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第 104 章

   第104章


    叶满枝的发言结束后, 会议室里沉寂了很长时间。


    大家喝水的喝水,做笔记的做笔记,暂时无人接话。


    她这个问题提得挺不客气, 搞不好就要把厂长和生产副厂长全都拿下了。


    学生之间很少遇见这种真刀明枪,火花四溅的情况。


    但她提的问题, 又是真实存在的。


    工厂开工两个月, 生产安排与教学任务确实结合得不太好。


    在场的师生都有切身体会。


    尤其是几位技术课老师, 对此可以说是苦不堪言。


    技术课虽然注重实践, 但也不是每堂课都要下车间的。有时在教室里讲理论,有时在车间现场教学, 具体安排由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灵活掌握。


    如果厂里有个教师坐镇, 大家只需要每天早上在教研组会上提一嘴教学安排, 就能合理分配车间的使用权了。


    可是系主任想锻炼学生, 系办工厂的所有重要职务都由学生把控。


    双方对接不及时,难免耽误教学进度。


    动力学的许老师不理会学生之间的暗流涌动, 既然已经有人点出了问题, 他当然要趁机提一提。


    “教学撞车的情况发生不止一次了, 几乎每个礼拜都要上演一出抢车间的戏码。抢到了还好, 抢不到的班级就要原路返回教室去上课, 既耽误时间又影响心态, 系里确实应该管一管。”


    “许老师说得对, ”另一位老师跟着发声, “我上个月就跟石磊和一车间的刘爱国反映过相关情况,石磊说派个专人给教研室, 每天询问教学安排。刘爱国也给我出了一个主意,让系里给工厂安装一部电话机,以后有事电话联系。”


    “这俩主意一个要浪费人力, 一个要浪费物力,”许老师与他一唱一和道,“我看都不如从教研室挑个教师在厂里兼任职务划算,人力物力都省了。”


    又有一位老师加入讨论说:“既然已经提到车间的问题了,那我也说一嘴。机械厂目前的管理还是比较混乱的,工具材料乱丢乱放,废品率高,有的学生连自己每天有多少生产任务都不知道……”


    叶满枝听着几位老师的讨论,没再接话。


    她是负责安排生产计划的,其实很早就发现了车间里的问题,但她一直没提过。


    一方面,车间的工作不归她管,她贸然给人提意见,有挑事的嫌疑。


    另一方面,就像她之前说的,工厂刚成立,大家都是新手,应该给大家留出足够的学习和适应时间。


    系办工厂与校外工厂相比,对学生要更包容。


    但是,她包容了别人,别人却不肯包容她!


    石磊是副厂长,没有身份上的顾忌,可以对所有科室和车间提意见。


    他如果真的出于公心,就应该提前与计划科沟通,而不是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公然在会议上挑她的刺。


    这让她有种对方一直在默默搜集她把柄的感觉。


    既然石磊不给她留面子,那她也不用给石磊留面子了。


    反正情况已经挑明了,就看系里打算如何决定吧。


    苗主任记录了师生们提出的意见,但并没有当场给答复,只说还需要去厂里亲自调研,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会议结束后,马洪亮有事率先离开了,石磊只能找另一个副厂长陈莹商量。


    “苗主任不会真的让老师兼任厂长吧?”


    陈莹:“不好说。工学院机械系那边也开了工厂,厂领导全部由系主任和老师兼任。咱们工业经济系有专业优势,调干生又比较多,苗主任才让学生负责管理工厂的。”


    听了几位老师的发言,石磊直觉事情的走向不太妙,忍不住低声抱怨:“这个叶满枝也太能搅事了,让老师兼任厂长,对她有什么好处?这不是把她自己当厂长的路子也堵死了吗?”


    陈莹心说,你公然向人家开炮,要是连科长的位置都保不住,还谈何厂长?


    她敷衍地挤出一个笑,说了句还有工作,也随着其他人离开了。


    她觉得石磊过于自负了。


    这似乎是没出社会的学生的通病,总觉得高年级能压制低年级,系办工厂的副厂长就可以压科长一头。


    石磊在学生中算是有些手腕的,面对他这样的明显针对,但凡换个没什么经验,或是懦弱一点的学生,恐怕早就被他得逞了。


    但叶满枝不是普通学生,整个大一年级只有她被选入了系办工厂管理层,总归是有原因的。


    陈莹边走边回忆刚刚在会议室里的场景。


    如果换作是她,在那种全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石磊当众挑出工作中的毛病,她可以做到防守,向委员会做出合理的解释,却未必能当场想到反击的办法,十有八九要在事后找石磊算账了。


    其他人不知石磊早就找叶满枝谈过话,只当他是针对工作提出意见。


    但了解前因后果的陈莹却觉得,石磊行事又坏又直白,目标明确又有行动力。


    放在普通大学生里,算是佼佼者了。


    不过,他若是真的被委员会撸下去,也未必是什么坏事,陈莹内心并不想与这样不择手段的人共事。


    *


    那天的汇报会结束以后,苗主任去机械厂实地调研了一次。


    隔了两天,就把叶满枝和石磊喊去了办公室。


    叶满枝进门的时候,石磊和另两位老师已经坐在里面了。


    她刚刚在门外隐约听到石磊说什么不是有意针对。


    所以,当苗主任向她询问情况时,她当着石磊的面,给他告了一状。


    “主任,我怀疑石副厂长就是刻意针对我!”


    苗主任和石磊:“::::::”


    之前感觉叶满枝办事挺成熟的,这会儿听她像小学生似的直白告状,苗主任又对自己的判断犹豫了。


    叶满枝没看几人的脸色,继续告状:“石副厂长已经不是第一次找我麻烦了!刚开学的时候,他就找我谈过话,在马厂长和陈副厂长都不同意的情况下,以怀孕为由,要求我离开机械厂……”


    石磊辩白道:“我只是照顾她的身体,提了一个建议。”


    “我身体挺好的,可以兼顾学业和工作,所以我当时没接受这个建议,”叶满枝瞅他一眼说,“我之前没把那次谈话当回事,但石副厂长太过分了,当着那么多老师同学的面,又指出了我们生产计划科的毛病!主任,我不是不能接受批评,但厂领导做事得有点章法吧?有什么意见为什么不能先跟我沟通?我要是屡教不改,他再当众批评我也不迟呀。”


    苗主任在心里点点头,如果石磊之前没与叶满枝沟通过,就在汇报会上当众批评她,那确实不太地道。


    叶满枝不给石磊辩解的机会,又继续说:“因为马洪亮和黄志强被其他单位调档,最近系里的议论声不断,大家都觉得人家被调档跟系办工厂有点关系,毕竟他俩都在工厂里任职了。我一开始也觉得石副厂长针对我,可能与人家被调档有关。可是我转念又一想,不对呀,石磊已经是副厂长了,他针对我这个科长有啥用啊?兴许是我想多了!”


    除了当事人石磊,另外三人都下意识颔首。


    “主任,您也知道,我以前是在街道办工作的,给新人写了两年的结婚证。我实在找不出石副厂长针对我的理由,所以这脑子就不自觉往男女关系上联想了。我寻思石副厂长会不会有了对象,想给对象在厂里安排个职务啊?不过,这是我的猜测,我对石副厂长的情况不了解,不知道他现在有没有对象。”


    叶满枝就像个守不住秘密的大嘴巴,把她知道的情况全都当着老师和正主的面说了出来。


    随着她抖落得越来越多,石磊那脸上就跟开了染坊似的。


    “这完全是你的猜测,男女关系的事,怎么能随便拿出来说?”


    学校不提倡在校生谈恋爱,石磊与对象从没在外人面前承认过关系。


    石磊矢口否认她给自己扣的大帽子,强调道:“我绝没有刻意针对你的意思,但是你怀着身孕,既要读书又要工作,一些工作就是很难兼顾!我指出你的问题,只是针对事实。”


    叶满枝觑着他说,“石副厂长,今天当着苗主任和两位老师的面,我想开诚布公地批评你几句。你第一次找我谈话时,说我是孕妇,可能影响工作,第二次针对我的时候,又拿我是孕妇的事情攻击我,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了!孕妇怎么了?我是孕妇,但也没耽误学习和工作吧?你不是孕妇,但工作也没做到十全十美啊!为什么要对其他人那么苛刻?我觉得你对待女同志的态度很有问题,应该接受系党支部的思想教育!”


    眼瞅着两个学生又要争执起来,已经心中有数的苗主任,抬手压了压还想反驳的石磊。


    直接公布了生产管理委员会的答复——


    教授《统计学原理与工业统计》的欧阳老师,兼任系办工厂的副厂长。


    教授《动力学》的许老师,兼任一车间主任。


    生产计划科一分为二,成立生产科和计划科。


    石磊担任生产科长,叶满枝担任计划科长。


    苗主任喝了口茶说:“机械厂属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品种多,批量小,任务又不固定,承接订货的工作也分给了生产计划科。考虑到生产计划科的工作强度确实比较大,所以委员会决定将其分成两个科室。”


    “生产科负责生产作业计划工作,计划科负责技术经济计划工作。虽然两个科室分开了,但是分工不是分家,在计划工作上,这两个部门是一个整体。”


    苗主任喝着茶,头发又是花白的,像个劝和不劝离的热心大爷,苦口婆心道:“你们既是同事,又是同学,在工作上要搞好团结。孕妇确实需要多关照,石磊,你既然知道孕妇的难处,那就在工作上帮叶满枝多分担一些。”


    巴拉巴拉讲了五分钟,核心意思就是,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俩应该团结一致,共同合作搞生产。


    叶满枝对这个结果还挺满意的。


    将一部分工作拨出去,能减轻不少工作量,还不影响她当科长。


    而石磊却从生产副厂长,变成了生产科长。


    若是在外面的工厂里,这种调整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不过,机械厂初创,很多工作还在摸索阶段,他们这些管理层也在试用期,岗位调了也就调了。


    石磊自己的工作没做好,即使被调整了,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从系主任办公室出来时,叶满枝回头望一眼脸色不好看的石科长,在自己已经显怀的肚子上摸了摸说:“石科长,我来大学读书是为了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总搞那些小手段既耗费精力,又没啥意思。你要是个爷们儿,就别总针对我一个孕妇,咱们真刀真枪在工作上见分晓……”


    石磊:“……”


    他虽然目的直白,但行事还是比较迂回的。


    没想到叶满枝居然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遮羞布扯开了。


    *


    石磊很意外,听了她转述的吴峥嵘也挺惊讶的。


    “你跟他说当个爷们儿?”


    “对啊!”叶满枝嘻嘻笑,“这也就是在校园里了,要是在单位,我哪能跟领导和同事说,‘你要是个爷们儿’这种话呀,那也太没水平了。”


    吴峥嵘笑道:“这样也好,你毕竟怀着孩子,跟他冤冤相报确实没什么意思。开诚布公地把事情摆到台面上,他要是再这样针对你,那就真不是个爷们儿了。”


    叶来芽行事不拘一格,这办法听起来不太靠谱,但应该是最管用的。


    叶满枝心里挺得意的,翻出副食品购买证,催促道:“你快换衣服,咱俩现在去供销社买鸡蛋,应该不用排队。”


    吴峥嵘按照老丈人的交代,给菜地浇了水,一边在水桶里洗手,一边劝道:“只有两个鸡蛋,你就别往市场跑了吧?”


    “咱家的蛋券再有两天就过期了,两个鸡蛋也不能浪费呀!”叶满枝提上篮子说,“权当是饭后散步了!”


    临近五一,城镇居民都领到了节日票。


    每户一张禽券,可以买半只鸡或半只鸭,另外每人还有一张蛋券,凭券可以购买一个鸡蛋。


    她跟吴峥嵘就是半只鸡和两个鸡蛋的配置。


    劳动节的节日票只有七天有效期,鸡已经被她吃了,两个鸡蛋要是再不买回来,就该过期了。


    夫妻俩提着菜篮子去供销社买鸡蛋,叶满枝走在他身边小声说:“我看咱后院儿那两只母鸡还是留着吧,它们现在每天都能下蛋,我都不舍得杀了吃肉了。”


    “嗯,先让咱妈给你做小公鸡,回头我想办法再弄两只母鸡回来。”


    叶来芽坐月子还要吃不少鸡蛋,但市里肉禽蛋的供应并不充足,鸡蛋限量限得厉害,吴峥嵘不能全指望供销社,还是得自己另外想办法。


    两人一边商量着孕期和月子里的安排,一边慢悠悠沿着马路散步,很快就到供销社买了两个鸡蛋。


    俩鸡蛋放在菜篮子里,晃晃荡荡的,反而不安全。


    叶满枝小心地将鸡蛋重新拿出来,一个揣进自己上衣口袋,另一个揣进军代表兜里了。


    不过,她对吴峥嵘的脸和身材,是全方位欣赏和保护的,察觉他兜里鼓个包不太好看,便将鸡蛋再次掏出来,放进自己另一侧的口袋里了。


    吴峥嵘任由她折腾,等她终于安顿好那两个鸡蛋以后,准备带着她去附近的粮站买点粮食。


    反正菜篮子已经提出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


    然而,两人来到粮站时,工作人员却说:“买粮食得带购粮本。”


    “现在不是不限量随便买了吗?”叶满枝问。


    “刚改了,得带粮本。”粮站职工与她是熟人,低声透露,“叶主任,我们现在不能随便卖粮了,只能按照粮本上的定量卖粮食。你要是想买那不限量的粮食,得去其他粮站。”


    叶满枝与吴峥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同志,购粮规则又改了?什么时候改的?”吴峥嵘问。


    “今天下午刚改的,你们等街道办的消息吧,估计这两天就能发通知了。”


    他俩没带粮本,只能空手回家去。


    叶满枝坐立难安,在屋里来回踱步,“怎么就突然改了呢?早知道我应该再多买点粮食的!”


    她找出报纸,想看看上面的相关报道。


    但近一个礼拜的报纸都被她翻遍了,也没找到有关粮食的新闻。


    吴峥嵘找出购粮本说:“别找了,报纸上应该不会报道。这个月的粮票马上就要作废了,我先去粮站把这个月的定量买回来,你自己在家别乱跑。”


    “对对对,先把这个月的粮食买了,要是等到下个月粮票过期了,我得心疼死!”


    这半年买粮不限量,她每次经过粮站时,都要进去买几斤粮食提回家。


    早就忘了粮票这一茬了。


    她挺着肚子送吴峥嵘出门,独自在院儿里转悠时,居民小组长找上门来,让他家赶紧派人去粮库前的空地上开群众大会。


    “组长,会议内容是什么啊?”


    “跟粮食有关的,你们去了就知道了。”


    叶满枝本就心慌,听了小组长的消息,感觉心跳得更厉害了。


    好不容易等到吴峥嵘提着粮袋子回来,赶紧拉着他去粮库开会。


    “你慌什么?”吴峥嵘牵着她慢慢走,“咱家的粮食储备充足,总不会让你挨饿的。”


    “我就是紧张。”


    叶满枝与他牵着手走了一段,似乎被他的沉着感染了,走到粮库时终于镇定了下来。


    主持今天会议的人是张勤简。


    “从去年秋天开始,不限量购买粮食以后,城里浪费粮食的现象非常严重,三个月的时间,市里超销粮食十多亿斤!为啥超销这么多?咱们总结了一下原因,主要是有人囤积、外运,有人用粮食养牲口,还有没户口的黑人黑户盲目流入城市!”


    “在这里咱们要强调一下,购买粮食要本着吃饱不浪费的原则,坚决不许浪费粮食……”


    他的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有人高声问:“张书记,不是说粮食丰收不限量了嘛,那我下午去粮站买粮的时候,怎么又开始要购粮本了?”


    张勤简严肃地说:“丰收怎么了?丰收也不能浪费!用粮本买粮,就是要抑制这股浪费的风气!从今天开始,咱们光明街的购粮政策是凭证定点不限量!实在有需要的,可以去指定粮站购买定额之外的粮食。”


    其他人还在台下嚷嚷着询问啥意思的时候,叶满枝和吴峥嵘已经从人群中退了出来。


    两人回家以后,叶满枝就催促道:“你别管我了,先去那个定点粮站看看,要是还没关门,就先买一两百斤粮食回来,别管粗粮细粮,有什么买什么吧。”


    吴峥嵘推出自行车,在她背上抚了抚说:“没事,别胡思乱想,我先去看看情况。”


    事实上,定点粮站的情况还不错,粮食供应充足,只要带着粮本去买粮,都能买得到。


    吴峥嵘排队半个小时,买了一百斤大米和五十斤小米回来,总算让叶满枝稍稍放了心。


    凭证定点不限量,似乎还真是为了遏制浪费的。


    因着闹了定点购粮这一出,叶满枝去学校上课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


    总惦记着放学以后去粮站买粮的事。


    她娘家婆家那么多人,还有她姥姥家那边,不知囤积粮食没有。


    叶满枝琢磨着下课去一趟吴家老宅的时候,赵金花却找过来说:“班长,我好像给你惹麻烦了。”


    “怎么了?”


    赵金花麦色的脸上满是担忧,“有人说石磊那个副厂长是被你给撸下来的,我跟人呛呛了几句。”


    因着叶满枝当了系办工厂的科长,赵金花也跟着她混了一个计划科的科员。


    她俩就是计划科唯二的成员,平时轮流去工厂坐班。


    但她这几天在厂里听了不少有关叶满枝的传言。


    有人说她自己想当副厂长,就想办法把石磊撸了下来,结果给欧阳老师做了嫁衣裳,不但没能当上副厂长,生产计划科的工作还被石磊分走了一半。


    还有大三的男生说她挺着个肚子,干不了多少工作,却占着茅坑不拉屎。


    赵金花在厂里无意间听到时,就跟那几个说小话的人吵了几句,结果本来只是小范围嘀咕的话题,经过他们这样一番争执,反而被更多人知道了。


    叶满枝没想到瞎话能传得这么离谱,石磊算是间接被她撸下去的,她也确实挺想当厂长的,但时机不对呀,这件事纯粹是她正当防卫。


    她郁闷了一阵,只能安抚赵金花,“你又不是故意的,瞎话也不是你传的,跟你有啥关系?咱别管他们了!”


    不过,流言传播速度似乎还挺快的,没两天连边鹊桥这种不在厂里任职的学生都听说了。


    叶满枝再去工厂坐班时,确实能感受到一些若有似无的打量。


    正在琢磨该如何辟谣时,她被同样处于舆论中心,兼任着副厂长的欧阳老师喊去了办公室。


    “这两天厂里有些不好的传言,我听到以后已经第一时间批评他们了。你还怀着孩子,不要受那些谣言的影响。”


    叶满枝还没了解过具体情况,只能无奈地点点头。


    见她神色怏怏,欧阳老师停顿片刻,继续问:“我最近在跟市妇联和市工会女工部一起做一个科研课题,是有关保护女职工的,你想不想加入我的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