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0章 狗老板越来越会拿捏人心了

不料杨灵越直接面色一变,沉声打断:“二位,我在全世界投资了许多互联网企业,我自已旗下也有。我主动联系你们,是想着深度合作,而深度合作的前提是坦诚。这么说,二位明白吗?”

如此直白的指责,金范洙和李海珉两人一个自尊心受挫表情变得阴晴不定,一个讪笑后点头应是。

杨灵越又如变色龙一般和善一笑:“中国有句古话,叫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

金范洙阴晴的脸瞬间变化,赔笑道:“杨会长提出kaokao存在的问题,就是想让我们变的更好,让您的投资更有价值。”

杨灵越顿时乐了,这是个妙人。

便邀请他们一同用早餐,毕竟此刻才7点半。

随后杨灵越和在他洗漱期间陪同金、李二人的李婧便闭口不谈了,到了餐桌也是如此。

金范洙知道,这是中国贵族的规矩:食不言。

于是乎便和金范洙小声嘀咕一句后,两人规规矩矩地用起了早餐,并努力克制着,毕竟韩国人吃饭吧唧嘴啊!

李婧看着这一幕,完蛋,这一餐又吃不饱了,装淑女可真累人!

不过老板拿捏人心的手段是越来越厉害了,这俩被韩国人称之为“互联网创业天才”的偶像此刻被驯的跟狗一样。

三下两下吃完饭,杨灵越好像没看见面前俩人才用了一半的餐,笑呵呵地说:“餐桌不是谈事的地方,请二位随我来茶室。”

二人立马放下筷子,擦嘴,随着杨灵越和李婧起身。

..........

之后的洽谈中,几乎变成了李婧的一言堂。

也把金、李二人又是震惊,又是荣幸,原来杨灵越早就对他们,呸,是对他们的软件感兴趣了,要不然怎么会了解的这么详细。

以至于他们只能点头附和,好像这个小姑娘给他们做汇报似的。

当然1.5亿美元估值这个数字从这个小姑娘嘴里说出来的时候,金范洙的手抖了起来,热茶洒在手上都没什么感觉。

他们对于他们这款上市半年,韩国本土注册用户便突破千万的应用,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但也没期望到估值1.5亿美元,上个月中有投资机构同样找上门,给他们的估值仅为3000万美元。

只是他们想不到,等到三星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在下个月上市后,注册用户数量直接翻倍,而他们的估值就会直接飙到2亿美元。

至于一年半后腾讯投资时,估值已经是5亿美元了。

两人还在震惊之时,杨灵越说:“给你们5000万美元,用以用户推广、解决问题、开发内置游戏等等吧,东来投资除了要30%的股权外,还要你们软件收发消息的技术架构,以及以后跟投、转让的优先权。”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了然,杨灵越是要搞中国版的“kaokao talk”了,要收发消息的技术架构只是为了节省时间,可不嘛,这技术架构又不难。

有钱人嘛,用钱换时间。

通讯软件最难的地方在于推广,在于基础用户。

用户一旦形成使用习惯,除非自已玩命儿的作死,否则什么竞争对手都不怕的。

至于他们有没有想过进军中国,扯淡呢,谷歌都撤了...

虽然条件远远超过自已的预期,但金范洙还是有些难受,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说辞。

结果说辞全被那个小姑娘说了,压根儿就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这时李海珉迟疑地问了句:“杨会长会过问用户信息吗?”

老子又不是政客...

而且还是韩国人的信息。

“只有我说的那几个条件及财务监管,具体运营、信息安全这些东来集团不过问、不参与,东来集团向来奉行专业的事情专业的人做。”

金范洙艰涩地说:“非常感谢杨会长的看重,这条件比我们想的还要好,如果不答应显得我们很不识抬举,但我还是想请杨会长给予我和团队几天的思考时间。”

杨灵越目露诧异,好似无语一般地说:“人之常情,想来你们也猜出我的目的,除了确实看好你们的应用和团队能给我带来还算不错的投资回报之外,我想在中国同样开发一款通讯应用软件,一分一秒的时间与我而言都很重要。”

在桌下李海珉连忙捅咕了一下金范洙,人家都要起身离去了,发毛的愣啊!西巴!

放眼世界,除了这个,谁肯给你这个条件,犹豫毛线啊!

金范洙回过神来,暗骂了自已一句那操蛋的胜负欲和可怜的自尊,连忙说:“杨会长,我现在可以代表公司和贵公司签署意向书。”

李婧差点没忍住,果然一切都在老板的算计里。

她起初觉得老板太大方了,毕竟投资那边林总昨夜发来的资料中,提供的估值数据是1亿美元,这还是考虑到了移动智能设备的铺设速度。

李婧提出自已的不解后,老板说三星马上就会出低价款的智能手机了。

一力降十会,摧枯拉朽拿到更多的主动权比这三瓜俩枣更重要。

最重要的是,他们以后再面对其他的投资者时,会自然而然地对比。

李婧明白了,老板这种行为就是赤裸裸地哄抬物价。

就像和富二代搞过的女孩子,是很难看上屌丝的...

杨灵越没说的是,或者说他也不知道的是,腾讯是特么多会儿盯上的这家韩国企业。

他说的没错,一分一秒的时间都很宝贵,当然不是针对kaokaotalk,而是腾讯。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半坡赶驴,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当然,杨灵越要的还有他们不太在意的“跟投、转让的优先权”。

于是乎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李婧三下两下打印了两份意向书,中韩双语的。

嗯...韩语版本的合同中有夹杂着汉字,毕竟韩语发音相同的字可太多了,就像他们的身份证中必须带有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