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启明星
陈平安满意地看着学者们的反应,点了点头:“各位,我们的未来是光明的,但这需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科学期刊的创立,不是为了今天的荣誉,而是为了明天的辉煌。我们要告诉全世界,龙国的科技,不是别人能轻视的!”
最终,会议达成一致,龙国将创办自已的科学期刊,并以《启明星》命名,寓意龙国科技如同启明星一般,照亮未来的道路。
陈平安关于创办科学期刊的提议,经过高层会议讨论后迅速获得批准。一时间,龙国各地的科研单位、大学和技术机构开始筹备期刊的框架、内容和审稿体系。最终,期刊被命名为《启明星》,寓意为新时代的科技曙光。
然而,这一消息却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
消息传到漂亮国后,最早注意到此事的是他们的学术界和情报部门。华盛顿的一间会议室内,漂亮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官员、大学教授,以及《科学》期刊的编辑们正在进行一场讨论。
一位年轻的官员拿着一份报告,表情轻蔑:“龙国要创办自已的科学期刊?这真是个笑话。他们的科技水平刚刚起步,连基础学科的体系都不完善,居然妄想办国际化的期刊?这分明是自不量力。”
会议室内传来一阵哄笑。
“没错,连像样的研究成果都没有,他们的期刊要靠什么维持?恐怕连一两期都凑不出足够的论文。”一位漂亮国大学的物理学教授讥讽道,“而且,国际科学圈的权威已经被我们和欧洲牢牢掌控。他们即使办出期刊,也不过是个地方性的小杂志,没人会在意。”
《科学》期刊的一位资深编辑冷笑着补充:“更重要的是,科学期刊的权威性需要长时间积累。他们连英文都用不好,靠翻译的文章能有什么国际影响力?”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轻视。坐在会议桌尽头的一位年长的科学顾问始终没有开口,直到众人笑声渐止,他才缓缓说道:“各位,我知道你们觉得龙国的期刊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但我提醒你们,不要低估他们。”
“为什么?”年轻的官员皱眉问道。
这位顾问指了指桌上的另一份报告:“你们难道忘了,他们刚刚发射了自已的卫星。晶体管技术、数控机床,还有模块化制造,这些技术领域,他们已经取得了突破。你们觉得他们没有足够的论文来源,但别忘了,他们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如果他们把工程技术的研究成果放到期刊上,吸引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投稿,我们的‘科学霸权’可能会受到挑战。”
会议室内一片沉默。有人开始意识到,龙国的科学期刊或许不会立刻有影响力,但它可能会成为龙国科学崛起的基础。相比漂亮国的冷嘲热讽,毛子的反应显得更加复杂。在莫斯科的一场高层科技会议上,工业部长瓦西里和航天局总负责人科罗廖夫正在讨论龙国创办科学期刊的消息。
瓦西里皱着眉头:“龙国的科学期刊能有什么用?他们的基础科学研究远远落后于我们和漂亮国,连发表论文的科学家都寥寥无几。他们的期刊顶多是自娱自乐,不会对国际学术圈造成任何影响。”
科罗廖夫却摇了摇头,目光中透出一丝警惕:“部长,您别忘了,龙国的技术进步速度比我们预想得快得多。卫星发射、晶体管技术应用、数控机床的出口……每一项成就都说明他们的科研能力在快速提升。”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科学期刊不仅仅是发表论文的工具,它还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学术圈中的发声平台。如果龙国借助期刊公开他们的技术进展,可能会吸引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的注意,甚至可能抢走我们在这些国家的科技影响力。”
瓦西里冷哼一声:“即使如此,他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撼动我们。科学期刊的影响力需要几十年的积累,我们完全可以观望,看看他们到底能做出什么。”
科罗廖夫点点头,但心中依然保持着警惕。龙国的崛起已经开始动摇毛子在东方的科技和工业优势,而这份科学期刊,或许会成为一个新的变量。
欧洲:赞同与合作的声音
在欧洲,龙国创办科学期刊的消息同样引起了关注。不同于漂亮国和毛子的嘲笑和观望,欧洲的反应更加理性和开放。
英国皇家学会的一场圆桌会议上,一位年长的物理学家发表了自已的看法:“我认为,龙国创办科学期刊是一件值得尊重的事情。尽管他们的基础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但他们在应用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比如晶体管技术和模块化制造。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成为期刊的核心内容。”
一位年轻的化学家点头附和:“没错。龙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他们的研究成果可能会有很强的实用性。如果他们的期刊能专注于工程技术和工业应用,我相信会有很多科学家愿意投稿。”
另一位生物学家则提出了更大胆的想法:“也许我们可以和龙国的科学期刊合作。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技术进展,同时也能扩大我们的学术影响力。”
尽管欧洲学术界内部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但总体而言,他们对龙国创办科学期刊持开放和支持的态度。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龙国创办科学期刊的消息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在这些国家的科学家眼中,漂亮国和毛子的科学期刊虽然权威,但往往对他们的研究兴趣缺乏关注,甚至带有偏见。而龙国作为同样经历过殖民压迫和经济落后的国家,他们的科学期刊或许会成为第三世界科学家发表研究成果的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