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劝进征夷大将军

元丰四年(1573年)。

新年的钟声,在细川馆内回荡,如同春风拂过,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大广间内。

细川家的一门、谱代、外样、旗本,如同繁星般汇聚于此。

其人数之多,以至于御殿外的庭园里也坐满了武士,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即便现在正值隆冬,但他们依然保持武家做派,坚挺的身姿如同冬日里的松柏,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挺拔。

“恭贺主公新年快乐!恭喜主公一扫西国!”

众家臣的声音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他们齐齐行礼,一眼望去,场面异常壮观。

这不仅是对新年的祝福,也是对主公细川藤元的颂扬。

“嗯,也祝诸位新年快乐。”

主位上,细川藤元微微点头,他的姿态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眼神坚定,仿佛能洞察人心。

他的声音沉稳,如同深山中的古钟,回响在每个人的心中。

“多谢主公!臣等定为主家尽忠职守,世代效忠!”

礼毕。

众人纷纷正襟危坐,即便是庭园中的武士,也不再欣赏周围的美景。

而是全神贯注地望向殿内,等待着新年的评定。

“政康,可以开始了。”细川藤元冲三好政康点点头,示意开始新年的评定。

“是!”三好政康大礼拜服下去,身体微微发颤。

他今天还准备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建言,不少本家重臣在上面联名签署了。

“今年!又是我细川家大喜的一年!”三好政康开始歌功颂德。

他虽然年纪大了(四十多),但声如洪钟,他的话语都能传达到庭院中,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毛利辉元,总石高三十六万,外样大名笔头。

虽然地位崇高,但当他听到“一扫西国”的时候,脸上还是不自觉的红温起来。

“时至今日,我细川家地域涉及五畿七道,其威名远播,震撼天下......”三好政康开始逐个细数细川家的版图。

还是按六十六令制国的“五畿七道”划分,细川家拥有的领土,分别有:

五畿(山城、大和、河内、和泉、摄津);

东海道七国(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五郡);

南海道六国(纪伊、淡路、阿波、赞岐、伊予、土佐四郡);

东山道两国(近江、美浓);

北陆道两国(佐渡、若狭两郡);

山荫道八国(石见、出云、隐岐、因幡、但马、丹后、丹波、伯耆);

山阳道八国(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后、安艺、周防、长门 );

西海道两郡(丰前一郡、筑前一郡);

共计持有三十八国的领地,已然占据了大半江山!

另外西海道这两郡非常关键,犹如一脚踏入九州大地,成为进攻的前驱。

之所以能有这两郡,主要是丰前杉氏和筑前麻生氏的投诚。

这两家原本都是大内家臣,大内氏灭亡以后,他们便在毛利家的支持下和大友氏对峙。

不仅有他两家,还有立花、高桥、秋月、原田、宗像等家与大友敌对。只是那些家族,因为毛利的撤兵,导致兵败垂成,被大友家一一清算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立花家由户次鉴连(后来的立花道雪),高桥家由吉弘镇理(后来的高桥镇种(绍运))继承。

麻生氏家主麻生隆实,杉氏家主杉重良,自然也怕大友家对他们进行清算,所以在毛利家的带动下,一起随着投诚了。

当然,他们都与毛利家解除了主从关系,转而臣从了细川家。

同时人质奉上,年幼的子侄也成为细川藤元的近侍小姓等。

不仅是他两家,仍留在长门、周防、安艺的国人,大的转侍细川,小的将成为代官的从属。

“来年,我细川家必将再度兴师,讨伐不臣,以正义之名,恢复秩序与和平。”

三好政康终于颂赞完毕,最后还点题,细川家不会停止统一全国的脚步。

而且这三十八国,按国力图划分,所有的大国(紫色)、上国(绿色),均被细川家所支配。

按照旧制,已然达到了开幕建府的条件了。

“主公,这是一份众家臣的请愿,还请您采纳。”

说着,三好政康呈上“劝进表”。

这份表中所载:

是对细川氏建立幕府的恳切请求;

是对细川藤元就任将军的忠诚请愿。

在这份劝进表的下方,是一片密密麻麻的签字,几乎囊括了所有大将格以上的武士。

细川藤元看着手中的“劝进表”,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个家族荣耀的顶点,也是一个国家治理的新起点。

“主公!请担任征夷大将军!”

三好政康纳头行大礼。

“请担任征夷大将军!”

所有人都大礼劝进,无人敢反对。包括新降的毛利辉元等人,哪怕他们这是刚刚才知晓。

征夷大将军,起源于平安时代,是作为对抗虾夷族(阿伊努族),由朝廷临时设立的武官职位。

一开始的征夷大将军,是真的只是临时的,出征挂帅,归来卸任。例如坂上田村麻吕。

而到了源赖朝,征夷大将军就成为了日本实际的统治者,其政府被称为“幕府”,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政权。

从此幕府时代开启,代替朝廷处理国政,向各地发号施令。

而且历任的征夷大将军,都有个不成文的制度,那就是必须要是源氏后裔。

源氏,是平安时代,日本皇族降为臣籍的姓氏。源氏的始祖是清和天皇的第六皇子贞纯亲王之子经基,因此也被称为清和源氏。

镰仓幕府是清和源氏,室町幕府是清和源氏的分支足利氏。

而细川藤元所属的细川氏,乃是清和源氏足利氏的分支,其家族历经镰仓、室町、战国三个时代,血脉与荣耀贯穿始终。

所以说细川藤元,完全具备担任征夷大将军的资格与条件。

不用像历史上江户幕府的松平家康(德川家康),为了身份和统治的合法性,还得胡编乱造一个家谱,硬说自己的祖上是德川氏。

“这件事……”细川藤元的声音在大广间内回响。

他缓缓扫视群臣,锐利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试图从每一个人的神态中,捕捉到哪怕最微小的动摇。

殿内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静等细川藤元的决定。

那紧张的心跳,仿佛就在耳边......

砰砰直响!

“恕我不能答应。”细川藤元语出惊人。

“主公!”三好政康还想再劝,却被细川藤元挥手打断。

“诸位,镰仓幕府已成过往,室町幕府也走到了尽头。”细川藤元开始演讲。

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每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沿着旧有的道路,还是勇敢地迈出新的一步。”

“我提议,我们应该召集更多的大名,共同商讨未来的大计。我们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中生存下去。”

虽然细川藤元的言语充满中肯,但却都是些官腔。

很明显,这是对此次劝进的婉拒。

古有“三劝进,三请辞。”

每当政权更迭,这是一种必要的政治仪式,是体现君王或权臣在登基或接受重要封号时的谦让之礼。

这一过程不仅是对权力的谦逊表现,也是对传统礼节的遵循。

更是对天命和民意的一种象征性确认,使得当权者登上大位变得顺理成章。

“是!谨遵主公谕令!”

闻听细川藤元此言,众人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