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元1399老大河

第673章 田园将芜胡不归

 
蛮子台人如其名,在战场上一向以蛮横闻名。

无论敌兵是强是弱,只要有人敢在战场上堵在他前行的道路之上,他便是直接横推而过。

对于蛮子台来说,打仗,便不能坠了威风。只有凭着勇气一往无前,才有可能获取最终的胜利。

这样的战法,不一定每仗必胜,却让敌兵未战先惧,轻易不敢与其正面相抗。

但是每战杀敌一千,往往得自损八百。这也让他的队伍,成为战损率最高的一支部队。

因此,铁穆耳每次战时给他的兵马,全是杂兵。就比如这八千六盘山的驻兵。

这些驻兵,一部分是被视为畏兀儿人的唐兀人,大多数还是汉人。

以此告诉他:随便杀,不用关心损耗的问题。

蛮子台只是蛮,却也不傻。

兵马还未离开六盘山,斥候已经撒遍了六盘山以南,西至临洮,东至天水的大片区域。

结合之前收集的一些情报,虽然暂时无法锁定甄鑫的具体位置,但是蛮子台已经基本可以判断出,甄鑫正在撤离西北,甚至很可能已经从汉中撤回江南。

既然如此,蛮子台便直接挥师南下,直指汉中。

哪怕堵不住甄鑫,也当切断日月岛军自江南前往西北的通道。

一万骑兵,甄鑫的确吃不下。

吃不下的东西当然没必要硬吞,否则要么胃胀气,要么肠梗阻。

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是否有必要守住汉中这个关键的中转站,以维持住江南前往西北的商道。

与甄鑫一起坐在汉中城头的,是兴元路总管府的总管班度。

年近五十的班固,据说是班超的后裔子孙。他年轻时最大的心愿,便是如乃祖一般以一己之力凿通西域,并将其地纳入大元国的版图之内。

虽然如今的西域已经算是大元国的辖区,但是甘肃行省最西边沙州路之外,始终处于混乱无治的状态。

遍地是马贼与林立的军阀,以及朝廷兵马常年与窝阔台、察合台两系人马的混战,令普通人根本不敢涉足西域之地。

而仅有的一两条商道,也全被畏兀儿人控制。

这样的西域,依然是属于异族人的西域,而不是班度心目中的西域。

然而年纪愈大,便会离理想愈远。

在班度几乎忘却了这个曾经的理想之时,日月岛却主动上门找他合作,准备开拓西北商路,以此为基础在未来的某一天,凿通西域。

乃至控制西域。

双方一拍即合。

对于班度来说,这自然不是为了自己曾经的理想,而是为了他的治下之民。

能成为一路总管的汉人官员,基本都不会缺乏应有的眼光与魄力,他们缺少的是进取的动力与开拓的支持者。

班度顶住了来自行省与大都朝廷的压力,暗中鼎力支持日月岛商队以汉中为中转站,成功地开拓了前往西北的商道。

收获显著。

受粮价波动的影响,陕西行省大部地区今年的税赋至今还未完成缴纳,只有兴元路超额完成,甚至主动翻了一翻。

兴元路由此超过长安所属的奉元路,一跃而成为整个陕西行省实缴税额最高的路级行政机构。

作为陕西行省的粮仓,兴元路的基本条件本就不弱,加上来自江南巨量的粮食支持,由此成为整个北地唯一未受粮价波动影响的区域。

其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汉中早早就放弃了纸钞与碎银子的交易方式,而全盘接纳日月岛的以银币为主、金币及小额纸币为辅的货币交易。

不过半年时间,金元路便长成日月岛的模样。

也成为整个陕西行省,乃至西北之地最为富庶的地方。商旅暴增,扶老携幼移居而来的百姓无数。

甚至于一些王公贵族也暗暗派遣家中奴仆,在此买房买地扩建商号。

但是这一切,却即将成为镜花水月。

兴元路的达鲁花赤早已经被劝离,班度如今便是兴元路最高级别的官员。面对即将汹汹而至的官军,他必须尽快地做出抉择。

交出甄鑫那是不可能,举全城之力班度都办不到。只要退至城外的汉水中,顺流而下,任有千军万马也留不下甄鑫。

率全城文武官员脆迎这支官军,这其实不算屈辱。毕竟他们有正式的朝廷诏令,不是马贼流匪,更不是敌国之兵。

可正是如此,才让班度觉得无法接受。

这些人一旦进入汉中城,势必比流匪还狠,比马贼更凶,比敌国之兵更有可能将这座城市洗动一空。

他们会将抓不到甄鑫的所有愤怒都发泄在这座城市之中,也会将这座城市好不容易积贮的财富席卷而空,当作他们争夺大都的资本!

所谓生计民生,所谓筚路蓝缕,对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个笑话!

那么就反抗?

可是,凭什么呢?

凭这座早已破败却始终不被允许修复的城墙?

凭朝中被镇慑得不敢轻易说话的汉人文武大臣?

凭城外久疏军械的三千镇戍军?

凭城内惶恐不安的十数万百姓?

班固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一万骑兵,只需一次简单的冲锋,这座城池便将再无幸存的可能。

连姚燧姚大人都被当街杀死而无人为其喊冤,自己还指望这天下有人敢公开支持汉中吗?

班度一时觉得索然无味,不知道此生此时,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努力,为了谁而安邦治民。

“班大人考虑得怎么样了?”甄鑫淡然问道。

班度眺望城外的双目中依然没有焦距,只是喃喃地答道:“田园将芜胡不归……”

“呵呵。”甄鑫发出一声莫得感情的笑声,站起身拍了拍衣襟说道:“既然如此,那甄某也不打扰,就此告辞。”

你不挽留一下?班度愕然,嚅嗫而言:“不知甄公子能否推荐班某前往江南任职?”

这些北地汉官啊……甄鑫真不知该说他们什么好。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似乎也不至于。

不肯逆流而上、迎风而立,却是事实。一个个只想等着别人去争去斗去抢,然后再择主而依、坐享其成,以最小的风险来争取最大的收益。

天底下,有这样的好事?

若说宋人亡国之后,脊梁骨被彻底打断。北地汉人的脊梁,却似乎在百年之前,便已经被打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