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3章
第2243章
两国从百姓的烟火日常,到经济军事的完美融合,经历了数十载春秋。
这条路绝非和风细雨的轻歌曼舞,而是刀尖舔血、暗礁密布的险途。
期间经历的阻挠何止一丁半点,
那是西梁遗老们捧着裂了纹的玉笏,夜夜跪哭太庙,咒骂“数典忘祖”,甚至以头戗柱,血溅丹墀。
北翼的勋贵军府中,有将领摔杯怒斥,“混我血脉,弱我刀锋!”,更有人暗中勾结敌国,欲引外寇搅乱这荒唐的融合。
市井坊间,谣言如毒藤疯长。
北翼的煤烟污了西梁的风水!
西梁的稻种会吸干北翼的地力!
甚至为争一处界河码头,两岸商贾械斗,死伤枕藉,染红半江春水。
最险的一着,莫过于“丁州兵谏”和“凤州兵谏”
北翼丁州总兵钱莽,悍然扣押途经的西梁商队,更陈兵沿江,扬言“卫我北翼”。
西梁凤州总兵贺万生宣称自立为王,为保“西梁最后一方净土”。
一时间,剑拔弩张,烽烟欲起。
是唐星河率八百死士星夜渡江,刀锋直指丁州钱莽中军帐。
是西梁景行皇后霍英姿弃凤辇,披银甲,亲率玄骑出征,奔赴凤州平乱。
两国强盛,天下瞩目。
分疆而治时,已是龙腾虎啸,威震八荒;合璧归一后,更成鲲鹏击水,气吞寰宇。
万川归海,势不可当!
一江明月照两岸,万里河山共此心!
这一年,一座名为“镇岳台”的演武场在淮杏河下游的碧城落成。
取“镇四海而岳不移”之意,更暗喻“翼梁合璧,重若山岳”。
其势之雄,堪称当世无匹。纵横百里的演兵平原,可容十万铁甲列阵冲杀,马蹄踏地声能传数十里。
落成之日,十万工匠卸斧跪地,泪洒黄土。
西梁仁帝岑策执朱笔,题“镇岳台”三字于通天碑上。
北翼文暄帝泼墨挥毫,书“山河同铸”于其背。
双帝并立,共举烈酒。
十万将士刀戟顿地,山呼“翼梁永固”。
自此,天下兵锋之盛,尽聚于此台。
一座演武场,半部融合史。
北翼太上皇萧允德携太上皇后唐楚君亲临,泪流满面,“我竟然还能看到这样一天!”
西梁太上皇岑鸢携皇太后时安夏亲临,那就淡定多了,“父皇母后还年轻,保重好身子,往后好日子还长着。”
承平三十六年,西梁仁帝岑策承天命,纳北翼,肇建翼梁。
两国经数十载交融,过渡如静水行舟。
朝堂之上,三省七部各司其职;州郡之间,税赋簿册未改旧章。恍若只是换了匾额,未起半分波澜。
史笔铭曰:承平归流。
自此,山河无界,天下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