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314、再次出发广市交流会

方琳一听才两块钱,想都不想便点头了。

“行,那一会儿我就给我爷奶打电话报平安,咱们大队的电话平时也能借用吗?”

江暖点了点头道。

“对,只要出钱就行,具体的收费标准大队部那边可以查看。”

两人说着便出了门,在经过知青院的时候,正好碰到了也准备出门的三个新知青,两边各自介绍了一下,那三人听到江暖带着方琳去大队部领粮食,三人也都跟着一起了。

只是几个人走着走着,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为啥这里的村民对这位江知青都这么的热情呢,就算是这江知青来的时间久了,也不至于和所有人都打成一片吧。

最后,三人将这个现象总结为这个河西大队的村民都非常热情,也只有方琳知道一点内幕,但她也不是那种爱多嘴的人,就这么默默的跟着江暖,感受着这里的村民对江暖的爱戴。

“小江知青啊,你今天没去工厂那边啊。”

又碰到一个村民,那人扛着锄头,看样子是从后山药田忙完回来。

“对啊,菊花婶子,你这是回去做午饭吗?”

“对啊,这不快中午了吗?下午市医院的人来收药材,我得赶紧吃完午饭去药田那边忙呢。对了,小江知青,你可是好久没去药田那边逛逛了,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药田那边没了你可不行。”

“这几天有些忙,下午我抽时间过去瞧瞧。”

“哎,好嘞,那我不打扰小江知青了,下午见啊。”

说完,那叫菊花婶子的妇人便离开了。

这时,那三个新知青也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这里的村民不是因为热情好客才对江知青这么和气。

陶桃好奇的问了句。

“江知青,我看这里的人对你都很热情,你是不是帮了他们什么忙啊。”

“额,也没啥,就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

江暖虽然不会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也不会见人就宣扬一下自己的好人好事,那也太不要脸了。

领粮食的地方就在大队部这边,江暖带着四人过来后,他们看到大队部旁边超大的厂房,门口还挂着厂牌。

那戴眼镜的简书唯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

“这村子里还真的有工厂啊,看这规模,还挺大啊。”

“你看那边,好像还在盖房子。”

另一个江宏指了指稍远一点的地方,那边正有一群人忙碌着。

“江知青,这是大队办的工厂吗?那我们是不是也能进工厂上班啊。”

陶桃又凑了过来,倒不是她不想下地干活,但是能进工厂,谁又乐意每天在地里干活呢,风吹日晒的,不说女孩子,就是男同志也没几个受得了的。

“嗯,这是大队办的日化用品厂,工厂以后的确会招工,不过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的,不是谁都能进的。”

“那就是说我们都有机会喽。”

陶桃没在意后面那个考核的问题,只听到工厂会招工这句话。

江暖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

带着他们几人领完粮食,江暖便和方琳又回了家,至于另外三个知青,他们还要去大队里的木匠那买一些家具,江暖和他们指了下路就分开走了。

中午的时候,江暖把许甜甜和方琳相互介绍了一下,都是性子直爽的小姑娘,一顿午饭的时间,两个小姑娘便熟稔了。

下午江暖又带着方琳去了趟大队长家,说了下要自己盖房子的事,顾爱国也直接答应了。

方琳直接选择了江暖家小院的对面那快空地,中午吃饭的时候,方琳就参观了江暖的屋子,便直接依葫芦画瓢,盖了个一模一样的。

第二天,江暖又陪着方琳去了一趟公社,京都那边寄来的包裹也都到了。

好家伙,看到那些包裹,江暖怀疑方家是不是准备让方琳在这里住一辈子,直接将拖拉机的后箱全都堆满了。

方琳看到这一大车的包裹,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爷奶他们就是担心我在这边待不惯。”

想想也理解,方家唯一的小姑娘,肯定是当宝贝一样宠着,再说方家也不缺钱,就这几个包裹也就是方家人手指缝里露出点就能解决的事。

回去后,江暖又帮着方琳收拾了半天,方家寄来的东西,真的是吃穿用度样样考虑周全。

“方爷爷他们这是担心你在这里吃不饱啊。”

江暖看着满满两大袋的粮食,而且都是精米白面,他们是不是忘了这里的大东北,华国的北大仓了。

方琳被说的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挠着头说道。

“这还是我拦了好久他们收敛后的结果呢,对了,我爸妈还给了我很多全国粮票,我二哥还给了我两百块钱,他说以后每个月还会给我汇一百块钱的。”

江暖扶额,这哪是下乡当知青啊,这不就是换个地方生活吗?

“我觉得你也不用下地挣工分了。”

“那不行,该干活还是得干的,他们给的是心意,但我不能因此就直接摆烂啊。”

“嗯,有觉悟的好同志,不愧是大院里出来的。”

方琳一听,立马得意的拍了拍胸脯道。

“那是当然,我爷爷从小就教育我们,以后不管去哪儿,不管做什么,都不能给大院子弟丢面。”

这点江暖很确定,虽说大院里也有几个不怎么样的,但大多数的大院子弟都是非常优秀的。

在江暖的帮助下,方琳也很快适应了河西大队的生活。

现在已经结束了秋收,地里的活计也不多,一开始方琳的确有些不适应,但她也是个不服输的,适应了几天后,终于像模像样了起来。

而这期间,另外几个知青虽然有些不适应,但也能勉强坚持,就是那个徐艳红,几乎是一天一小闹,三天一大闹。

这不,下乡的第六天,徐艳红又闹了起来。

原因是今天大队里的记分员有事不在,大队长知道方琳是高中生,便把记分员的活计让她干了。

要说这地里的活,哪个最轻松,肯定是记分员了,不用出什么体力,一天下来就能挣八个工分。

徐艳红一听生产队长让方琳当记分员,立马闹了起来。

“凭啥方知青能当记分员,我也识字,不就是登记一下一天的工分吗?我也会。”

生产队长早就看着徐艳红不顺眼了。

这次的五个新知青,干活最卖力的就数这个小方知青了,果然如大队长说的,这江知青的朋友肯定都很厉害。

另外三个知青虽然干活不咋地,但人家肯努力啊,虽然每天挣的工分不多,但他们从不抱怨地里的活辛苦。

只有这个徐艳红,从第一天开始就各种闹腾。

先是嫌弃知青院的环境不好,之后又说老知青欺负他们新知青,然后又说大队长办事不公,再接着又和村子里的几个婶子闹过。

总之一周时间,这个新知青算是把河西大队上上下下得罪了个遍。

“徐知青,你连这基本的除草都干不明白,我怎么可能放心让你当记分员。到时候你连人家的活有没有干好都分不清楚,这工分怎么算。”

说完,生产队长便不搭理徐艳红了,还给她分了最累的活。

徐艳红还想闹,可根本就没有人搭理她,反正赶不完就没有工分,没有工分等年底分粮的时候她就分不到。

而在方琳他们适应农村生活的时候,江暖也在准备出发去广市交流会的事了。

这次江暖不用先去京都那边,而是直接和程斌他们一起从庆市这边坐火车去广市。

想到庆市到广市这几千公里的路,火车差不多要走五天五夜,江暖已经开始觉得腰酸背疼了。

可江暖也不能因为自己爬累就形式特权,算了,就当是一次别样的体验吧。

十月初的某一天,河西大队村口,以顾长河和江暖为首,身后跟着这次一起出发七个人。

这次他们会先去市里面集合,然后和其他一起参加交流会的厂家代表一起坐火车出发广市。

为了这次的交流会,工厂这边可是斥巨资,给所有人采购了统一的工作服,还没人配备了一个超大的行李箱。

嗯,这个行李箱可不是让他们用来装自己的东西的,里面放的全都是他们这次参展的产品。

这次美人日化厂参展的产品多大二十多种,单单面膜根据功效和肤质就有七款。

大队长今天也是盛装出席,带着一众大队干部和村民们在村口送他们。

江暖看着这阵仗,也是哭笑不得,要不是昨天她强行拦着,大队长都准备敲锣打鼓来个十里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