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离愁别绪,再到华山

是夜,明月高悬,清辉如水,宛如一层薄纱轻柔地洒落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赵楷独坐书房之中,那雕花的梨木书桌在月色下泛着幽幽的光泽。

他手中紧握着那份刚送达的密报,眉头紧锁如峰峦,眼中满是震惊之色,仿若夜空中划过的惊鸿。

他目光灼灼,反复研读着纸上所述的每一个字,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将这些字迹刻入心底。

心中却犹如翻江倒海般难以平静,思绪如乱麻交织。

岳不群,身为华山派掌门,竟在如此关键之时刺向风清扬,做出这等出卖华山派的行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赵楷苦思冥想,却怎么也无法参透其中缘由。岳不群此举,不仅让华山派内部陷入一片混乱的泥沼,更如一颗巨石投入江湖这原本看似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汹涌浪涛,令整个江湖为之震动,好似一场狂风骤雨即将席卷而来。

与此同时,赵楷的心中对宁中则和岳灵珊的安危担忧不已。

宁中则侠骨柔肠,恰似那傲雪寒梅,于风雪中坚韧而立,高洁之姿令人敬仰;岳灵珊天真烂漫,仿若春日桃花,娇艳动人且无邪纯真。

在这华山派的惊涛骇浪中,她们势单力薄,如同风雨中飘摇的娇弱花朵,极易陷入危险之境。

赵楷在心中暗暗发誓,恨不得立刻生出双翅,飞到她们身边,以自己的身躯为她们遮风挡雨,守护她们周全。

华山派的这场变故,如狂风般迅速传遍江湖。

一时间,江湖中风云变幻,暗潮如汹涌的漩涡在暗中涌动。

各路人马议论纷纷,那酒馆茶肆里,侠客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神色激动地揣测着其中的隐情。

有人摇头晃脑,认为岳不群是被左冷禅威逼利诱,为保门派周全,不得已对风清扬出手,言语间满是叹息;也有人目光闪烁,觉得他是觊觎风清扬的武功秘籍,被贪婪蒙蔽了心智,故而心生歹意,说到此处不禁面露鄙夷;更有甚者神色诡秘,怀疑他早已被魔教控制,成为其傀儡,故意挑起江湖纷争,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声调压低,透着几分神秘。

各大门派的掌门和长老们也为此事绞尽脑汁。

他们于密室中踱步沉思,既担忧江湖格局的变化会影响自身门派的利益得失,又在思量是否要趁此机会扩张势力,还是暂且观望局势,以保门派的安稳。

毕竟,华山派的变故就像那被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极有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江湖势力的重新洗牌,未来的局势如同迷雾,让人难以捉摸。

整个江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巨石,惊涛拍岸,波澜壮阔,人人皆感风云突变,未来之路充满变数。

定下决心后,赵楷便出门去寻李师师、潘金莲、方金枝三女。

当他将自己要去华山的消息说出口时,三女的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不舍与忧虑,那光芒如同夜空中稍纵即逝的流星。但很快,她们便调整好了情绪,纷纷展露出理解与支持的神情。

只见李师师莲步轻移,款款走到赵楷身后,那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赵楷的肩头,微微用力揉捏起来。

她的脸上带着温柔的浅笑,如春风拂面般醉人,轻声说道:“公子此去定要多加小心,奴家能为公子做的不多,只盼这捏肩能让公子稍解疲劳。”

她的眼中满是关切与不舍,每一次揉捏都仿佛倾注了无尽的柔情,那目光犹如潺潺溪流,温柔而深沉。

与此同时,方金枝和潘金莲也来到赵楷身前,屈膝蹲下。

方金枝抿着嘴唇,眼中满是深情,宛如秋水盈盈,泛着涟漪,说道:“公子,妾身定会在家中盼着您平安归来。”

说着,她那双柔荑熟练地在赵楷腿上按压着,动作轻柔而舒缓,仿佛在呵护着世间最珍贵易碎的宝物,生怕稍有不慎便会损坏。

潘金莲则娇嗔道:“公子,您可得早些回来,莫让我们姐妹等得心急。”

她的动作轻柔而专注,眼中透着一丝俏皮与依恋,仿佛手中捏着的不是赵楷的腿,而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珍宝,舍不得有半分疏忽。

赵楷感受着三女温柔的服侍,只觉身心都沉浸在一片温暖与舒适之中。

那细腻的触感,如同缕缕春风拂过心间,让他疲惫的身心渐渐放松下来,好似漂泊的船只找到了宁静的港湾。

他微微闭上眼睛,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温馨,心中满是感动,犹如春风吹过荒芜的心田,催生出繁茂的花朵。

开口说道:“有你们这般体贴,我赵楷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几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赵楷为了冲淡几女的离愁别绪,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便绘声绘色地说起了段子。

那诙谐幽默的话语,如灵动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又如璀璨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逗得几女咯咯直笑,笑声似银铃般清脆悦耳。

不一会,庭院里又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笑声似春日暖阳,驱散了离别的阴霾,温暖着彼此的心房,仿佛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时间都为这份温馨而停留。

月光如水银般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一幅温馨而美好的画面,让人沉醉其中,不忍打破。

翌日一早,晨曦微露,透过窗棂洒在屋内。

赵楷拿起昨晚就收拾好的行李,分别进入三女睡觉的房间,三女均未醒。

就在他踏出房门的那一刻,身后传来细微的抽泣声,那是三女压抑着的悲伤。

其实,三女在他走后,便都睁开了双眼,眼中饱含深情和不舍。

那深情,犹如深沉的湖水,无尽而悠远;那不舍,恰似绵绵的丝线,剪不断,理还乱。眼泪不受控制地顺着她们的脸颊流淌下来,如同断了线的珍珠,颗颗滚落,打湿了枕畔。

李师师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可那微微颤抖的双肩却出卖了她内心的悲痛。

潘金莲用手帕捂住嘴,试图掩盖那低低的呜咽,泪水却透过手帕的缝隙肆意涌出。

方金枝则呆呆地望着门口,眼神空洞,任由泪水在脸上肆意纵横。

她们的心,仿佛随着赵楷的离去,也被带走了一部分,只留下这满屋的寂寥和无尽的思念。

经过几日的劳顿奔波,赵楷终于抵达华山脚下。

刚走到山门处,只见一侧蓦地冲出一名手持长剑的华山派弟子,那剑身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这弟子将他牢牢拦住,大声喝问道:“站住!什么人?”声音洪亮,在山谷间回荡。

赵楷其实早有察觉,知晓山门两侧皆有两人驻守。

听到弟子的问话,他神色从容,朗声道:“我是逍遥王,乃你们掌门宁夫人的故人,麻烦通报一声,逍遥王拜见。”声音沉稳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弟子听闻,脸上满是惊讶之色,双目圆睁,嘴巴微张,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万没想到面前站着的竟是在江湖中声名远扬的逍遥王。但见赵楷气质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王者风范,再结合江湖流传的逍遥王的容貌特征,心中虽惊异万分,却也觉得眼前之人确实相像。

当下不敢怠慢,与另一侧林中的师弟匆匆招呼一声后,便飞身快步朝山上而去,那身影如离弦之箭,转瞬即逝。

不一会功夫,就见宁中则、令狐冲和岳灵珊飞身下山。

前面的宁中则衣袂飘飘,发丝在风中舞动,到了身前,看到赵楷的那一刻,连日来因变故而憔悴的娇颜上瞬间充满欢喜。

她心中如同燃起了一团炽热的火焰,多想上前扑入赵楷怀中,倾诉这些日子的苦楚与思念。

可因身旁有弟子在,世俗的礼教如无形的枷锁,让她只得克制住这份冲动,只是向赵楷盈盈行礼,道:“逍遥王驾到,有失远迎。”

那声音虽平稳端庄,可她的眼中却满是深情与期盼,如秋水般盈盈波动,那深情似能将人淹没,那期盼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相思与渴望。

这时,令狐冲也已恭敬地行至跟前,双手抱拳,弯腰行礼,脸上带着尊敬之色。

而岳灵珊则迫不及待地飞身扑入赵楷怀中,将头深深埋入他的怀里,放声大哭:“楷哥哥,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声音凄楚,令人心碎。

赵楷连忙紧紧抱住她,轻拍着岳灵珊的后背,柔声安慰道:“怎么会呢,我会一直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