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

暗示邹全到时候能否帮忙在上面美言几句;

又或者在讲述自己近期办的案件时,故意夸大困难,期望邹全能主动提出动用关系给予支持 。

邹全看着雷东城这一系列 “孝顺” 的表现,满心都是欣慰。

在他眼中,雷东城的这些举动是徒弟重情重义的体现,

这让邹全越发笃定自己当初极力举荐雷东城,

后来即便自己离开了公安队伍,还在省厅、市局动用私人关系,为雷东城美言,助他顺利接班,

这一系列操作无比正确。

在邹全的内心深处,雷东城已然被他认定为那个能够扛起刑侦大旗、延续辉煌的不二人选,

却浑然不知,自己早已被雷东城的虚情假意所蒙蔽 。

事情的转折还要等到三年后。

之前邹全身为全国警界闻名的刑侦专家,多次受公安部邀请,奔赴燕京,参与全国性大要案侦办专案组。

在那些惊心动魄的办案历程中,每一次面对错综复杂的案件线索,

他都能凭借超凡的专业能力,如抽丝剥茧般理清头绪;

每一回与狡猾凶狠的犯罪分子周旋,他刚正不阿的为人更是展露无遗。

也正因如此,他结识了一众志同道合的挚友。

彼时,八九十年代的社会风气极为淳朴,像邹全这般身怀真本事,

又心怀正义与强烈道德感的人,备受各界尊崇与认可。

部里的朋友们对邹全的为人钦佩有加,对他的专业能力更是赞不绝口,

打心底里认可他这位刑侦领域的中流砥柱。

后来,当他们听闻邹全在审讯室因失手踢死凶残罪犯,被迫脱下警服的消息时,

无一不深感惋惜与愤懑。在他们眼中,邹全的离开,无疑是整个东大警界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

,就如同璀璨的星辰骤然陨落,让警界的天空都黯淡了几分。

而在这些众多来自公安部的朋友中,有一位挚友多年来与邹全并肩作战、情谊深厚。

这位挚友在刑侦领域持续深耕,岁月如刻刀,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

也磨砺出他对人心和人性炉火纯青的洞察能力。

后来,因工作调动,他从公安部调任至中纪委。命运的齿轮悄然间开始转动,

看似毫无关联的轨迹,却在一次看似偶然的契机下,发生了奇妙的交汇。

在日常繁重的工作中,他无意间接触到了那封尘封三年多、从贺州市寄来的匿名信。

当他的目光落在信件标题,看到告发邹全审讯时踢死嫌犯的字样时,

他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心脏也猛地一缩。出于刑侦职业的本能,

他当即拿起信件,开始反复研读。

每一个措辞的尖锐程度,都像一根根刺扎在他心间,令他愈发觉得不对劲;

每一处内容的片面性,都让他眉头皱得更紧。

从信中字里行间那充满恶意的语气,到对案件细节刻意的歪曲描述,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丰富刑侦经验,

他敏锐地判断出,邹全定是遭身边亲近之人所害,而且此人与邹全存在着直接的利害冲突,极大可能是邹全身边的熟人。

想到昔日与邹全一同在案件中冲锋陷阵、为了真相和正义全力以赴的日子

,他心中满是对邹全遭遇的愤怒。他深知邹全的为人,那是一个刚正不阿、对正义有着执着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