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霍乱

第429章霍乱

曲绍扬一行人进入宽甸范围后,逐渐的就发现情况不太对,挺多村庄都有死人的。

这种情形之下,众人也不敢借宿村庄,只能在荒郊野外扎营休息。

曲绍扬严令众人,谁都不许喝生水,必须将水煮沸了再饮用,也不允许吃生食,凡是进嘴的东西,必须煮熟、炒熟。

水果什么的,连碰都不要碰,尽量减少接触感染源的机会。

之后,曲绍扬和陈秀芸在一个病情比较重的村子停留了几天。

陈秀芸给那些病人诊治,顺道告诫村里的百姓如何防止感染。

几天后,经过治疗的病患,大部分都有所好转。

陈秀芸心里也有底了,这才跟着曲绍扬,继续往宽甸城走。

宽甸城里的情况也不太好,曲绍扬没敢让两千定边军进城,于是让他们在城外安营扎寨。

好在眼下天气热,住在外头也不要紧。

曲绍扬再三叮嘱了手下的人,一定要注意防范,这才跟陈秀芸领着些随从,进了宽甸城,直奔陈家。

“二嫂,咱爹咱娘,还有我二哥呢”

陈家这边,陈郎中夫妻和陈允瀚都没在,只有何青竹守在家里。

得知曲绍扬和陈秀芸回来了,何青竹连忙出来迎接。

“哎呀,你们咋回来了

眼下城里这么乱,疫病横行,你们不说是离着远点儿,怎么还跑回来了”

何青竹一见妹妹和妹夫,不由得皱眉说道。

“二嫂,我是奉张大人之命过来的,秀芸不放心爹娘,也想回来看看,能帮就尽量帮一把。”曲绍扬赶忙解释道。

“唉,这疫病来的太快了,莫名其妙的,突然就好些人连吐带拉,紧接着就有死的。

咱爹咱娘,带着不少药材,去永甸和长甸那头了,这个病,沿江的村屯最严重。”

何青竹闻言叹了口气,躲过了兵灾,不想又遇到了疫病,老百姓这日子,是真的没法过了。

陈郎中他们回到宽甸之后,先去大青沟祭拜了先祖,刚从大青沟回来没几天,这疫病就爆发了。

疫病是从安东城、大东沟那边开始的,逐渐蔓延到其他地方。

到如今,安东、宽甸、凤凰城、岫岩等地都有大量的人感染。

宽甸这边,数着长甸和永甸那头严重。

知县荣禧号召城里郎中前去永甸等地救治,寻找治疗办法。

陈郎中虽然没再开医馆,可他的医术在那儿,旁人都知道。

荣禧亲自登门求助,陈郎中自然不好推脱,于是就和李氏一起,带着不少药材去永甸了。

至于陈允瀚,则是按照陈郎中那个的意思,带着定边军和民团,负责维持治安,隔离疫病高发的村子去了。

凡有疫病,首先一点就是隔离,阻断传染路径。

陈郎中之前负责过鼠疫的救治,所以在荣禧登门的时候,便提了出来。

荣禧这人还算不错,挺配合的,只是县城守卫没那么多人,陈允瀚负责团练、守卫,这事儿肯定就得落他头上。

“二嫂,既然爹娘没在城里,那我们就去永甸找他们吧。

来的路上,秀芸也看过了不少患病的人,研究出一些治疗的办法,她要去找咱爹商议一下。”

曲绍扬是奉命而来,协助防治疫病的,如果能尽早找到解决的办法,那是再好不过。

夫妻二人来去匆匆,只跟何青竹聊了几句话便离开了。

出了城,带人直奔永甸。永甸这边,民团已经将各路口封锁了,不许随便出入。

当然,曲绍扬来,肯定是不能阻拦的,于是曲绍扬和陈秀芸很顺利的见到了陈郎中夫妻。

“这边多危险啊,你们来做什么”陈郎中和李氏都戴着口罩,正忙活病人呢。

得知闺女和姑爷到了,赶忙出来见面,少不得也要训诫两句。

曲绍扬和陈秀芸赶忙解释了下,陈秀芸又说,他们大概找到了解决疫病的一些办法。

陈郎中一听,这才同意闺女和姑爷进入永甸范围。当然,也没忘了让他们都戴上口罩。

这边的情形确实有点儿严重,几乎半数的人家都有病患。

尽管过来了不少郎中,可是这么多病患,还是救治不过来,随时都会有重症的患者死掉。

大家伙儿都忙的焦头烂额,目前也还没能找到最有效的办法。

陈秀芸去看过了那些病人,症状跟她之前见过的差不多。

之后,他们从那些患者的粪便中提取了一些样本,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跟之前村子一样,都发现了一种形状很奇怪,活动还非常快速的小东西。

那些小东西,就是霍乱弧菌,由它引发的病症,就是霍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其实霍乱这个词,很早就有医学记载了。

像《黄帝内经》里面就有,“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土郁之发,为呕吐霍乱。”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也讨论过霍乱。

但是中医所说的霍乱,是上吐下泻这类的症状,类似于急性肠胃炎或者细菌性食物中毒,并不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这种烈性传染病。

等到清末时期,烈性传染病霍乱由国外传入国内。

因为其症状跟古代中医描述的霍乱相似,而且它在国外的那个发音也比较像霍乱的发音,所以就直接被命名为霍乱了。

这种病,一般好发于沿海地区,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条件很差的地方。

宽甸、安东等地的水质好,所以大多数底层百姓不喝茶水,甚至都不怎么烧水喝,都是直接喝凉水。

而且夏秋炎热,大多数人都爱吃高粱米水饭、大碴子水饭。就是将饭焖好之后过凉水,再用笊篱捞出来吃。

要是搁以前,这么吃没啥毛病。

但是安东、宽甸、凤凰城等地,都刚刚经历过一场战乱,紧接着又是干旱,这种情况下本来就容易爆发瘟疫。

“爹,我听绍扬说,倭国之前霍乱大流行,死了近十万人呢,好像到现在也没完全杜绝。

这个病很严重,如果控制不好的话,会死很多人的。”陈秀芸给陈郎中和其他人一顿解释。

当然,她说的这些,大部分是从曲绍扬那里听来的。

这一路上,两口子没少讨论疫病的事情。

曲绍扬在看过那些病人、用显微镜观察到霍乱弧菌之后,就断定了这次的疫病是霍乱。于是找借口说之前他在奉天见过洋人大夫,还有前阵子打仗的时候,俘虏过倭国的军医,零七八碎知道了不少。

虽然曲绍扬的说法有些乱,逻辑不通,但陈秀芸并没有怀疑。

毕竟曲绍扬这些年各处都去了,接触过不少洋人,也了解到国外很多事情,知道个霍乱,不奇怪。

“夫人,你就说,这个病,有没有办法治就行了,现在说别的都没啥用。

赶紧把病症控制住,别再大量的死人,才是要紧的。”

那些郎中们听的云里雾里,也弄不懂啥菌不菌的,他们就想知道,咋样能治好这个病。

“我已经配制出几种药,可以试一试。

但最关键的还是隔离,健康的人和病患隔开不要接触。

再就是注意饮食卫生,水烧开了喝、饭做熟了吃,不吃生的瓜果蔬菜,也别吃什么高粱米水饭、大碴子水饭之类的。

反正我们一路过来都是这么做的,目前看来管用。”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陈秀芸来的时候,带了不少药呢,这一路上她也没少研究,倒是想出来好几种治疗的办法。

但是最要紧的,还是预防。

如果不能及时防范,阻断传染,患病的人越来越多,光指着眼前这几个郎中和学徒,累死他们,也治不过来啊。

众人商议了之后,决定按照陈秀芸所提的办法来执行。

于是曲绍扬带人去挨家挨户的宣传,这些郎中则是配合陈郎中、陈秀芸父女,给那些病患治疗。

在陈秀芸成功制备出青霉素之后,曲绍扬还试着引导陈秀芸用简易方法制备提取黄连素和大蒜素。

大蒜素提取很费事,成功率也不太高。

倒是黄连素,可以通过将黄柏、黄连、三颗针等植物粉碎、酒精浸泡的方法,提取出来。

经过试验后发现,黄连素对于治疗肠道疾病效果很不错。

这次出来之前,陈秀芸也不知道哪种药适合,于是就把她制备出来的青霉素、黄连素啥的,都给带上了。

途中路过那个村子的时候,陈秀芸给那些病患用的就有黄连素,效果确实比汤药好。

其实这些日子以来,陈郎中他们也摸索出几个治疗的方剂。

再配合黄连素,以及给患者口服盐水补液等措施,除了些特别严重的之外,很多人的症状逐渐减轻。

陈秀芸他们负责治病,曲绍扬带着人负责防控,双管齐下,永甸地区的情况,得到了控制。

曲绍扬见此情形,立刻前往凤凰城,将永甸方面的经验,都禀报给张锡銮。

张锡銮一听找到了解决疫病的办法,十分高兴,于是按照曲绍扬所说,立刻向其他疫病泛滥的地方推广。

各地驻军、民团、巡防营等,全部出动,配合防控,尽量宣传防控办法。

同时,从通化、怀仁、奉天等地,招募郎中、大批购进药物、烈酒等。

陈秀芸也被请到了凤凰城,由她领着一批人,抓紧时间制备黄连素,然后分发到各地,治疗病患。

刚刚经过战乱的东边道各地百姓,再一次动员起来,应对疫病。

总算,大家伙儿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个多月后,各地疫病明显控制住了,死亡人数逐渐减少。

“绍扬啊,你小子真是好福气,竟然娶到个医术高明的媳妇儿。

这回,你媳妇可是立下了大功。”张锡銮把曲绍扬和陈秀芸两口子叫过去,好一番夸奖。

“大人,立功什么的不敢当,秀芸是学医之人,济世救人乃是应尽之责。

再者,我丈夫是东边道巡检使,兄长又是凤凰城同知,他们都是东边道的官儿,百姓有事,我们义不容辞。”

陈秀芸站在曲绍扬,看了眼丈夫和兄长,面带微笑的说道。

“好,好一个义不容辞。

陈大人,令尊令堂有能耐啊,三个子女都教养的这么好。

儿子一文一武,出类拔萃,女儿精通医术,深明大义,实在是难得啊。”

张锡銮听了陈秀芸的话,十分高兴,连带着把陈家人,都夸赞了一番。

“本官已经把此次疫病的始末,上奏给了朝廷,相信不日朝廷应该会有封赏。

你们这些日子也够累了,先回去好好休息吧。

绍扬啊,得空了你去把你丈人接来,我们这也是亲家了,还没见过呢。”

要说之前,张锡銮认曲绍扬当义子,多少还有些顺水推舟的意思。

现在,那简直就是把曲绍扬夫妻,当做他的福星一样看待了。

张锡銮这么说,无非就是表示他对曲绍扬夫妻的看重。

曲绍扬是干儿,陈秀芸是儿媳,那陈郎中可不就是亲家怎么

都是亲家了,总得见见面,熟悉熟悉,日后有来有往,好好相处才是。

“是,听从义父吩咐,过两天我就去接了丈人他们来团聚。”

曲绍扬还能听不出来张锡銮啥意思当下也挺高兴。

于是,三人陪着张锡銮又聊了阵子,这才回到了陈允哲那里。

又过了些时候,疫病彻底控制住了,就连最严重的大东沟、沙河子,也没有人再因病死亡。

加上接连的几场雨,缓解了旱情,也清洁了水源,笼罩在东边道百姓心头的阴云,总算散去。

曲绍扬前去宽甸,接了陈家人来凤凰城,张锡銮果然践行诺言,在府中设宴款待。

席间,张锡銮与陈郎中相谈甚欢,不停的夸奖陈郎中夫妻,教子有方等等。

在得知陈郎中以前曾经开过医馆,又被迫关闭之后,张锡銮一再表示,以陈郎中的医术,应该再开医馆,济世救人,造福百姓才是。

张锡銮还表示,如果陈郎中愿意,可以在凤凰城开设医馆,招收学徒,将医术发扬光大,造福百姓。

陈郎中倒是有这个心,不过他没冒冒失失的表态,只说是可以考虑一下。

疫病已经控制住,这边没啥事了,曲绍扬夫妻在凤凰城又住了几日之后,便动身返回猫耳山。

倒是陈郎中夫妻,好不容易见着了大孙子,稀罕还稀罕不够呢,就留下来小住一段日子,正好琢磨琢磨医馆的事情。