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禅儿,你又调皮了!
“这一波,应该是连周瑜的反应还有后续会如何安排也全都算进去了吧?”
“真的太强了,这如果是真的,那诸葛亮就太可怕了。”
“哈哈哈,曹操估计想破头也想不到,自己这一次南下从头到尾都被人给安排了!就连最后的生机也是诸葛亮给的。”
“不错,刚才我看关羽那脸上的神情,虽然很纠结,但分明就是没打算放曹操过去,准备痛下杀手来着,结果诸葛亮的锦囊一到,他就彻底放松了。”
“那照这么说起来,还是诸葛亮成全了关羽义薄云天的美名啊。”
“好像也是从这以后,关羽再没有正面反对过诸葛亮的安排。”
“说起来,其实没必要放曹操离去吧,直接把他在这弄死岂不是更好?”
“这却是未必,曹操在这里吃了败仗,后方肯定不稳,那些归顺他的氏族肯定会闹腾,偏偏他手上又不像之前那样有足够的兵力,所以双方就会进入一个诡异的平衡期,但如果把曹操弄死了,那么北方就会立即推举出一个新的首领出来,这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对对对,而且,只有曹操在,徐庶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换了别人,要是看到徐庶不愿意效力,估计就直接给他咔嚓掉杀鸡儆猴了。”
“好了好了,你们别说了,听你们分析我感觉真的是越来越吓人了,诸葛亮再怎么样也是个人吧,一个人怎么可能算到这么多的方方面面?”
议论声中,镜头已经再次切换回诸葛亮和林凡所在的半山腰上。
看着底下冲天而起的火光,听着阵阵嘶吼,诸葛亮目光微微有些出神的道:“此战过后,曹军所受重创恐三五年都缓不过来,那些病死烧死饿死的人恐怕不计其数。”
“待曹操回到江陵后,其必然会害怕赤壁的失利致使后方政权不稳,故而定会立即自还北方,只留几员信得过的大将留守南郡、江夏、荆州、当阳。”
“而我家主公则是会和江东划江而治,至此,三分天下之局面已成。”
林凡静静的听着,目光却落在江面上那熊熊的火焰上。
这一战的惨烈程度,比他之前见过的每一场战斗都要更甚,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
战争,永远都是最冰冷无情的杀人利器。
正这么想着,诸葛亮的嗓音再次传来:“林兄,你所在的地方,有战争吗?”
林凡点了点头道:“有,但却不在我华夏境内。”
“华夏。”诸葛亮微微一愣,张了张嘴刚要开口,林凡便再次开口道:“明面上的战争虽然没有了,但暗地里的交锋却只会比战争更加冰冷和残酷,他同样会影响方方面面,民生、思想、青年。”
“都不容易啊。”诸葛亮感慨的一叹,随后便径直起身道:“林兄,我还有军务要处理,我家主公接下来还有诸多事宜要应对,届时缺了我可不行,亮就先告辞了。”
林凡一愣,之前都是他悄悄的来,然后又毫无声息的消息,没想到这次居然是诸葛亮主动告辞,但此时也的确不是聊天的好时机,于是便拱了拱手道:
“告辞。”
镜头随后跟随诸葛亮,直到他缓缓的消失在视线当中。
随后视线便是一转,时间流速再次加快。
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刘备在诸葛亮的计策之下,平定荆南四郡,并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建安十五年(210年),庞统因没有政绩而被罢官,诸葛亮向刘备进言,庞统有大才,不可小用,于是刘备任命庞统为治中,与诸葛亮一样被器重,二人并列为军师中郎将。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在张松的怂恿下,派法正到荆州请刘备率兵入蜀,以保益州安全,诸葛亮劝说刘备应允,自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而刘备则亲自率军在谋士庞统的陪同下进入了益州。
次年十二月,刘璋发觉张松私通刘备,将张松处死,下令守关诸将不准刘备兵马通过。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之后刘备棋先一着,占领涪城,刘璋派遣李严等退保绵竹。
之后刘备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川,分定蜀中诸县。
建安十九年(214年)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率兵溯长江而上,攻克巴东,与刘备会师成都,刘璋被迫出城投降。
成都攻下后,诸葛亮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至此之后,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
时间流速放缓,这一日,诸葛亮正在处理公务,突有人苦着脸来找,见到诸葛亮后,直接诉苦道:
“军师,还请军师管管那法正,此人身受主公重用,不仅统御外军,于内还为谋士。”
“其人治理蜀地睚眦必报,且跋扈异常,还擅自杀死了很多诋毁自己的人。”
“全军上下也就只有军师能够镇住他,还请军师言明主公,遏制一下他的势头,否则惟恐百姓怨声载道。” 诸葛亮闻言摇了摇羽扇笑道说:“主公今身在公安统兵,北面便是曹操的大军,向东则是步步紧逼的孙权,于内还有孙夫人横生事端。”
“然你且看当下,自法正辅佐主公后,却犹如有了翅膀翱翔在天空,再不受人所困,更可安心在外统兵。”
“我为什么要去约束法正,而让主公不能如意?”
来人闻言也了半天没说出话来,最终只能泄气的离去。
而在他走后,一道身影却从诸葛亮身后的屏风内走出,对着诸葛亮拱手道:
“军师,当初我可是完全听从了你的安排,严刑峻法,没想到最后却因此引来了诸多怨气,但方才子仲所说也不无道理,不如我们还是效仿汉高祖约法三章,稍稍将法度放宽一些?”
诸葛亮闻言却是摇了摇头,正色道:“孝直此言差矣,如今蜀地的形势与秦末并不相同,刘璋此人昏聩无能,自从其主政蜀地以来,从未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律法,不修德政与威刑。”
“从而使得黎民不知法度,而蜀地的几个大族则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被大族的专擅所替代。”
“而今我等之所以严刑峻法,便是为了纠正梳理这一点,否则国之不国法之不法,上下无序,只会后患无穷,又如何去应对曹操和孙权?”
法正正色的点了点头:“军师所言甚是,是我想得粗浅了,日后我必严苛法典,绝不姑息!”
说完法正便自行离去了。
也是在这时,一个看上去只有七八岁的男童举着个拨浪鼓从外面跑了进来:
“义父义父!快看我的新玩具!”
诸葛亮严肃的脸上露出一抹温情,笑着道:“禅儿,你又调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