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中华103!火控雷达

在敌军的军事会议上,众人对于我军使用的新式武器议论纷纷?

尤其是那个神秘莫测的52式高射炮,更是让他们头疼不已?

"这种高射炮的射程和高度都远超我们现有的防空武器,简直就是为了对付我们的战机量身定做的!

"一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

"照这样下去,我们的制空权就要被我军夺走了!

"

工程师们连夜加班,试图找出破解之法?

他们仔细分析了52式高射炮的构造和性能,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提高飞行速度和高度?

"根据情报显示,这种高射炮的最大射高是8千米?

"主管工程师在图纸上画着示意,

"如果我们的飞机能在一万米以上高空飞行,时速超过600英里,就有可能避开它的攻击范围!

"

"问题是,我们现有的战机做得到吗?

"将领们面面相觑?p-51野马,f9f豹式,f-84雷霆......这些主力机型的性能都难以企及那个高度?

"看来,我们得研制新型战机了!

"五角大楼的将领们咬紧牙关,下定决心,

"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造出能在高空高速飞行的战机,夺回制空权!我军的52式,休想一直嚣张下去!

"

......

与此同时,在新炎国三机部的某个研究所内,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关正在进行?

自从罗教授和陈平安确定了103型电子管计算机的技术路线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研制当中?

作为第二代计算机,103型采用了电子管做开关器件,又用磁芯作为内存,体积和耗能比第一代缩减了一半有余,而运算速度却提高了数倍之多?

陈平安和罗教授殚精竭虑,绞尽脑汁?

从电子管的设计,到磁芯存储器的研制,再到整机的结构布局,他们斟酌再三,精益求精?

为了给103配备最合适的电子管,陈平安连续几天泡在实验室里,对各种型号的电子管进行测试筛选?

最后,他选定了6j1和6sn7两个型号,分别用作控制管和驱动管?

6j1是一款玻璃管,内部电极采用稀土金属氧化物涂层,电子发射效率高,能承受较大的脉冲电流;

而6sn7则是金属管,结构紧凑,机械强度好,非常适合做大功率放大?

在陈平安的全力以赴和三机部的大力支持下,这两种关键电子管很快就实现了量产,并通过了严格的性能测试?

同时,在另一边,由罗教授牵头攻关的磁芯存储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采用铁氧体磁芯环做储存单元,导线穿过环心,施加电流就能改变磁芯的磁化状态?

相比之下,延迟线式存储灵活性差,噪声还大,这回可算解决了计算机的

"记忆

"难题!

"陈工,电子管和磁芯都准备好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开始组装整机了?

"罗教授满脸兴奋地问道?

"好哇,我这就吩咐下去,让技术员们准备组装!

"陈平安也是斗志昂扬,恨不得立刻看到103的芳容?

在两位总设计师的指挥下,整个研究所的人员纷纷行动起来?

技术员,电工,机修工......所有人都争先恐后,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紧张的组装中?

将近半个月的时间,一个庞然大物渐渐在实验室里拔地而起?

7000多只电子管,数万个磁芯,外加无数根导线和元件,构成了这个大家伙错综复杂的

"身体

"?

它体积如同三开门衣柜,重达三吨有余,光耗电就要5千瓦!

终于,在一个深夜,喧闹了许久的三机部大院骤然陷入了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实验室里那个庞然大物?

只见陈平安一脸严肃地坐在操作台前,罗教授在一旁紧张地搓着手?

两人对视一眼,会心地点了点头?

下一秒,陈平安果断地拨动了电源开关?

"咔嗒

"一声,103型计算机的面板瞬间亮起了一片荧光!

无数小灯泡闪烁着,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面板正中,一个硕大的示波器上,

电子束不停地跳动,拼出了四个大字——

"中华103

"!

"呀!

"

"呀!成功了!

"

"呀呀!我们成功了!

"欢呼声瞬间震耳欲聋,所有人都激动地跳了起来,手舞足蹈,抱在一起!有的人甚至哭得稀里哗啦,泪水模糊了眼眶?

什么疲惫,什么困顿,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大伙儿只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这可是炎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啊!它将在炎国的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平安和罗教授紧紧拥抱,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绞尽脑汁,就是为了这一刻的来临!

他们用汗水和智慧,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这个时代的奇迹!

接下来的时日,陈平安和罗教授又带领大家做了大量的测试和完善工作?

他们优化电路,改进工艺,使103的性能日臻完善,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而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上层引起了轰动,高层亲自发来贺电。

......

就在大家都为103型的诞生欢欣鼓舞之时,陈平安的脑海里又有了新的构想?

那就是之前从系统里获得的火控雷达资料?

火控雷达,是二战中敌军首创的一种用于防空的精密仪器?

它能自动跟踪敌机,测定距离,高度和方位等数据,然后传输给高射炮?

炮手只需对准雷达的指示开火,大大提高了高射炮的命中率和反应速度?

陈平安仔细研究那些图纸,逐渐弄清了第一代火控雷达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这种雷达使用两部天线,一部发射,一部接收;

发射天线周期性地发出探测波,遇到飞机等目标就会产生回波,被接收天线捕获,然后通过分析波形的时间差,幅度变化等信息,就能计算出目标的距离,速度等参数?

硬件上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定时器,显示器等几大部分构成?

发射机产生脉冲信号,通过波导管传输给发射天线;接收天线收到回波后,将微弱的信号放大,再传给接收机处理,转化为直流电压;

定时器负责同步发射脉冲和接收,通过比较发射和回波的时间间隔,得出距离数据;最后由显示器将所有信息综合显示,计算出目标的三维坐标?

整个系统的核心,是雷达天线?

它采用抛物面反射器设计,内装螺旋振子,有很高的方向性和增益?

配合伺服电机,雷达天线能快速扫描,实时跟踪目标,角度误差小于1度?

当然,这一切听上去很美,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

别说陈平安他们,就是发达国家,当时对雷达的认识也还十分肤浅,更遑论自行研制了?

但这难不倒陈平安?他有金手指傍身,脑子里储存着大量电磁学,无线电的知识?

只要仔细分析,合理设计,研制出一部火控雷达并非痴人说梦?

于是乎,陈平安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埋头苦干?

他白天忙着进行指导云爆弹等武器的量产,晚上扎进实验室做仿真实验,连轴转地忙碌着?

有了高射炮,再配上火控雷达,我军的防空体系将更加完善,让那些不可一世的敌机死无葬身之地!

......

此时的战场,烽烟滚滚,战事激烈?

尤其是在狙击战中,我军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他们有陈平安提供的aw狙击步枪,以及夜视仪等先进的光学设备?

犹如战场上的幽灵,神出鬼没?

张麻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凭借一支aw,在南部山区建立了赫赫威名?

半个月前,硬是在800米外爆了敌军一个连长的头。

从那时起,联军士气一落千丈,只要夜幕降临就如惊弓之鸟,谁也不敢乱动。

每天都有大量阵亡的敌军,被他一枪爆头?

有时候,仅仅一个夜晚,张麻子就能干掉敌人一个连的有生力量!

白天,他们就隐匿在山林之中,晚上则戴上夜视仪,化身修罗?

那些倒霉的敌军,还没看清黑暗中的枪口,就已经倒在血泊之中?

张麻子的战绩,只是冰山一角?

所有配备了aw的狙击手,都成了敌军的噩梦?他们每天都在损失大量士兵,士气一落千丈?

相比之下,我军这边却斗志昂扬?狙击手们个个以手中的aw为傲,视如已出?

他们精心保养,时时携带,恨不得吃饭睡觉都不离身?

"麻子,太他娘的带劲了!

"战壕里,战士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张麻子的英勇事迹,

"上回他一晚上干掉鬼子30个,创了新高!

"

"就是!这个aw太牛逼了!有了它,鬼子还不得乖乖躺平!

"

"那是当然,这可是咱们特供的,鬼子哪有这么好的装备?

"

一时间,张麻子成了人人崇拜的偶像,aw成了我军战无不胜的利器?

然而,敌军那边却是怨声载道?

他们实在想不通,为何会在狙击战中节节败退?

"这些该死的我军,是不是又搞出了什么邪门歪道的玩意?

"一名敌军军官皱紧眉头,愤愤不平,

"不然咱们怎么会一下子成了活靶子?

"

"是啊,头儿?以前咱们的狙击手也不差,隔三差五还能干掉他们几个呢?

"另一个说,

"现在倒好,成天被动挨打,根本近不了他们的身!

"

军官们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他们不知道的是,aw狙击枪的射程比他们的m1C远了几倍不止,精度也高出一大截?再加上夜视仪的加持,简直如同开了挂?

"看来,得改变策略了?

"为首的将军冷冷地说,

"咱们不能跟他们打游击,得发动总攻,一举歼灭他们!

"

于是乎,我军防区上空,又出现了久违的敌机群?

轰炸机,歼击机,小型机编队成群结队,向我军阵地俯冲轰炸而来?

高射炮阵地立即进入一级战备状态,52式高射炮尽数出动,准备迎敌?

炮手们紧握着炮柄,双眼死死盯住瞄准器,等待着敌机进入射程?

然而,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敌机并没有如往常一样,在几千米高空盘旋轰炸?而是突然爬升,拉出一个令人咋舌的高度,足有三万英尺!

"这,这也太高了吧!

"炮手们面面相觑,慌了神,

"咱这52式打得着吗?

"

就在这时,敌机又变换了战术?只见它们快速俯冲,对着我军发起了一波扫射!

大口径机枪喷吐出火舌,密集的弹雨倾泻下来,炸得泥土飞扬,硝烟弥漫?

高射炮阵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他们仓促地调转炮口,向敌机开火?

然而,这一次的52式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了?

它们的炮弹在半空中拖着长长的尾烟,却总也追不上那些敌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