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火爆 1

光影在巨大的银幕上激烈碰撞。

翡翠宫的古朴砖瓦在劲风中震颤,碗碟碎裂声、瓦片飞溅声、粗重的喘息声与凌厉的破空声交织成令人血脉贲张的交响乐。

镜头中央,体型圆润、动作却出奇迅捷的阿宝,正将他从乌龟大师、师父那里辛苦习得的种种功夫技巧,以自己独一无二的方式施展出来。面对功夫通神、力量滔天的残豹,他竟未如想象中那般一触即溃。

那圆滚滚的身躯不再是笨拙的象征,反而成了卸力、闪转腾挪的优势。

他没有采用教科书般的严谨招式,而是将笨拙转化为一种出其不意的节奏,一个后滚翻躲开致命的爪击,顺手抛出的擀面杖竟精准地打中残豹的鼻尖。

他用滑稽的表情干扰对手的专注,又在下一秒以惊人的爆发力施展出一个虎鹤双形中蕴含精髓的推掌,逼得大龙踉跄后退数步。

一时间,竟然与残豹打的难解难分。

“powerful!”

“wow~”

紧接着,一声更长、更由衷的惊叹从后排响起,像涟漪般扩散开来。

转瞬间,整个放映厅像是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惊叹声、倒吸冷气声、急促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化作一片密集的嗡嗡回响。

阿宝与残豹,这看似力量悬殊的对决,竟演变成一场令人屏息凝神的、势均力敌的缠斗!每一个惊险的闪避,每一个看似巧合却蕴含深意的化险为夷,每一次将食物转化为战斗道具的机智,都精准地搔到了观众期待的痒处。

影院之内,导演马克·奥斯本脸色涨红,此刻却全然顾不上银幕上的激战,他的脸颊像熟透的番茄般涨得通红,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

杰克·布莱克,则是截然不同,反而十分享受这种感觉。

冲着观众们频频致意。

“现在…现在就要站起来吗?”马克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紧绷和犹疑。

杰克·布莱克没有看马克,甩了一句,“一会儿电影结束,他们可能就走了。”

“对哦。”

于是只要观众们惊呼,他们两个就站起来。

跟俩大傻子一样。

《功夫熊猫》能在北美打开市场,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

什么是他们的价值?

好莱坞的那套“个人英雄主义”、“成长弧光”的审美偏好。

观众无需理解东方文化背景,就能快速代入主角的情感历程。

在北京方面,虽以中国功夫、熊猫、道教哲学以“气”“阴阳”为核心元素,但并未将其塑造成晦涩的“异域奇观”,而是用通俗化方式解读。

功夫被简化为“坚持与热爱”的载体,阿宝靠对功夫的痴迷突破身体限制。

“神龙秘籍”的真相是空白的暗合“自我认同”的西方价值观。

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

熊猫、太极、古建筑等视觉符号更多的是作为“文化点缀”存在,既满足观众对东方文化的好奇,又不构成理解障碍。

西方的这群观众,最喜欢的“真实感”和“亲和力”,阿宝有完美的契合。

阿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强者”——他肥胖、笨拙、贪吃,甚至因自卑而逃避责任。

这种“接地气”的设定让观众感到亲切。

他的挣扎,“我配不上神龙大侠的身份”。

面对师父的质疑时的退缩的脆弱,与普通人在现实中面临的自我怀疑何其一致。

相比“天生强大”的英雄,北美观众更偏爱“后天成长”的平凡英雄,阿宝的“不完美”恰恰成了最大的魅力。

首映结束,马克就带着布莱克找到了李琦,“rLi,火了,我们这部电影肯定是火了,您都不知道,现场的那些观众有多么的热情。”

李琦哼了一声,“火也就火了,没有必要这么着急上火的。”

“我…我真的是太激动了。”

“果然没有经历过大事儿!”

李琦很不喜欢那种咋咋呼呼的导演,演员也是。

内地就有一票导演拍的戏不咋样,天天咋咋呼呼,架子倒是摆的很足。

马克犹豫了一会儿,追了上来,“rLi,我可以加入您的电影公司吗?”

“我的电影公司,无法从事经济业务哦,这是加州法律规定的,不是吗?”李琦扭头看向对方。

米国和内地不一样。

内地是制作和发行的公司,往往也会插手经纪人的业务。

按照米国加州的法律和行业工会的规定,任何从事制片和发行的公司的人或者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从事经纪人业务和享有经纪人权利。

不仅仅是规定,而且进行了立法。

这次李琦带着王建霖过来,其中一项,就是要扶老王来当这个老总。

所以,就算是这是事实,他也会在公开场合承认。

“哦,我不是这个意思,可我听说你有一家合作的经纪公司在米国。”

嗯?

李琦停下来脚步,走近拍了拍他的肩膀,“《功夫熊猫》拍的不错,很快就会有其他的经纪公司来找你,你真的不考虑其他家?”

“是的,rLi,还请您帮忙。”

“我倒是认识一家,回头我让人将对方的电话给你,你可以去试试,至于你们能不能谈妥,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谢谢rLi。”马克顿时狂喜。

马克点头,“我相信rLi的眼光,我只是个菜鸟,但您能这么相信我,给予资金和信任,您相信自己的眼光,我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嚯~

李琦看着对方眼中的光芒,愣了片刻,耸了耸肩,这是收了一个小迷弟?

马克和布莱克从房间出来,站在门口,看到两个黑人在舌吻,忍不住兴奋地一脚踹了过去。

“这什么地方?公共厕所吗?”

两个黑人本来还想发怒,看见是两个白人,而且边上还有一个白人警员,悻悻然地走了。

布莱克有些懵逼挠了挠头,“你这是?”

马克耸耸肩,无所谓道:“就看不惯他们随地招摇的样子。”

这个时代没有二十年后那么正确,这种情况,在街头并不鲜见。

布莱克,嘴角抽搐,“行吧…你似乎对这位rLi很有信心?”

“如果你能了解的更多一些,我相信你会比我更疯狂,这么说吧,我和米勒聊过,rLi来米国没有几次,但他的做派绝对比米国人还米国人。”

布莱克沉默了一会儿,还是有些不明所以,只能转移话题,“接下来应该会有人来买版权的吧?”

“必然的,按照rLi的想法,这几天肯定有不少人…”

正说着,电话突然响了,他拿起电话。

喏,买版权的人电话已经打到他的手机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