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章 拱火奇才

二月初的长安,冬寒未消。

京兆府后衙的庭院里,几株老梅横斜,枝头残雪与初绽的红梅相映成趣。

檐角垂下的冰凌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偶尔滴落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李泰裹着一件狐裘大氅,斜倚在窗边的软榻上。

他手中握着一卷《汉书》,目光却不时飘向窗外。

案几上的茶汤早已凉透,浮着一层薄薄的茶沫。

墙角铜炉里的炭火将熄未熄,散发出最后一丝暖意。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自廊下传来,不疾不徐,恰到好处地让人察觉又不显突兀。

李泰手指轻轻摩挲着竹简的边缘,听声音他也知道是陆清来了,没等他报门,便开口说道:“进来吧。”

门被轻轻推开,陆清躬身而入。

他今日穿着一件深青色圆领袍,腰间束着一条素色革带,整个人如同融入这初春的寒意中。

他行礼的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丝多余。

“二郎。”陆清的声音低沉平稳,“你要的东西拿来了。”

陆清一边说着,一边自怀中缓缓掏出一本蓝布封面的册子,双手恭敬地向前递出。

李泰见状,伸手稳稳接过,随即开口询问:“萧老先生可还说了什么?”

陆清回道:“也没说什么别的,萧老先生只说,若殿下有任何需要他效力之处,他定当竭尽所能、不遗余力。”

“嗯。”李泰正要说什么,忽见门外侍童匆匆推门而入,躬身禀道:“启禀殿下,吴王、齐王两位殿下到访。”

李泰闻言缓缓起身,目光投向陆清,淡淡吩咐:“随我出迎。”

从前的李泰,莫说李恪与李祐到访,便是太子李承乾亲临,他也从不肯屈尊出迎。

那时的他何等心高气傲,除却帝后,世间再无一人能令他亲自相迎,世间万物皆不入其眼。

而今的李泰却已懂得,过刚易折的道理。

他深知,目高于顶、盛气凌人,不过徒增他人嫌隙,于己又有何益?

李泰带着陆清,稳步迈向府门。

微风轻拂,撩动他华丽的衣袂,却再难掀起他心中那曾经不可一世的波澜。

待至府门,只见李恪与李祐正站在阶下,二人皆身着锦袍,气质不凡。

李恪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武之气;

李祐则稍显稚嫩,眼神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拘谨。

李泰面带微笑,加快脚步走下台阶,老远便拱手道:“三哥、五弟,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莫怪!”

李恪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还礼,朗声道:“四弟这是哪里话,是我们冒昧来访。”

李祐也赶紧上前,拱手道:“见过四哥。”

李泰微笑着看向李祐,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道:“五弟越发懂事了。”

三人寒暄着,一同往府内走去。

李泰边走边道:“今日怎么有兴趣到我这儿来了?”

李恪笑道:“五弟邀我闲游,顺脚走到这儿,就过来看看你。”

李祐闻言,立刻摆手道:“四哥可别误会,我们可不是顺路来的。”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促狭,“是三哥临行前特意要来看看你。后日在我府上设宴为三哥饯行,四哥可一定要赏光。”

李泰闻言,唇角微扬,目光在李恪面上轻轻一掠,温声道:“三哥远行在即,愚弟自当前去相送。”

他略一沉吟,又看向李祐,“五弟既如此盛情相邀,为兄届时自当欣然赴宴。”

说话间,众人已来到府中花厅。李泰吩咐侍从布设茶点,三人分宾主落座。

李恪执盏浅啜,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掠过李泰身侧的少年。

茶烟袅袅间,他忽然轻笑一声,指尖轻点案几:“惠褒,这位小郎君倒是面善。”

他故意顿了顿,凤眼微眯,“不知是哪家的俊秀,竟能随侍在你的身侧?”

“他么?”李泰指了陆清一下,随即笑道:“他是京畿括户使,昭武校尉,陆清。”

李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微微倾身向前:“原来是陆校尉。”他细细端详着陆清清俊的眉眼,忽而笑道:“陆校尉若不嫌弃,不妨过来坐。”

陆清身形未动,只将双手交叠齐眉,行了个标准的叉手礼:“殿下抬爱了,下官不过微末之躯,岂敢僭越礼制。”

李恪轻笑道:“陆校尉这官话说得虽好,尾音里却带着几分江南水韵,敢莫是吴越人士?”

陆清含笑答道:“殿下明鉴,下官确是吴郡人氏。”

“吴郡四姓,顾、陆、张、朱。”李恪仰头笑道:“陆公子出身豪门啊。”

“咳~”李恪一句话把李祐给说咳嗽了,皇子跟一个校尉论出身,这话让人家怎么搭茬?

李泰也笑着说道:“论出身只有你是豪门,我们都不行。”

李泰这话倒也不算谦虚,抛开陆清不说,他们三个论爹是同一个,论娘各不同。

李泰的娘是将门之女,李恪的娘是帝王之女,李祐的娘是罪臣之女。

论娘,李泰还可以勉强说他娘是皇后,李恪的娘只是贵妃。

论外公,李泰就论不过了,古往今来论出身能集三大豪门于一身的,也就只有李恪和李愔这一对亲兄弟了。

他们三个皇子哈哈大笑着把目光都锁定在了陆清的身上,陆清坦然地说起了自己的身世。

“我并非出身富春陆家,我祖父乃是一方巨贾,待传至我父亲这一代便已家道中落,家父过世之后,我就开始浪迹天涯了。”

“哦?”李恪饶有兴致地看着陆清,“那你是怎么来到京中,做了官的呢?”

“说来有趣。”李泰接过话头,说起了在街上如何与陆清相遇,以及太子一句话便给陆清穿上了官衣。

李恪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眼尾微微上扬,含笑道:“太子殿下向来慧眼识珠,能一眼相中陆校尉这样的俊才,倒也在意料之中。”

他顿了顿,似是无意般添了句,“陆校尉既然能得太子青眼,想必自有过人之处。四弟素来宽厚,如今身边多了这样的人才,倒真是一桩好事。”

李恪话说得漂亮,眼底却闪过一丝意味深长,仿佛在提醒李泰,这人终究是太子塞过来的,可未必与你同心。

ps:总有读者问《圣唐》部分为什么不单开一本书,评论区很多话不能说,我在这里解释一下。《圣唐》原本曾经是单独开的一本书,书名叫《锦绣圣唐》,发布了九十多章的时候被强制性下架了,给的理由是与《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存在一定量剧情重复,相似度过高。咱就是说啊,《圣唐》从开书的第一章就能看得出来,它是《盛唐》的续集,里面必定是相同的人物,少量回忆的剧情,很多类似事件都是开头相同,然后由于主角发生了改变导致结局不同,这就是重生文的意义和必经之路,对吧?如果不允许有这样的设定,为什么不早说?至少不应该签约吧?居然到了九十多章才说,我找过客服,客服表示理解但是人家不参与审核,我申诉过,但是都是机器人在回复,我有什么办法?很多读者在呼唤《圣唐》,让我想想办法继续写,我只能是把它续在《盛唐》之后,没有其他办法了,所以能理解的就理解一下,喜欢的就继续支持一下,实在不能接受的就换本书看吧。我的微信依然是jxihengtang,锦绣盛唐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