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你打算怎么处理感情线?

第461章 你.打算怎么处理感情线

听到陆思文的话,翟达稍稍顿挫了一下。

“乌托邦”的故事其实是个好故事。

有莫名其妙,有青春笑闹.

一群小镇青年,在高考后拿着或满意或失落的结果,却在暑假绽放出不同朵的故事。

只是稍稍回忆,嘴角就带了点笑意。

可惜作为作家,他不能自己去写其内容,这点挺可惜的。

按照行业惯例,你要是受苦受难、抗击病魔、住牛棚打猪草了,你可以用自己为原型。

反之,取得成就、收获满满、总之就是爽的事情,可以写别人的,可以别人写你,不能自己写自己。

有点纯粹凡尔赛了。

君不见莫桑哪怕拿了奖,也没写《拿了懦奖的我一夜暴富,财富自由》么,照样写的是精神苦难与故乡的樱。

还有他那观察入微的母亲。

能将“乌托邦”的故事转化为长期流传的作品,翟达其实不反感,也许五十年后拿出来再看看,依旧觉得有趣。

如果非要由一个作家完成的话,陆思文无论从亲疏远近、和其他乌托邦人的关系、作家水平,都很合适,但.

翟达:“你打算怎么处理感情线”

陆思文猛地愣住了,黄色裙摆因为急刹车撞在了小腿上,勾勒出那翟达熟悉的轮廓。

对哦怎么忘了还有感情线!

她光想着写出家乡小伙伴,在同学带领下“向上生长”的立志故事了.

男主无疑是翟达,女主

难道让我下笔写卢姐姐和翟达.

先是感觉心里咯噔一下很难受,好似一颗原本就偷偷摸摸在石头缝里生长的小草,再度失去了本就不多的阳光。

但紧接着,不知为何陆思文脸蛋红了起来。

陆思文赶紧摇摇头:“当然要有一些改编的地点、乌托邦三个字都不可能照抄.人也是。”

比如从数学少女改成文学少女.会不会被打

素白的小手在额前轻轻敲打了一下,似乎想让自己清醒一点。

小鹿:脑子里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奇怪了。

但好爽啊!

突然感觉视线边缘有一对明亮的眼睛,陆思文转头看去。

唐小葵:。

盯.

陆思文清了清嗓子:“我觉得,‘共同成长’、‘打破桎梏’才是故事内核.重点也许应该放在大家各自的变化上”

共同成长打破桎梏么.

不知为何,脑海中的画面感扑面而来,好似一部优秀的电影。

翟达感觉这事儿比较重要,不是菜市场三两句说得清的,提议道:“你要不先搭一下框架.乌托邦的人暑假大多在各忙各的,你也需要采访取材什么的,不过.”

“不必钻牛角尖,以作家来说,脑海里会冒出许多‘想写的东西’,但真落笔还是要精挑细选,开脑洞很容易,投入的精力和时间却追不回”

比如他偶尔半夜睡不着的时候,脑子里也会冒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什么仙侠啊、科幻啊之类的.

“老板来三斤精排,这块肉多的给我切一半。”说着翟达又拿起隔壁的大蒜掂了掂,捏了捏。

尖货,又硬又沉。

“不过提个醒,乌托邦的故事还没结束呢,你可以先写‘一’。”

陆思文背着手,小鹿般的眼睛眯成了弯月:“那我很期待能写‘二’和‘三’。”

开局:小镇青年向上生长。

结尾:

————————

完成了于晓丽交代的艰巨任务,翟达拎着精排和大蒜回到了家里,于晓丽看了看成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没白教。

接下来就没翟达什么事儿了,排骨都是剁好的,也不需要他切配秀刀工,就重新躺回了沙发上。

唐小葵依旧翟达去哪她去哪,抱着一根雪糕坐在翟达脚边。

绿色心情融化的很快,很快从上往下啃,就变成从下往上舔,手指都染成了绿色。

翟达莫得感情道:“再和可乐一样搞得到处都是,就不是打屁股这么简单了。”

唐小葵一僵:还有比打屁股更狠的

不能是打脸吧

翟达调整了一下躺姿,这姑娘不知道什么癖好,总喜欢抱着他的腿.

随了他么

翻开手机qq群,看到乌托邦里信息不多。

自去年翟达发出“东阳宣言”后,乌托邦的氛围就一直是紧张活泼、严肃认真。

在东阳发生诸多变化的这半年,大部分人都没有回来,而是选择在各自的城市努力。

或者说做准备。

楚翔和项佑,在沪上游戏公司搞的飞起,同时也在为搬迁回来做准备。

以游戏公司的工作特性,回来东阳并不太影响“生产力”,反正哪里都是对着电脑坐一天,东阳守着“鸿图os”不是更美

而且那边的薪酬制度也和研究院有许多类似,待遇极佳,人员也对搬迁接受度不错。

工资到位,非洲都有人去,东阳咋了

是不是百分之百,肯定不是的,必然有人会不想来一个小县城,但公司做重大决策总归有掉队的,大家好聚好散,也没亏待过员工。

另外,敖文在桂省搞的“资源回收公司”,进展也不错,这门生意与“越达餐饮”类似,深度与地方绑定,但却可以朝外跨城扩张,在吴越的指导下,进展迅速。

未来,敖文希望效仿吴越,生意在全国各地,总部则在东阳。

再加上“越达餐饮”作为主要躯干,这三家公司,计划明年成立“乌托邦集团”。

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家公司业务并不相关,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集结”,甚至外人看上去,会觉得殊为不智。

但就像吴越说过的,有的老板因为自大犯错,有的因为赌钱好色犯错,还有离婚后抢公章的呢。

为了精神上圆满,遇到困难去解决即可,至少目前大家没在怕的。

三家公司股权上本就交融,翟达占据“越达”的51%和“楚项王”的40%,吴越则是敖文的49%,至于实际经营,互助自理即可。

连地方都选好了,环形总部会有一个区域,专门用来承载乌托邦集团。

当然,即便是有很多特殊性的乌托邦,那批少年少女也不可能人人都开公司、搞创业,其他人情况会更复杂一些。

林舒遥卷王附体,在外国语学院又自学了西语,加上英语、法语,已经是四门语言掌握者。

她没有太多机缘做生意,也不确定能做什么,只能以这种方式提升自己。

刘萌则是持续性的倾注在公益项目上,对于和大家重逢她很向往,但一直没有好的切入点。

县长公子李冬冬则是在蓉城搞了两家奶茶店,挣了些钱,还想扩大。

有些人已经手握回来的船票,有些人则还在积累自身,这也是这个暑假没什么人回东阳的原因。

担心自己还无法自信的出现在.已经变化巨大的故乡。

这里要提一下,当初一部分人是上的大学,另一部分则是大专,后者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自己学业了,而上大学的那些,他们毕竟不是“π”的那些天才,说半年毕业就半年毕业。

乌托邦集团一直是吴越的“大愿景”,在翟达忙于半导体项目落地的这半年,吴越一直在为此奔波,希望给大家构建出一个顺畅、优秀的“回归”。

而在翟达的设想里,研究院是纯技术驱动,永远技术研发落地的路子,而乌托邦则可以更多涉及服务业。

比如游戏,互联网、餐饮、衣食娱乐都可。

翟达翻看了一下群里之前的聊天记录,已经是三天前了,内容大概是李冬冬询问林舒遥,京北的奶茶市场怎么样,大家喝不喝。

不过后来渐渐就聊歪了,开始讨论京北“豆汁儿”的最初发明人是不是有点非人.

陆思文能不能写“乌托邦”的故事,不是他一个人说的算,那个故事里还有很多人,就将此事说了一下,并了所有人。

群里人聊天很少有所有人的,这基本成了翟达出场的特权,所以看到这东西,手机在身边的就会立马冒出来,一石激起千层浪。

敖文:“什么陆大作家想写乌托邦”

李冬冬:“虽然我更希望是老大写.但好像是挺奇怪的,我支持。”

楚翔:“那我要好好和陆同学聊一聊了,我那几个高光时刻一定得写出来。”

项佑:“你有么”

楚翔:“大家等一下,我去隔壁办公室和他单挑。”

林舒遥:“我没有意见如果以后能改编成影视就更好了,对了,《漫漫吕途》是不是快上映了”

楚翔还发来一条私信:“老大,高媛媛接游戏代言么价钱好商量,我们扣绿幕,念几句台词就行。”

翟达:.

你是要毁了她么.

转手回复了一个:“你自己联系,但别扯我的旗子。”

翟达看了一下大家的反馈,感觉都比较支持和期待。

于是道:“那我回头和她说,她可能会逐个和你们联系取材。”

这时一条消息冒了出来。

让翟达凝视了半晌。

卢薇:“可以把思文拉进群里。”

翟达抬头望向小木头的房间。

毫无动静,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