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证道之后的道途
“众生?”
“真是可笑至极!”
“哈哈哈——”
“蝼蚁无聊的把戏!”
“走到了这一步,尔的心中,除却道途以外,竟然还存得下其他的东西,真叫人意外啊!”
“闲话休提,动手吧!”
“……”
一番话语后。
祂们终于是不再废话了。
嗡——
各方道海因为祂们的念头而兴起波澜,一道道足以将至强魔神在顷刻之间炼化、同化的大道之力,朝着老爷子席卷而去。
也并未露怯。
老爷子施展自身大道,在道海之中激荡起波澜。
笑而摇头:
“正因如此——”
“诸位道友的道始终都未能成,而祂的道则是成了。”
“你们始终都要差了祂一筹!”
老爷子的话音落下。
至强之上的一众大尊纷纷愣了一下,都是若有所思起来了。
但仅仅只是瞬息一念。
随后。
祂们纷纷开口道:
“狂妄的小子。”
“真是聒噪!”
“你说的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不是你再次口出狂言的理由。”
“走到这个层次,让你分不清高低了是吗?”
“……”
面对祂们的话语。
老爷子只是淡然一笑,依旧是淡定的盘腿而坐。
随意的道:
“若诸位道友真身在此,贫道自是不会如此妄言。”
“但一道念头降临,点滴道行至此,就想要染指洪荒?”
老爷子那一双老眼之中流转着不多,但是却极其刺激到祂们的不屑。
讽刺道:
“也配?”
这话——
伤害不大。
但是配合上老爷子那轻蔑与不屑,盘坐着就与祂们对抗起来的姿态,直接令祂们的念头掀动滔天的杀机,开始竭尽全力道争起来了。
而对此,
老爷子自始至终都稳如不周山一般的,盘腿坐在大道真海之上,轻描淡写的挡下祂们的念头与道。
……
大道真海之中。
老爷子与祂们的念头之间的道争,已经开始了。
其中的凶险,自然是不必多说。
只不过,
这一场道争之战,并未波及到混沌之中来,也并没有波及到混沌战线,以及被混沌战线、诸天万界保护着的洪荒寰宇。
属于诸圣、证道至强者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是故。
已经退回自己在混沌之中的道场以后,诸圣与羲和、常曦这两尊证道至强者,都是默默的拱卫着洪荒。
而被那些残缺魔神、无缺魔神拖到周围的一方方混沌凶兽兽巢天地。
他们也有关注。
但只要不出现超出亚圣这个层次,或者是大量的兽皇从那兽巢之中走出来,他们都不会去管的。
这一场天外浩劫——
不仅仅是洪荒寰宇、诸圣与证道至强者的,同样也是洪荒众生的!
所以,
混沌战线这一个层次的大战,诸圣与证道至强者能够不插手,基本上都不会插手。
凶兽——
是属于洪荒寰宇、诸天万界之内众生的大劫!
太素天内。
小腹重新隆起来的女娲,脸上带着些许担忧的色彩,安静的坐在一张软椅上。
一旁。
正在煮茶的羲和,见她眉宇之间一直带着担忧。
不由得开口宽慰道:
“不必担心。”
“有夫君与道祖在,一切终究会无恙的!”
闻言。
女娲微微一笑,应了一声:
“嗯。”应归应了。
但是女娲依旧未能够放心下来——
尽管从大战开始,已经过去漫长的岁月了。
但不管是羲和还是常曦都好,也不过是在证道之后的道途,走出不远的路程。
她们应对无缺魔神尚且毫无还手之力,又如何能够看到更高层次的道争之危险程度呢?
诚然。
女娲也不过比无缺魔神要强上一筹,但哪怕只是半步的差距,能够看到的风景,都是不一样的。
她能够感觉得到——
此时隐藏在平静之下的,最顶层的祂们之间的道争,是何等的凶险。
一旦败北。
等待着失败者的就是自身的一切,被胜利者同化的结局。
看着女娲的担忧依旧没有收敛。
羲和微微一笑,也不再劝说什么了。
她自然知晓女娲的强大。
但是羲和觉得——
女娲或许不太能够明白,她们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存在!
眼下。
关于这一场天地升华的一切,只怕早就已经被自家夫君给设计好了。
所以,
根本就不需要她们在这里担忧!
不再劝说的羲和,给女娲与一旁提笔疾书的妹妹常曦,都给倒了一杯灵茶。
安静的享受着宁静的岁月。
……
同样在混沌之中开辟了道场。
太上默默的在自己的道场之中闭关潜修——
感受了一番天帝陛下的部分力量。
同时,
还感受了至强魔神们的强大。
最后,
更是见识了一下那等存在的风采。
尽管当时难受得很,险些连道心与意志都被冲垮了。
但是平复下来后,太上也是明白,能够见识一下那等高处风光的一角,对于他来说,是一份绝无仅有的机缘与馈赠。
这些——
都是他作为天帝陛下的棋子,所得到的报酬!
眼下无事。
自然是要好好的消化,将之化作自身底蕴的一部分。
……
太上在闭关。
其余诸圣亦是如此——
元始。
通天。
佛教二释。
在此前与残缺魔神的大战,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收获,都在尽力的消化,将自己的道途,不断的往前迈进。
当然了。
对于诸圣来说——
这一战最大的收获,并不是他们在道途上面的进步,而是在他们的见识上面的进步!
在战斗结束以后。
诸圣之间稍微交流一番,便是了解到了证道之后的四个层次。
最弱者——
残缺魔神。
中等者——
无缺魔神。
上等者——
至强魔神。
君临者——
至强之上的祂们!
了解到这一层。
诸圣对于证道之后的实力层次,对于自身所处的道途阶段,在此战以后都有了一个明确的参照,之后就不会感觉到迷茫了。
以前他们所能够参照的,也就只有天帝陛下与自己的老师。
但是那两位存在——
根本就不具备普适性啊!
祂们是开辟道途的开创者、先驱者,是毫无疑问的伟岸存在。
而诸圣、后续证道者——
也都只是追寻着祂们的身影而前进的后来者!
根本无法参照祂们。
现在有具体的参照目标以后——
诸圣的修行动力与念头,反而更加的强烈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