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第96章 睁开眼睛看世界......
宫廷中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黛玉跟随在国王和侍卫的身后,来到大臣们所在的议事厅,已经有人等候着。
“发生了什么事情?”国王对于大臣们的突然干扰已经习以为常,他走到台上,低头扫视等候多时的人们。
那个侍卫朝一个大臣点头示意,那个大臣上前道:“国王,冬宫那边传来消息,说俄国的女皇已经过世……”
路易十六脸色顿时僵住,虽然他对女皇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俄国作为法国的盟友,俄国政权的变动极大会影响后面法国的处境。
虽然黛玉早就知道女皇的身子已经大不如从前,但是听到这个消息,心里还是被攥紧了一下。
女皇和她的经历仿佛还在昨天,黛玉想起那个被拿走的遗诏,便猜测现在的冬宫正在发生着交接权力的游戏。
不知道现在的冬宫正上演着怎么样的刀光剑影。
黛玉把目光落到国王的身上,不知道路易十六有什么安排。
那个大臣还未等路易十六开口,便率先向众人说:“俄国作为法国密切的盟友,女皇盛大的葬礼,必须有代表出席。”
“我知道了。”路易十六缓缓道,“所以你们的计划是要我派出一个王室成员去参加女皇的葬礼。”
“正是这个意思。”大臣把视线移到黛玉身上,“听说公主去过冬宫,并且和女皇之间交好,这次葬礼的出席派她去最为合适。”
黛玉低头想着,上次她去冬宫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季节,只是山高路远,她从俄国回来后,就是冬日了,这意味着她又要离开巴黎一阵子,而且一去就是几个月。
这分明就是想算计把她送出巴黎,黛玉虽然向来尊敬女皇,但是她不会以牺牲这段在巴黎时间为代价。
大臣似乎看出黛玉面上的不情不愿,忙说:“如果这位公主不想去,那么还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当然还有。“黛玉抬头,对他笑语盈盈道,“我的姐姐特蕾莎,如今正在德国,从德国到俄国,时间比从巴黎出发要快许多。”
路易十六摸了摸自己的下巴,点头同意:“我的最小的公主才呆到巴黎不到几个月,我也舍不得再让她离开我。”
大臣对黛玉的话并不以为然,说:“特蕾莎虽然是法兰西的公主,但如今的她第一身份是安托万的妻子,不是法兰西王室。
而只有眼前的索菲公主才能真正的代表法兰西王室。我想俄国人也不愿意看到这无礼的行为。”
对于大臣们的反对,路易十六似乎有话想说,但黛玉还是悄悄给了国王一个眼神,忙说:“或许你们想的比我们周到。那我还是选择出席女皇的葬礼,也好尽一尽女皇对我的教导和情分。”
见黛玉说的如此情真意切,国王会意,只得住了口,毕竟自己的女儿都发了话,自己也不好辩解。
大臣面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恭恭敬敬把黛玉送出去,剩下的事情由他们安排,明天一早就出发。
国王也随之离去,他不想再见到那些大臣们。
“女儿,你可以不去的。”路易十六追上黛玉,告诉她。
黛玉见四下无人,才仰头答:“父亲,我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我想着他们如此着急把我送出巴黎,肯定是要进行什么计划,我倒不如假装从了他们,出巴黎城后又悄悄返回来,来个引蛇出洞,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听见黛玉的解释,国王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笑意漫到脸上,眼角的细纹越发明显。
“原来是这样。”国王恍然大悟道。
黛玉答:“但是我还是担心事情发生太突然,来不及帮助父亲和母亲,所以希望从今夜开始,侍卫们都要每时每刻都守在你们身边。”
国王点头答应。
就这样,黛玉面上装出仍是平常的样子,正常吩咐女仆们帮她收拾打点行礼,准备明早就出发。
……
自从春市结束以后,鸿胪寺的事务就变得清闲许多,虽然鸿胪寺的日报仍正常发行,但在黛玉改良的印刷机下,也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如今温城作为鸿胪寺的第一把手,对黛玉也越来越上心,若没有这位女子的出手,现在的鸿胪寺还是一副吃力不讨好的清贫状态。
这一日,黛玉照常在案前翻译各种西域资料,温城走到黛玉的面前,敲了敲她的桌角,脸色有些严肃,没有平日里的轻松愉快。
“皇上要见你。宫里派来的人已经在门口等着。“温城告诉黛玉。
黛玉心底闪过一丝畏惧,毕竟她还只是个十三十四岁的女孩,虽然再过一两年也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但是面对皇上,她还是有些紧张。
“皇上找我有什么事情吗?”黛玉从容问他。
温城摇摇头,说:“我不知道,所以我才替你紧张。”
黛玉朝他莞尔一笑,安慰这个替她紧张的温城,道:“我想左不过是些鸿胪寺的事务罢了。”
“不,如果是鸿胪寺的事情,皇上先来问的是我,而且听宫里人说,眼下皇上心情正不好。”温城摇摇头,担忧道,“我希望你能认真对待,这不是什么好玩的事情。”
黛玉放下笔,命在门口的雪雁和紫鹃替她重新梳洗一下,准备入宫面圣。
在她乘坐着宫里备下的轿子进宫后,宫里的嬷嬷命轿子停下,亲自掀起车帘,轻声道:“林姑娘,已经到了,请林姑娘下轿子。”
在帘子掀开的时候,雪雁立刻上前扶起黛玉的手,此刻紫禁城的一角映入眼帘。
虽然黛玉在欧洲已经见识到不少金碧辉煌的宫殿,但是在进入紫禁城时,内心仍然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如果说凡尔赛宫是给黛玉带来的是奢华无比的感受,那么眼前的紫禁城带给她的就只有威严和震撼。
比起用各种五颜六色的颜料堆叠成的欧洲宫殿,紫禁城却显得十分低调,颜色不过只有朱红、青玉和金黄,古朴却不失威严。
在嬷嬷的带领下,黛玉小心翼翼地跟随着,不肯多说一句话,也不敢看周围的景致,生怕被宫里的人耻笑了去。
她们来到一座偏殿,嬷嬷停下脚步,说:“林姑娘请进入,皇上已经在此等候。”
黛玉谢过嬷嬷,踏入偏殿。偌大的殿内只有黛玉的脚步声,她绕过屏风,就远远望见一男子身着黄色龙袍在龙椅上。
她依照礼制向皇上行大礼。皇上让她起身后,才问道:“你就是那个鸿胪寺的女孩,以及林如海之女林黛玉?”
“正是臣女。”黛玉仍然没有敢抬头,眼前的皇上可不是路易十六。
皇上缓缓道:“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女,当年林如海才高八斗,是当朝探花郎,如今你的才气不减你当年的父亲。”
“皇上过誉。”黛玉仍是不肯多说一句话,她心里还在思考皇上找她是何事,总不能单单只是夸奖她。
皇上命黛玉抬起头,指了案上的一把银枪,解释:“这是部下从南洋的洋人手里获取的东西,你身为鸿胪寺推广过灯泡的人,想必知道是什么东西。”
黛玉上前瞧了一眼,说:“这是一种武器,凭借火药和子弹来攻击他人,威力远大于平常的弓箭。”作为没少使用小枪的她,可太熟悉这东西的性能。
“这些东西在西域是很常见的?”皇上的脸色变得有些严肃。
黛玉不敢撒谎,说:“非常常见,我从资料上来看,这种武器在西洋是件寻常物。”
皇上的脑门已经微微冒出冷汗,如今黛玉没有夸大其词,那么他面对的形势似乎并不乐观 洋人对南洋早已虎视眈眈 这几个月来的反击 让他感到颇有吃力 原来他们的武器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
原本皇上还想以武器罕见为由来安慰自己 但眼前这个女孩已经戳穿了他的幻想 让他面对赤裸裸的现实。
如果这个女孩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鸿胪寺官员就罢 但是她却发明和推广过灯泡和印刷机 就足以证明黛玉的话不是瞎编乱造的。
再加上鸿胪寺的日报流传迅速和广泛 也改变了皇上和官员对洋人野蛮粗鲁的印象。
因此 皇上已经开始反思自己是否要真正地睁开眼睛看世界 曾经在他们眼中落后的西域和西洋似乎在以想象不到的速度飞速发展。
“好 你先下去。”皇上命黛玉退下。
黛玉本就心思细腻 在鸿胪寺当差时 她就知道当朝对洋人的往来十分忌惮 因此所以洋人的交易都要经过鸿胪寺 而沿海开放的港口也就只有广州 因此各种交易都十分受限。
她能猜到皇上正在下一个艰难的决定 当然这个决定并不会很快就能实现 但黛玉知道 皇上这些疑问 会随着薛宝琴的归来而瓦解。
从皇宫回来 已经是下朝时间 温城见黛玉平安无事后才放心回府。
……
清晨的巴黎 黛玉乘坐上马车离开巴黎城
此时也有另一队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城门外等候着。
“公主你好 我们又见面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马车外传来 黛玉掀起帘子 发现是法兰西银行的卡尔先生。
黛玉有些惊讶 问道:“你怎么来了?”
卡尔微笑着解释:“我是来跟随公主一起出席女皇的葬礼。”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势力并没有打入俄国 因此卡尔不愿意放弃这个接触俄国的机会 为自己的商业计划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