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3章 没有做坏事,还是没来得及?

“虽然买两个宅院所需要的银钱,比其他地方要少很多,那些夫人们也想要尽一份力。但房子到底是空置太久,需要修葺。所以,需要银钱的地方还不少。”

“银钱可还够?匠蕴坊和浴华楼送过来的分成,不是还没有用吗?实在不行,就把这笔银钱填进去。”听了妻子的话,王茂平开口说道。

他们一家也算是低消费了,从大人到孩子,都没有什么费钱的爱好。

安初筠知道王茂平误会了,笑着解释道:“夫君想多了,我只是感慨,花钱如流水而已,原本觉得准备好的银子绰绰有余,如今算下来,却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不是吗?”

两人的目光对在一起,安初筠点了点头:“是啊,都是值得的。”

“那为夫就等着尘安居早日落成了。”

“好!”

媳妇,我是你的事业粉!你可要加油啊!

虽然,王茂平为媳妇如今的事业感到骄傲,但是,他自已的事业,却是忙的焦头烂额。

想将一天的公务,尽量压缩到半天,但显然是没有成功。所以从火油作场回来之后,尽管已经过了散值的时间,王茂平依旧坐在了二堂加班。

但相比起以往,今天的心情还算是不错,没有升起满腹的牢骚。原因嘛,自然是火油作场已经建成,那么接下来,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有三成可是他们肇原府能够支配的。想来,过不了多久,肇原府的百姓,就能够用上新出现的灯油了。

百姓能够用上更便宜一些的灯油,官府能够获得一些收益,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听说南郊的杂器局如今也已建完,不知道究竟能做出什么武器来。但杂器局毕竟隶属于卫所,他还是不要接触的好。以免被认为是别有用心。

可王茂平不知道的是他这边不想和官兵沾边,但管不住人家怎么想。如今杂器局距离孟远生所在的院子不远。那个军匠头朱柳石最近可是经常去拜访。

处理完公务的王茂平,回到内院的时候,是伴着满天的星辰和此消彼长的蝉鸣。放慢脚步,这样在夏夜里漫步,他已经很久没有经历了。

唉,这辈子也是忙碌的命。百姓因为宵禁,都比他收工早。

“爹爹!”小家伙有些委屈的声音,传了过来。

王茂平往不远处一看,就发现他闺女正在房檐下扎着马步。这当然不是因为练武的基本功不能忘,不用想都知道,这是又惹祸了。小家伙,收一收你可怜巴巴的眼神!

如今还挺凉快,扎扎马步也挺好。看这种惩罚方式,应该是没有惹什么大祸。

“又做了什么?”王茂平将她抱了起来。这沉甸甸的重量。真是一顿饭一顿饭堆起来的!

“年儿没做什么。”小家伙说的有些心虚。

王茂平没有说话,就直直的看着她。你看我相信吗?

“年儿就是去看看花而已。”小家伙目光躲闪,不停的玩着她自已的手指。

看花儿,闺女遇到好看的花,从来都不只是想看而已。园子里的花,哪个没有被她折过。不对!

“你去看什么花了?”

“嗯,壮菊花!”

“然后呢?”

王茂平连忙抱着闺女往后面的园子走。上次惩罚都已经列出来了,还敢打瓜子的主意,简直就是没有把惩罚放在眼里啊!

“年儿没有做什么!”王晞年感觉自已也挺委屈。她爬上石头,还没等揪呢,就被发现了。

看着四棵花安然无恙,王茂平终于放心了下来。虽然是晚上,花瓣看起来没有阳光下那样精神。

但不得不说,这样的场景,让他想起了自已的童年,当然是属于前世的。如今过去了这么多年,他脑海中居然还能回忆起,乡下菜园中那一排排黄色。

看他不说话,小家伙担心父亲生气,又小心翼翼的替自已辩解了一句:“壮菊花好好的,年儿真的没有做什么。”

“是没有做,还是没来的及做?”

这下王晞年不说话了。当然,在王茂平看来,这就是默认!所以,还是回去学两首诗,写两篇大字吧。

“可是,娘已经责罚年儿了!”

“那是你娘的责罚!”

小家伙显然是无比的后悔,并且得到了后悔的机会。王茂平解决完自已的晚饭之后,便想着让闺女背诗。不过,却又一次出现在了书房之中。

“魏掌事,许久未见,您还是风姿依旧啊!”看到魏蝉推门而入,王茂平连忙起身寒暄了起来。

之前听贺成说魏蝉来拜访的时候,真的是出乎了他的预料。虽然有想过,能否从这位身上,了解到外族如今的情形,以及打听血金人的传闻,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毕竟这位出现,应该不是单纯的来看望自已。很有可能又有什么活计,落在了自已的头上。他如今真的已经快分身乏术了。

“哪里哪里,倒是王大人最近屡建功绩,让人羡慕不已啊!”作为林江内行司的掌事,这位王知府的功绩他可是都听说了。

“魏掌事,您过誉了!”王茂平满面笑容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双方终于是落了座。

“王大人这里的茶水,依旧是别有一番滋味。”魏蝉落座之后,并没有直接开门见山,而是品起茶来。

家里用来待客的茶水,虽然与昂贵不挨边,但也还算是不错。不过,王茂平还是很想劝一句,大晚上的,茶水少喝为好。

“魏某这次过来,是听说了肇原府的一桩旧案。”放下茶杯,魏蝉终于进入了正题。

旧案?他们肇原府的旧案可是不少,但能够让内行司关注的,恐怕只有那一桩了吧。

“不知魏掌事说的是哪一桩?”有时候还是要明知故问的。

“听说启元十七年,府城一户姓江的人家被害,无人幸免?”

“确有此案,当时江家只有一人,因进京赶考未归而逃过一劫。不过,此人却也再没有回到肇原府。过了这么多年,仍旧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