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总有一天,这片土地,会出现真正的女宰相。

霍云一边吃馄饨,一边看着周晚吟的脸。

“周晚吟。”他突然叫了一声,却又说不出别的什么来,只能愣愣的看着她。

“怎么了?”

“没什么。”霍云一时间突然觉得心里很暖。

他不过二十多岁,却辛苦奔波了十多年,这一生从繁华似锦的京城开始,走过塞北江南,见过西南十万大山。

原来都是为了此时此刻,有人能陪着他一起,晒着太阳,吃一碗馄饨。

“你看我做什么。”周晚吟抬手在霍云面前晃了晃。

霍云突然笑了起来:“因为你好看。”

仿佛他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看周晚吟的容颜。

回到大将军府的时候已经是暮色沉沉,霍云走进庭院,就看到了霍絮。

霍絮手里拿着剪子,在做竹蜻蜓。

霍絮听见动静,一抬头看见他,手一抖剪子就直直的扎进了手指,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霍云赶忙撕了袖口上去按在伤口上。

“我……不碍事。”霍絮低声说。

霍云细细的打量着他,觉得他果然已经同从前大不相同了。

少年时候的霍絮面庞不像如今这么棱角分明,十七岁的霍絮和他,看起来完全不像兄弟。

他面庞润而丰泽,一双桃花眼,只要笑起来,会让人觉得他非常的漂亮,招人喜欢。

那时候的长安君,名满京城,无论男女老少,都想一睹长安君的风采。

而如今,他虽然更英俊了一些,但是满面萧索,形单影只。

身上淡青色的道袍穿的有些旧了,像是赶了很久的路一样。

他确实赶了很久的路。

仆役送来了纱布和金疮药,霍云递给霍絮,看着他处理伤口。

他盯着霍絮轻轻颤动的睫毛,突然想起了十二岁那年,殷渊来公主府找霍絮。

十七岁的殷大公子有了爱慕的姑娘,兴致勃勃的找霍絮一起商量做纸扎风筝,要在风筝大赛上拔得头筹。

后来,霍絮坐在树下,看殷渊满院子跑的放风筝,然后嘲笑殷渊傻。

他自顾自的玩竹蜻蜓,可是他的竹蜻蜓,怎么都飞不起来。

殷渊的风筝飞高了,他的竹蜻蜓还没飞起来。

于是殷渊又来嘲笑他。

他气急,把竹蜻蜓拍个殷渊,两个人围着小小的竹蜻蜓,想要让它飞起来。

霍云就坐在阁楼的书法里看着他们,整整一下午,他课业完成了,还抄了会儿佛经。

一转头,那两人还没成功。

在互相抱怨中跑去吃饭去了。

他走下阁楼,捡起了亭子里茶几上的竹蜻蜓,随手一摆弄。

竹蜻蜓就飞远了,正巧落在不远处霍絮的肩头。

霍絮震惊的看着他,嘴巴张成了一个大大的o字。

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霍絮。

彼时京城早已因为他的姻缘一事闹得沸沸扬扬,风流天下长安君的生母是牧羊女一事被人挖了出来,成为了京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只是那时的霍云并不知道,他的父亲病重,身为人子要按照规矩侍奉汤药。

还要跟着师父们读书习武,他隐约的意识到,他那一生戎马的父亲恐怕天命不永,他要快快的成长起来,肩负起将军府的担子。

至于承欢膝下,去逗父母开心,那是霍絮的事情。

那日之后,霍絮被母亲送到相国寺避风头。

再后来,父亲母亲双双自尽,霍絮不辞而别……

“你怎么……”霍云本来有很多话想要问,开口却又意识到,当年的事,彼此都是身不由己,他有什么好问的呢?

“怎么穿成这样过来传旨。”霍云随口便了一句不痛不痒的话。

“仪仗是备了朝服的,道长说他穿着不习惯,也不大合身,便没有穿。”顾五自门里走了出来,笑吟吟道。

“是你!”周晚吟惊喜的奔过去,“你怎么来了这里!”

顾五本来在门里,不愿多打搅霍云和霍絮这两兄弟重逢,但看着二人实在尴尬,便也走了出来。

她拉着周晚吟的手,欢喜的坐下来。

“新君登基,我随长安君一起,前来北疆传先皇遗诏。”她爽朗的笑出来。

霍絮把圣旨从袖中取出来,也没有多虚礼,他直接打开放在了霍云面前。

“足足走了三个月,他让我们把仪仗婚服送了过来,让你们在北疆成婚。”

“在北疆成婚?”霍云惊了,“本朝驸马尚公主,皆是在太庙拜天地先祖,怎么能……”

“咱们的皇帝陛下,该叫先皇了,真是亘古未有的贤君。”顾五说,“他的胸怀,总是越来越让我觉得自己渺小。”

“哦?”

“这一路走来,越往北,越人烟稀少,人烟稀少,百姓也就更生活困苦,也就更盗贼四起。”

顾五道:“遗诏中早已定好的,二位将是镇北王和镇国大长公主。等丧期过了之后,再在渔阳筹备婚礼,届时天下豪杰都将来此恭贺,富商巨贾,看热闹也会来看看。”

霍絮难得的接了一句话,解释道:“他说要向天下人显示朝廷对渔阳的重视,以便商人来此经商。”

周晚吟想了想,这不就是借他们的婚礼打个广告么!

有骠骑将军的威名在,整个大周失去土地的流民都会慢慢来到北疆垦荒建城。

再让大长公主的婚礼在北疆举办,商贾和士绅都会意识到北疆三郡的不同。

慢慢来此经营。

这是要把北疆三郡打造成经济特区啊!

“北疆三郡挨着胡人,往常都是劝边民内迁,好不受胡人的滋扰。陛下虽然看着仁善,却是雄才伟略,心有天下。”

霍云道:“霍家在北疆繁衍生息,渔阳,上谷,朔方三郡的百姓,不论是胡人还是汉人,永受霍氏庇佑,只要大周还有一个姓霍的,便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三郡的繁荣。”

顾五看了周晚吟一眼,笑了出来:“嗯,这也叫他猜中了。”

周晚吟却又想到了另一个:“我记得你是不想困于后宫的,怎么会……成了贵妃。”

还是周复那小子的贵妃。

“因为许姐姐她身子不好……我最终,要成为后宫里的第一人。”顾五长叹了口气,“我只有拥有了权力,才能做我想做的事。先皇后不也开办了女学么。”

周晚吟点了点头,算做是认同。

本朝开设有女官,但是这些女官多半是负责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并不能直接的在朝廷上治理一方。

女人可以通过战场厮杀这样明显的功绩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但是在朝堂上,若想要获得治理一方,参与政务的权力,还需要走很久的路。

“我准备从后宫开始,兴办女子教育,让后宫的女眷们读正经的书籍,而不是三从四德。”顾五说,“从她们开始,再慢慢的让贵戚家的女子读更多的书,在我这一代没有做成的事,或许,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做到。”

“会有这么一天的。”周晚吟说,“总有一天,这片土地,会出现真正的女宰相,女皇帝,她们将以女性的智慧治理这个国家,她们的政令将通达四海,日月山海,都会前来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