯斯图亚特的智商,并不像能考上君士坦丁堡大学的样子。

马卡洛夫再次翻看豪斯斯图亚特的资料。

果然,豪斯斯图亚特之所以能进入君士坦丁堡大学,是因为他父亲对君士坦丁堡大学的一笔捐款。

“所以争取言论自由只是第一步,在拥有不受约束的言论自由之后,你就会遵从自己的内心,将矛头对准那些早已让你不满的年迈官僚,是吗”

马卡洛夫剖析豪斯斯图亚特的目的。

豪斯斯图亚特不说话,眼神略带慌乱。

“是不是”

马卡洛夫追问。

豪斯斯图亚特保持沉默。

马卡洛夫停止交流,将豪斯斯图亚特的沉默当作默认。

既然已经确定豪斯斯图亚特的目的,马卡洛夫派人前往豪斯斯图亚特家中,将豪斯斯图亚特的家人全部拘禁。

和豪斯斯图亚特差不多,大部分学生都是受“言论自由”的蛊惑,反对俄罗斯政府的舆论管控。

乔治能理解年轻人追求自由,不喜欢受约束的心情。

毕竟乔治也曾年轻过。

但是以这种方式追求他们想要的自由,还是突破了乔治的底线。

在阿尔法的追查下,终于确认这些学生是受到英国电台的影响,才产生对言论自由的向往。

乔治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