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将门文圣山阳杂拌儿

第165章 护心诗

圣钟九响,一个平和的圣音传出: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大珩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名:行路难。诗作者:大虞楚辞。圣钟九响,为不朽圣诗。

圣音袅袅,音波如浪,响彻七国十四洲。

当最后两句诗,飘入文人耳中之际,一缕幽渺奇异之力,宛如静水深流,悄然于文宫之中蔓延开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虞国一处幽僻角落,一位老者身形微颤,蓦然抬头,目光穿透虚空,喃喃低语。

其文宫之中,那原本黯淡的文胆,似有丝丝缕缕微光闪烁游走,仿若星屑在幽暗中凝聚,几分凝炼之意,清晰可感。

与此同时,某地一名年轻秀才正于书斋踱步,为文宫的破损而愁眉不展。

刹那间,那股力量如春风拂过荒芜庭院,文宫的裂隙之处,似有温润玉液流淌,破损的垣墙竟缓缓愈合。

秀才先是一愣,随即仰天大笑,笑声震得窗棂轻颤。

旋即,他整了整衣衫,神色庄重,朝着怀庆府的方向深深一躬:“楚师,外界传言您是文抄公,弟子绝难轻信。”

“诗作、词作、小说,皆经圣殿钦定,那造谣者,真当我等天下学子皆愚昧无知不成!”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似有金石之韵。

“能创作出如此护心诗之人,怎会行抄袭之举?又怎会屑于为之?”秀才挺直腰身,目光坚定。

类似的事件,在七国各地层出不穷,一个个文人朝着怀庆的方向恭敬一礼。

文根蒙尘,只需尊一声楚师,于心中常念此诗,那尘埃便似见光的暗影,渐次消散。

文宫、文胆、文路、文心,蒙尘也好,开裂也罢,只要常念此诗,那力量便会如涓涓细流,使其渐渐修复。

但有一点,想用护心诗,修复文宫、文胆……需对诗作者心怀敬意。如若心有不诚,还妄图借用此诗,是会适得其反。

“哈哈哈!”

“楚会元,真是没想到,你居然作了道护心诗,而且还是不朽圣诗。”

知府杨叶,目光如炬,那眼神恰似实质的光箭,死死地锁定悬于半空的不朽原稿。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呼吸声清晰可闻,似乎在努力压抑着内心的惊涛骇浪。

“杨大人,这首不朽护心诗原稿,我也要争上一争。”钱不多同样盯着半空中的原稿,势在必得。

“钱不多,你拿什么跟本官抢?”

“杨大人,一试便知!”

恰在此时,不朽原稿从天而降,钱不多已然消失在原地。

“哈哈……”

“杨大人,承让了!”

“想得美!”知府杨叶,手掌轻翻,官印现于手中,一道金光起,直射不朽原稿而去。

“杨大人,抢个诗稿,你居然动用官印,传出去就不怕被人笑话吗?”

“笑话?”说话间,金光已将诗稿包裹,“抢不到才是笑话?”

话落,不朽诗稿已然出现在杨叶手中。

“哈哈哈哈!”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朽圣诗,护心诗。”

“怀庆有此一诗,文名必将大振。”

知府杨叶说完,望向楚辞,脸上的笑容都拧成了一朵花。

“楚会元,本府为你送行,祝你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祝楚师,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来咱们山阳集的气势也不能输了,祝咱们公子……”

“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

数万人喉咙同时鼓动,声波如浪潮,冲向天际,仿若雷鸣滚滚,直直响彻怀庆城的半边天。

楚辞面带微笑,眼神掠过众人,衣袂飘飘,手掌轻抬,携老马和阮心,踏上排云鹤。

排云鹤引颈长鸣,缓缓升空,身影渐次变小,终没入浩渺云端之中。

众人仰头凝视,直至那片白云重新恢复平静。

许久,才有人挪动脚步,接着,人流如潮水般缓缓向四方扩散。

带谁去京城,是楚辞提前想好的,老马要去联络散出去的眼线。

阮心则是要去京城寻人。

为什么不带琬儿?

经过归德城一事,楚辞的确是怕了。如若没有高手随时守护,以他自带嘲讽的仇恨体质,必然又有祸事将生。

鹤舞长空,一路向北,向下望去风光无限。万里之遥,仅仅半日,便已到达。

“公子,咱们还是低调入城吧!”

“是呀!公子,这京城不比它地,这乘鹤入城,的确太招摇了些。”

“好吧!咱们下去!”

没等楚辞说话,排云鹤便缓缓降落,随即化作一道流光,没入楚辞文宫之中。

不远之处,一座古城,映入眼帘。

城门前,一条官道横卧,如巨蟒蜿蜒,极为宽阔。

官道以中轴线划分两边,中间狭长地带,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树木挺拔,枝叶交错,仿若天然翠屏。

每边道路平坦开阔,足可容纳六驾马车并驾齐驱。

马蹄哒哒,车轮滚滚,扬起细微烟尘。

“真是没想到,这个时代居然有十二车道的马路。”楚辞目光扫视,心中暗惊。

“啧!啧!啧!”

“京城就是京城呀!代表了一国的脸面!”

“都说不进京城不知道官大,一个树倒了,能砸到一群官。看眼前这条路,可见一斑呐!”

思及此,楚辞看向阮心和老马,“走吧!咱们进城。”

恰在此时,一个车队,排列整齐,朝城门方向驶去。

“公子,这车上拉的是咱们山阳集的煤,”

“这京城不通水路,也没几人肯用储物贝运煤,只能用马车运了!”

老马说着,脸上笑意渐浓,一种自豪感由心而发。

正值正月,寒冬未过,煤在京城,那是供不应求。

取暖,做饭,在煤被楚辞发现的那一刻起,该有的功能,都开发出来了。

想想看,几块煤球,能顶上一大捆柴火,烧起来火又旺,又没什么烟。

用起来干净又放便,有什么理由不用呢?

虽然煤的价格运到京城后有些贵,普通人家用不起。

但这里是京城呀!最不缺的就是大户人家,春节期间相互送礼,但凡礼单上有煤球的,都通让人高看一眼。

长相思,忘忧君,蜂窝煤,放在楚辞前世,八撑子也联系不到一起的东西,都成了京城礼单上身份象征。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蜂窝煤……

楚辞三人直接进了京城,没有再找客栈,直接朝着苏府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