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马伊利
所谓制播分离,就是节目的生产制作与节目的播出分别由不同的单位或者是公司负责的管理制度。
约韩国在 1982 年就有了,华夏在 1999 年是个节点,广电发布了《关于深化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
首次明确提出“制播分离”概念,鼓励电视台将非新闻类节目(如综艺、电视剧、纪录片)交由社会制作机构完成。
2000 年推动制播分离试点。
而进入 2003 年,更是明确了民营滋镇进入节目制作领域,可政策有了,却一直没有推动下去。
原因就在于领导说了算。
一直到 2009 年之后,制播分离开始改革,才慢慢形成形成规模。
正如上面说的,制和播是否在形式上分开并不重要,关键是引进竞争机制,把领导说了算变成市场说了算。
李琦就是要挑战一下这个生态,再说了,小打小闹,不是李琦的风格,搞个综艺还掣肘,不如不搞。
电话那头再次沉默了一会儿,“那我和台长说一下,你等我消息。”
“行,不过你最好快点,我过几天去一趟米国,等我回来希望听到你的回复,如果不行,我找其他家。”
“别啊,别找其他家啊,咱们这关系。”电话那头的宋程一听顿时急了,“我马上去汇报。”
……
李琦挂完电话,正巧看见孔阳从外面走了进来。
“琦哥儿,你的机票,这回要不让我去吧?”
“你去干嘛?再怎么说,卓韦天天学英文,你连个英语句子都说不标准。”
这话一出,孔阳顿时蔫儿了,“对了,外面有个女演员想见你,要不要见见?从华谊过来的,要不要见一下?”
“谁啊?”李琦伸手扒了一下百叶窗,看向外面,正好看到一个人。
嚯,这人他还真的认识。
马伊利。
她来干什么?
飞机是晚上的,有时间,正好见一面。……
“李总,您好,我叫马伊利,上戏毕业,出演过……”
“我知道,你刚刚出演了《西施眼》、《怀珠格格 3》嘛!”
“李总竟然看羊城电视台?”
马伊利一脸的震惊,《怀珠格格 3》这时候还没有在湘省卫视放,而只是在羊城电视台小范围的播放,京都许多影视圈里的人也只是知道《怀珠格格3》拍出来了,但还没有上星。
会议室,李琦看着对方介绍自己,这时候的马伊利还带着一点婴儿肥。
马伊利
“据我所知,你还是华谊的人,为何要来「璀璨娱乐」?”
马伊利咬了咬嘴唇,抬起头,“那我就实话实说了,相比华谊,『崔粲娱乐』更有前途,我希望能有突破。”
李琦看着对方,半晌问了一句,“是你一个人过来,还是和管狐一起来?”
“我和他已经分开了。”
“哦?那可惜了,看到了传闻是真的,能多问一句为什么吗?管狐对你现在而言,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在李琦的印象里面,马伊利和管虎好像还真就是今年出问题的。
说起来管虎,李琦其实还是想把这个人也拉进来的,他执导的电影许多还是很有深度的。
《黑洞》。
《斗牛》。
《杀生》、《八佰》……
管狐这个人也是北电毕业的,他的父亲管宗相曾在文工团工作,复员之后,进北影厂当了演员,职业生涯后期执导电影,在“京圈”很能吃得开,江湖人要称呼一句“管叔”。
所以他也算是子承父业。
1994 年,管狐的处女作名字叫《头发乱了》,许多人不知道,那时候张嘉译还没有改名字,而是叫张小童;耿楽也还留着一头长发,是个美院的学生。
也就是在这个剧组,管狐认识了他的第一任女友,孔林。可惜,这部处女作,并没有成功,反而被许多人认为太刻意,过分写实,没有啥看头。
但事业失宜,情场得意,他与孔林暗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这时候的孔林前男友是王全按,劈腿了学妹蒋文丽。
95 年管狐拍摄的 《浪漫街头》上映之后,辉煌一时,但事业丰收了,情场反而没落,他与孔林的感情走到了终点,孔林扭头与《头发乱了》的主演耿楽好了。
1997 年,管狐跑到上戏为《夜行人》选角,遇到了第二任,也就是眼前的马伊利。
这部电影之后,两人走到一起。
不过,京圈里面有一点做的很好,即便分手了,但朋友还继续处,管狐后来的几部电影,孔林均有出演。
而最让人称道的是管狐拍的《黑洞》。
里面不仅有陈道名、陶红、陶泽汝、丁佳丽这样的角色,还有黄渤,以及管狐的前任、现任、未来任全都揽进了这个剧组。
孔林演一个记者,马伊利演一个被包养的情人,梁靖则演一个实习警员。
2003 年,马伊利则是被自己的闺蜜刚刚从电视台辞职女主持的梁靖给撬走了男友。
如果再加一点,那就是孔林和耿楽同居7 年以后,又被珂兰给挖了墙角。这几个人的风流史都够拍一部电视剧。
当然,马伊利其实也不算亏,毕竟管狐这些年还是很照顾她。
相比其他同学毕业天天跑剧组试镜,为她铺了许多台阶,参演的《西施眼》一举拿下国际奖项,并且为她争取到了《怀珠格格 3》中的紫薇,并且把她带进了京圈,也算是对得起她了。
马伊利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选择回答:“没错,传闻是真的。”
“也许真的如梁靖所说,他们臭味相投,才是一路人。”
她太强硬,骨子里面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对于管狐回家当老爷,十分看不惯,“我凭什么伺候你啊,我爸妈都没有伺候过。”
但梁靖不一样,人家面对采访依然可以说出来那句典中典:
“不介意老公有女人,因为男人经常恋爱,会激发创作激情。”
这份格局,她马伊利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