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奸细藏宝猎人

第69章 订亲

方杰对于未来的女婿万分满意,这是他这一段时间心情最愉悦的一天。

面对未来的女婿,他思虑万千。

女儿的两次失踪,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历来很注重养生的他,鬓角却过早地出现了根根白发。

这一切都是这两个月内发生的事。

可见女儿给他带来的精神痛苦有多大。

如果不是女儿为他制造了这么多烦心事,他也不会着急忙火地给她订婚。

不知不觉间,他在酒桌上就多喝了那么一点点。按平时的酒量,这对他不会有什么影响。

不料今天竟有点醉意朦胧的感觉。

并差点在客人面前出丑,吐在酒桌上。

被管家发现,及时制止了他。并拿出了解酒药,让他喝下,才好了些。

事后,夫人对他好一顿奚落,说他不该贪杯。在未来的女婿面前喝醉成这个样子,人家会怎么看?肯定会视你为嗜酒如命的酒鬼,不再尊重你,做了一件很不得人心的事。

几天后,方杰和李群再次坐到了一起,就双方孩子的婚事,进行了协商。双方一概同意,过几天送聘礼。

现在,两家关系已经基本定下来了。

也就是说,方静和李标,现在己是准夫妻关系。他们的婚事,己得到了女方父母的认可,按照中国民间传统,这就是一家人了。

在那个年代,象方杰这样,还对未来的女婿审查一番,并给他们一个单独见面的机会,己经够开明的了。

大部分的姑娘,只有到成婚那天,才能得以见郎君的面。无论是麻脸,还是秃头,只有那时才知道。

女儿的婚事,靠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长的一句话,儿女的事就定下来了。离成为正式夫妻,只差迎娶了。

在双方协商好大致情节后,老两口最后决定,向女儿摊牌。告诉她,你今天见到的人不是表哥,而是另外一个人,是未来的夫君。

从今天起你就是李家未来的儿媳妇了。

当然,这件事得由孩子的母亲去说。

母女沟通起来,更直接,更方便。

现在来看,对于这件事,女儿确实还蒙在鼓里,真把李标当成了自己的表哥。

作为主要的当事人,是该让他知道这一切了。

为了更好地说服女儿,使她接受这一现实,他们决定明天再去和女儿商谈这件事。

剩下的时间,他们要商量怎样劝女儿,才能使她愉快地接受这一现实。

第二天,吃过早饭,夫人支开丫头,单独留下小姐,母女二人开始面对面的交谈。

“昨天,你见到的那个人不是你表哥。”

“那他是谁?”

“说出来不要惊愕哦。”

“为什么惊愕?才不呢,不就是一客人吗。”

“那好,在没向你说这个人的详细情况之前,先出道题考考你:你对这个人印象如何?”

“印象吧,也就一般般。不过,你问这些干嘛?”

“这个人可不简单,有可能会对你的人生产生重大影响。”

“那他又是谁?”

“不跟你捉迷藏了,现在是该帮你揭开谜底的时候了。他叫李标,是开元功臣的后代,有世袭爵位。现在是一位带兵将领,很年轻的一位才俊。”

“说这些有用吗?”

“当然有了,他很快就会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昨天他来府里向我们求亲了。”

“啊,原来他是来府里求亲的?这么重大的事,为什么不提前和我说?”

“我们认为没必要,”夫人说道,“提亲的人叫李群,是李标同族的堂叔,在兵部任职,和你父亲关系不错。他作为保媒人,介绍的人肯定不会差。而那个人你也看了,真的不错。”

“我不同意。”

“这样的人你都同意,你眼光是不是高到天上去了?你又想要什么的呢?”

“反正我就是不想结婚,”方静坚定地说。

事情并没有按照夫人设定的剧情走,谈话现场一度出现了难堪局面。

方静连母亲的面子都不给,这是老两口没有想到的。好事变成了难堪,劝说也没用,婚事的谈判进入了死胡同。

没办法,夫人把方静的情况说给了方杰。说她说服不了女儿,让他想办法。

方杰当然知道女儿不配合母亲的原因。

“我猜的不错,他现在心里只有张信。也不知这个公公哪来的那么大魄力,把她迷成这个样子。”

停了一下,他又对夫人说:“你没有告诉他,张信这次很大程度上会回不来了,”

“他要问为什么回不来,我怎么回答?”

“你就说,上前线去的人,有几个是安全的?那可是两军对阵的地方,刀剑无情,丢失性命是很正常的事。”

“哎,说这怕也没用。这孩子已经废了。正如你说的一样,她己走火入魔,张信把她这一生给彻底毁了。”

“你知道他拒绝我们的原因就行了。这次绝对不能让她自作主张,在危险的路上走下去。”

第二天,李群把聘礼送了过来,方杰照单全收。

这样,双方己成为事实上的婚姻

下一个环节,便是商议什么时候迎娶了。

这些都是在方杰的操作下进行的。已经收了人家的聘礼,方静成为李家的新娘,已成为既定事实,己没有回转的余地。

得到这个消息,方静伤心透了。

他费了那么大的劲,从戈壁滩弄来的还阳草,张信这没有尝试,父母便自作主张,把他许给了一个和他毫不相干的人,她实在无法接受。

她决定去找张信。

看父母的架式,他们是很快要把她嫁出去的节奏。

如果她一走,也就是和这个家彻底决裂了。

因为他们家收了人家的彩礼,如果不按时把人送到李家,就有骗婚的嫌疑。

从此方家的名声就会一落千丈。

人们就会在背后对他们二老指指点点,使他们心理上背负极大的心理负担,无颜见人。

可是这能怪谁呢,谁叫你们有事不跟女儿商量呢?

她的心思早被方杰猜到了,除了对她进行严加看管外,还和李群商量,让这二人早点完婚。

怕夜长梦多,时间长了控制不了女儿。

而李标那边,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说是近日多尔衮一直在增兵,双方大战的风险进一步提高。

守城事关重大,因此婚期只能往后推延。

这无疑临时救了方静一命。

但边境危急,也不是常年现象,总有松驰下来的时候。李标娶她,是早晚的事。

因此,他把一切希望都放到张信身上,希望他早日回来,共商儿女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