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248、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姜老爷子一边走着,一边给她介绍着大院里的情况,这个大院就在南海一号院边上,老京都的人都喜欢把这里称为南海别院。
能住在这里的基本都是建国前的功臣个,军部高级干部,国家机关重要领导。
这个大院里大大小小的别墅一共有八十多套,根据不同的级别,对国家的贡献大小分给了不同的人。
姜老爷子现在虽然退居二线,可他曾经立下赫赫战功,而且曾经还是军区的二把手,分到的是一栋三开间两层的别墅,还带了一个接近一百平的小院。
“这里可是你爸爸他们几个长大的地方,当初你爸爸结婚就是在这里举行的婚礼。”
姜老爷子推开院门,带着江暖步入院子。
这里的房子外观看着有些陈旧,带着历经沧桑的厚重感。
院子里种着各种当季蔬菜,一看就是被人精心照料的。
走在最后的老方看到江暖的实现落在院子里的蔬菜上,笑着说道。
“老首长平时就喜欢打理这个菜园子,要不是老太太嫌养家禽味道大,老首长都想在这后院弄个鸡窝,再养一只羊。”
走在前面的姜老爷子听了,立马来了兴致,指着一处长势颇好的小青菜说道。
“丫头,家里吃的蔬菜都是爷爷自己种的,你看这些小青菜,可比外面买的新鲜多了,可惜这里地方太小,不然爷爷还能种更多的菜,等再过段时间,那个架子上的黄瓜和豇豆应该也能够吃了。”
说到这,姜老爷子眸光柔和了下来。
“你奶奶就喜欢吃那个酸豆角了,每年我种的豇豆一大半都被做成了酸豆角,然后和肉末一炒,拌在面里,你奶奶能吃两大碗面。还有这黄瓜,腌一下,然后做成酱菜,大夏天的弄一碗毛豆炒酱菜,又方便又下饭。”
姜老爷子一说起他这个菜园子,那是有说不完的话,江暖也不觉得烦,就在一旁耐心的听着,偶尔还能附和两句。
最后一老一少说到冬天种菜麻烦这事,江暖又说了可以用大棚保暖,弄得姜老爷子都快忘了他带江暖来这里是干什么的了。
还好一旁的老方适时的提醒了,姜老爷子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爷爷,这个不急,等有时间我慢慢和你说,我去年冬天就是靠着大棚里的蔬菜过了一整个冬季,保证每天都有新鲜蔬菜吃,不然就要像其他人只能吃白菜土豆萝卜了。”
“好,好,你可一定要和爷爷好好说道说道,这一到了冬天,城里最缺的就是蔬菜了。年纪大了,要是不常吃到蔬菜,就要上火,浑身不舒服。”
姜老爷子唠叨着,终于领着江暖进了屋。
这栋小楼左右三开间,中间是用来会客吃饭的堂屋,左边朝阳的这边是老爷子和老太太两人的卧室,后面是一间厨房。
右边这边前后各有一间卧室,平时老爷子老太太住在这边的时候,老方和方婶子夫妻两就会住过来照顾两位老人。
看得出老爷子老太太平时生活的都很简谱,这里的陈设都非常简单,除了一些日常必须用品,也就老爷子平时用来喝茶的茶具算得上比较值钱了。
“丫头要上去看看你的房间吗?之前那个房间是你爸爸他们住的,不过那个房间空了有十多年了,也就每年你那几个哥哥弟弟偶尔回来住几天。”
江暖点了点头,自己上了楼。
楼上的布局和楼下差不多,朝阳的这边分别是三间卧室,北边也有一个卧室,还有一个卫生间和一个书房。
老爷子给江暖收拾的房间是楼上最大的一间,看到里面的家具,江暖忍不住笑了,这里面的床和衣柜同四合院那边的一模一样,估计当时老爷子直接买了两套。
就在江暖在楼上闲逛的时候,楼下传来了几道陌生老人的声音,不过听着倒是都很有气势,江暖见此也就直接下了楼。
“老姜啊,你那宝贝孙女呢,我们可是把见面礼都准备好了,你也让我们大家见见呢,我倒要看看究竟长得多好看,把你嘚瑟的。”
人未到,声先至,随后便是姜老爷子略显得意的声音。
“哼,我的乖孙女不仅人长得好看,能力也是非常的强。”
“知道知道,不就是给咱们国家搞来了两千万美元的外汇嘛,姜老头,你这话说的我们听的耳朵都要生茧子了,就不能说些别的。”
有一道老人的声音传来,显然是很不爽姜老爷子的炫耀。
姜老爷子冷哼一声,心想,别的他暂时也不能说,万一被有心人知道了,那可是要威胁到他乖孙女性命之忧的。
不过就外人所知的这些,也足够让这帮老家伙羡慕嫉妒的了。
“程老头,你说的轻巧,有本事让你家那几个也给咱们国家弄点外汇来啊,你不知道外汇对咱们国家有多重要嘛?我看你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指不定心里有多嫉妒我呢,哼……”
被姜老爷子这么一怼,脸一下子垮了下来,可不就是羡慕嫉妒嘛。
要说这大院几十家,就他程家人丁最是兴旺,他和老婆子两人膝下育有五子二女,这七个孩子又给他们生了快二十个孙子孙女,现在曾孙辈都有四五个了。
可谁能想到他老头子在军界驰骋半生,膝下子孙竟没有一个能挑起振兴家族大任的。
目前最优秀的一个也不过是在军中混了个师长的位置,而且这个位置还是靠着他曾经的战功和人脉才有的。
哎,再想想这姜老头,虽说十几年前姜家遭逢巨变,几乎所有人都远离京都。
可只有他们这些和姜老爷子关系近的人才知道人家那不是远离,只是在蛰伏。
关键是姜家这些个孩子各个都非常的优秀。
姜家老大就不用说了,继承了老爷子的衣钵,在军界混成一方首长。
姜家老二虽说弃武从文,走上了科研之路,可他们都知道人家在西北军工研究所也是个负责人,也是有军籍的。
再说这姜家老三吧,小的时候看着调皮捣蛋不务正业,哪知道不声不响的就成了国安部的人了。
除了这三位,姜家第三代目前几个成年的也都在各自的领域独领风骚。
反正就是姜家子侄辈虽然不在京都,但京都大院到处都是他们的传说。
现在丢失十七年找回来的小孙女居然也是如此的优秀,一人之力给国家拿下这么多的外汇,新闻都上了报纸,被上头点名表扬,那可是在上面那几位心里都记了名的。
关键是这样一号人物,今年还不满十八,还是个小丫头,这要是再让她成长几年,会有多大的成就,他们这些经历过无数风雨的人都不敢想象。
哎,看到姜老爷子那春风得意,恨不得把我骄傲我自豪这几个字可在脸上的表情,几位老爷子也都是拳头痒痒的,这老姜头,惯会气人的。
“要我说啊,咱们大院的孩子还是要继承大院子弟的优良传统,拳头底下较高下。别忘了,咱们可都是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过来的,虽然现在国家看似太平,可隐藏着的内忧外患不胜其数。作为咱们的孩子,当然要继承咱们的衣钵。这要是没有好的身手,以后怎么接替我们保家卫国,守卫国家安宁。”
程老打死也不想承认老姜家的孩子比他家的优秀。
哼,拳头底下较高下,这可是这个大院的优良传统。
大院孩子,不管男女,遇到事情那都是直接打擂台,谁的拳头硬,真理就在谁这边,这是几十年延续下来的传统了。
就算姜家老二姜远泰年轻的时候,也是靠着武力和大院子弟讲道理的,哪怕他现在从事的是科研工作,但他依旧能一拳打到一个成年人。
从大院出来的孩子,要是没有拳头不够硬,就不配说自己是大院里的孩子。
当然,也有例外的,有些人家难得有个女娃娃,那也是从小娇宠着长大,然后遇到了什么事,那就直接找家里的哥哥弟弟出去打架,但这些也仅仅是对女娃娃有例外。
不过就程老爷子几人,他们觉得不管女娃还是男娃,既然是在这个大院长大的,那就都该从小送去军队训练。
程老爷子说完,脸上露出一抹傲娇的表情。
“明天大院比武,我家小孙女肯定能拔得头筹。”
程老爷子口中的小孙女,就是前几天姜家人聊天时提到的那个瑶瑶,程絮瑶,今年十六,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假小子,成天跟着一群男孩子玩。
从三岁开始,程老爷子就带着程絮瑶在大院里到处挑战,可谓是打遍大院无敌手,是大院里出了名的大姐头。
姜老爷子一听,轻哼一声道。
“程老头,不是我说你,就你家瑶瑶那孩子,跟个假小子似得,你就不担心以后她找不到婆家,就咱大院,都没有几个打得过你家瑶瑶的孩子,估计都没人敢娶她当老婆。”
程老爷子一听,立马不干了,这可是他最宝贝的孙女,谁说他孙女,他就跟谁急。
“你这个姜老头子,不会说话就别说话,那些不敢娶我家瑶瑶的男人我还瞧不上呢。以后我家瑶瑶找对象的标准就是必须打过我家瑶瑶,一个连女人都打不过的男人要了有何用。再说了,就算我家瑶瑶没人要,我老程家也养得起,大不了就一辈子不嫁人,也省的嫁了人在婆家受欺负。”
江暖正好下楼,听到这话,挑眉轻笑,这个程爷爷倒是个思想前卫的人。
在这个还是女人必须嫁人生子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程老爷子能有这样的想法,的确让江暖有些意外,也很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